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19 16:26:42
教科版小科六下一5-8教材培训 科学 六年级.ppt(4.88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微小世界》 第 5-8节 前海学校小学部 凌 利平 5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洋葱表皮细胞); 6、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二)(生物细胞); 7、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微生物); 8、微小世界和我们。 1.5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 了解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本课按教材的安排来进行,可能时间不够 ,既要学生自制洋葱表皮玻片,又要学习 用显微镜,还要让学生画也洋葱表皮细胞 并进行交流,对学生来说一节课的时间要 完成这么多的内容要求太高。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不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但是观察的前提。 建议 1: 把对显微镜构造的了解放在第 4课,这样 就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 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好玻片标本的制作,并 能对洋葱细胞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详细的描 述,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 建议 2: 教师课前按组制作一些洋葱内表皮细胞玻 片标本,课堂上讲解并演示如何制作,然 后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后直接观察教师 准备的玻片标本。 胡克观察到的橡树树皮已经死亡的细胞 我们上课用的洋葱表皮细胞是死的还是活 的呢? 注 意 的 事 项 学生划“井”字取表皮时,过大的表皮薄 膜易卷曲折叠,过小的薄膜不足以提供理 想的观察面,可以统一规定划成 0.5-0.8cm 的小块(不要划透),然后用镊子夹住所 划表皮的边缘,将其轻轻取下。 可选择叶龄较大的外层鳞片叶,由于表皮 细胞成熟度高 , 细胞壁韧性强 , 撕拉时 受力部位的伸展幅度较小 , 表皮薄膜浸入 水中后卷曲发生率低而程度轻。因此宜选 叶龄较大的鳞片叶做材料。 • 建议选择洋葱内表皮做装片,因为慢慢撕下的外 表皮 ,基本上不附带叶肉细胞 , 但常附着有叶 肉细胞的碎屑 , 观察效果较差 , 而内表皮易与 叶肉分离。 • 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中,表皮一定要薄而透明, 否则细胞叠加难以看清单个细胞。用刀片在紫色 洋葱鳞片叶切一个 0.5cm 小块的后用镊子尖端 最薄的一侧楔入其一角的表皮与叶肉之间 ,再轻 轻地来回做切割式划动 , 直至表皮与叶肉完全 分离。用这种方法取下的表皮制作装片 , 细胞 完整有立体感 , 观察效果好。 • 制片时注意避免气泡产生。放盖玻片里,先放一 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 • 葱皮,蒜皮可代替洋葱表皮。 正确使用显微镜: 先用低倍镜,后换 用较高倍镜。低倍 镜的视野大一些, 容易找到所以观察 的对象,然后再可 换用较高倍镜头, 视野变小,但可观 察更多细节。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时,移动方向和从 目镜中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显微镜在安放时要 放在实验台略偏左 的地方,只要是用 右手写字的人,原 则上左眼观察 、 右眼记录,两眼都 要睁开,边看显微 镜边在右边的纸上 记录观察结果。 我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 。 洋葱表皮细胞 显微镜视野内可 以看清洋葱鳞片 叶表皮细胞的细 胞壁和细胞核, 但看不清液泡. 为了能显示细胞 质与液泡的界面 ,可以换用平面 反光镜和较小光 圈。 生物细胞的观察 细胞的作用 1.6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 生物细胞的观察 包括植物、动物和人体细胞。最好种类多 一些。如植物可以观察根、茎、叶等各个 的细胞。 观察植物叶的细胞时,观察叶表皮细胞和 叶肉细胞。选择的植物叶子要比较软一些 的才比较好撕下叶表皮,硬而脆的易折断 表皮难以撕下。 气孔是植物 表皮上的两个保卫细 胞之间的开孔,是植 物气体和水汽蒸腾的 通道,是植物体与环 境间的通道。 叶肉细胞的的观察,如 果叶片太厚不透光,不 易观察到叶绿体的扁球 状质体,可选择交错对 撕的方式,然后选取比 较薄的边缘地方做成装 片观察。另外有学生利 用刀片刮薄叶肉,带叶 表皮也可观察到叶绿体 。 苔藓类植物的叶多 数是由一层细胞组 成,既能进行光合 作用,也能直接吸 收水分和养料 口腔上表皮装片制作:凉 开水漱口,用牙签在口腔 的腮壁处轻轻刮一下,涂 在放有一滴清水的载玻片 上,搅拌一下,使细胞分 散开,再盖上盖玻片,染 色,吸水。 人血涂片制作:用脱脂棉蘸酒精对取血手 指尖消毒,再用消毒的针尖刺破指尖皮肤 ,挤出一滴血,滴在已消毒的载玻片上。 另取一块载玻片作推片,将推片自血滴左 侧向右移动,当血滴均匀地附着在两片之 间后,再将推片向左平稳地推移,推出均 匀的血膜,待血膜晾干后即可放在显微镜 下观察。 尽量让学生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标本或图片。 细胞学说的建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在 大量的事实的基础上才总结出来的。 大量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 19世界自然科学 三大发现之一。(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 现:细胞学说 ,达尔文进化论 ,能量守恒与 转化定律 。) 细胞的作用(阅读资料库 P21) 消化 排泄 生长 发育 繁殖 遗传 运动 呼吸 细胞的作用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 • 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功能也多种多 样. • 生物体内有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有着严 密的分工,它们共同作用,完成生命活动的 所有活动. 1.7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三) 采集、培养微生物 识别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采集、培养微生物 采集微生物场所: 鱼缸、池塘、溪沟 、 干草 +池塘水培养 ,水面出现霉点, 微生物以此为养料 大量繁殖。