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19 16:26:49
[转发]2010试题汇编15 政治 高三.doc(42.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试卷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2010全国卷 1、江西卷、湖北卷)34.201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实施 《宗教事务条例》,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树立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教和谐价值。宗 教和谐价值的推广是基于 ①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②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 力量 ③宗教和谐价值可以消除不同宗教教义上的差别 ④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完全消 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34.A 【解析】我国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各种宗教教义各不相同,宗教和谐价值可以消除 不同宗教教义上的差别的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问题,故不 选④,本题正确答案为A。 (2010福建卷)29.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少数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由 1952 年的 57.9 亿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30626.2亿元;少数民族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 40岁以下提高到如今的 70岁 左右。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 A.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治权 B.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 C.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 D.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答案:B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其背后的原因 主要应归功于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当地的各项民族政策,故本题选 B为最佳选项,AC选项 由B引申而来。C项陈述一种客观事实,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涉及考点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旨在通过陈述党和国 家在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作出的贡献,考查民族团结这一高考比考点。 设问与题枝都能有效考查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0江苏卷)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 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一事实表明 ①积极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得关键 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④ 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①④与题目意思无 关。 【答案】D (江苏卷)18 .青海省玉树地震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加救灾, 僧侣们还为在地震中的死难者超度祷告,给地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表明 ①我国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② 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④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A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综合知识考查。①违背我国宗教政策。④表述错误。本题考查《政治生活》与《文 化生活》,学生排除错误选项难度小。 【答案】D (2010天津卷)6、藏传佛教在玉树老百姓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 4月 28日,在 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喇嘛们进行了灾后首场法事活动,为逝者超度,向救援者表达感恩,给 全国人民及世博会祈福,材料表明在我国 A、正常的宗教活动为社会和谐做贡献 B、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少数民族有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 D、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过宗教政策的理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正当的宗教活动为我国社会主义 做贡献,A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A (2010重庆卷)34. 国家制定了许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例如:①优先在 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项目;②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给予政策倾斜;③ 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④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饮食、年节等方面的习俗。 其中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抓住题干指向性“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①②正确,③④体现了民族平等 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试题 难度中等。 (2010四川卷)32.2009年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民族 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 2.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l7.63%,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l2.4%。上述事实体现了 ①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②国家投入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的措施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考查学生的识 记、理解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应对气候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 关乎每一个人。 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根本动力来自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只靠民族特色不行,只靠国家投 入也不行。因此,①、②错误。材料说明云南省人民通过各项工程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③、④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正确认识。 (2010广东卷)29.2009年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 5” 严重犯罪事件,破坏 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得人心。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对其进行了处 置和平息。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挫败民族分裂活动的根本保证 ②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妨害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将不复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④说法绝对化,不符合实际,正确答案为A。这类四项中的三项组合,这类题审题时 用排除法,找出一项是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就可以选出正确的选项。 (2010安徽卷)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这一大好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 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创造性 ②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 我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④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分析:试题以我国民族大团结的大好局面立意,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等相关知识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谐的民 族关系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①项正确;大好局面的形成得益于我国坚 持正确的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此外,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 起,实行正确的宗教政策有利于良好民族关系的形成。故②④项正确;“和平统一、一国两 制”是针对港、澳、台问题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③不选。本题正确选项为B。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19 16:29:2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