微生物 常聚集在水的上层 ,用滴管吸取上层 水做微生物装片。 制片 为避免水中活的 微小生物跑来跑 去不好观察,可 先取几丝纤维 (脱脂棉、玉米 棒上的毛或干净 的毛笔上的毛 等)交织成网状 放在载玻片上, 然后再在纤维上 滴水,盖上盖玻 片。 观察识别微生物 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活动时 间。 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 必要时再换高倍镜观察。 重点观察和画出一种微生 物。 对照 P22资料识别微生 物。如果与资料提供的不 相符,课外在找资料查证。 教师也可在课前对培养液 中的微生物进行观察,并 事先寻找相关的资料与图 片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吗? 这些微生物是不是生物应该从以下几点 判别 : 1 、是否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 ; 2 、是否吃食物或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 物 ; 3 、是否需要呼吸 ; 4 、是否排泄废物 ; 5 、是否对外界刺激有应激表现 ; 6 、是否有生殖现象…… 仅靠短暂的观察不一定能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因此可以让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或通过观看教师 播放的有关影像资料,把实际观察和间接得到的信息 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草履虫 草履虫是生活在不流动、含很多有机物的淡水里。 是一种个体比较大的原生动物,用肉眼可以看见 是一个小白点。草履虫的身体虽然只是由一个细 胞构成的,但是这一个细胞能够完成一切生命行 为。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草履虫的身体前端较钝, 后端较尖,中后部较宽,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 。 草履虫形态结构录像 显微镜下的草履虫录像 草履虫 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录像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但环境寒冷的时候,它的细胞表 面就会形成间隔如壳的膜,不食不动,进入休眠的状 态。当环境好转的时候,壳会破裂重新活动。 草履虫通常是通过分裂生殖的 。 草履虫分裂繁殖 录像 草履虫分裂繁殖 模拟 变形虫 变形虫是能变形的,它细胞表面的任何地方都能 突起,这些突起我们叫做伪足。伪足的方向也代 表了它运动的方向。 变形虫是怎样吃东西的呢 ?变形虫的食物: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 生动物、真菌、有机物碎片等 变形虫运动 录像 变形虫摄食 录像 鼓藻 硅 藻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 喇叭虫眼虫 团藻 介于动植物之间的生物,在动物界中属于原 生动物门,在植物界中,藻类植物的细胞体 内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鼓藻、硅藻属于植物中的藻类。藻类植物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共分成 9门 :蓝藻 、裸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绿藻 、红藻、褐藻。 草履虫、变形虫属原生动物,鼓藻、船 形硅藻属藻类植物。这几种生物的共同 特征是 :都是一个细胞构成,构造简单 ,身体微小,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 1.8微小世界和我们 回顾与总结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从两个方面回顾: 1、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 2、人们的观察视野是怎样拓展的。 微小世界和我 们 动物结构 细胞 用感官 用放大镜 用显微镜 蝴蝶鳞片 蟋蟀的耳朵 草履虫 形状 各种晶体 蝇的复眼 叶绿体 叶表皮气孔 选择医药、食品、农业、生物工程、电子 等自己感兴趣的任一方面的专题,收集资 料。 办小报或罗列式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医药方面: 巴斯德发现传染病是由于微生物 造成和传播的,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广泛 用于奶制品和酿酒业。用于杀死液体中的 细菌。 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使人民免 于受疾病的侵染而死。 这些年人们不断发明和研制了许 多药物,以抵抗和制服各种疾病的危害, 鼠疫、结核病、败血病、霍乱、痢疾、伤 寒天花都被漫漫征服了。 食品工业: 人们通过研究知道有的微生物对人是有益的, 利用 它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比如酿酒,制作酱油、 醋、霉豆腐、泡菜、奶品、面包、馒头、蜡肉等都要依 靠微生物。 其中利用酵母菌发面的原理是: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 糖类,排除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积聚膨胀 ,从而是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农、林业方面: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等都需要 运用到放大镜和显微镜,杂交水稻要在水 稻花的花类蕊上进行的,水稻开的花很小 很小,因此寻找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和进行 杂交工作都必须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 生物方面: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19 16:29:2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