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2010高考试题汇总一 政治 高三.doc(14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2010 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辨证唯物论
(2010 福建卷)35.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
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
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答案】C
【解析】题干说明的是某同学因为存在矛盾,在老师的开导下,挖掘自身潜力,体验成功,
由自卑转化为自信。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反相成,矛盾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条件。故C为最佳
选项,A说法绝对,B项应改成主观世界的调整,D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涉及考点有意识的特点、意思的作用、世界观、矛盾等。旨在通过学生们在社会转
型下,思想、心理态势的变化,如何提升其适应社会能力这一教育热点话题。矛盾双方的相
反相成需要条件,这一知识点容易忽略,提示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对于主干知识应全方位掌
握。
(2010 江苏卷)28.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A. 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解析】考查意识。A\B\C\表述不正确
【答案】D
(2010 江苏卷)24.“双百”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地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
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解析】本题为综合考查。《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结合。A\D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进
行分析但是表述错误;B\C从哲学角度分析,考查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能级要求理
解。
【答案】C
(2010 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解析】基础知识考查。能力要求低。学生对主体知识的把握。
【答案】C
1
(2010 江苏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解析】基础题
【答案】A
(2010安徽卷)10图 1漫画《招聘》启示我们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分析:试题以漫画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从漫画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引导考生自觉
培养人文素养。解答漫画类题首先要对漫画正确解读,明确漫画讽刺什么或颂扬什么,在此
基础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作答。漫画《招聘》意在讽刺某招聘单位不顾自身实际和社会责任,
故意提高招聘条件,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故正确选项为D。
(2010四川卷)29.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答案:B w w_w.k*s*5*u.c o_m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基本派别的认识,考查了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难度较大。材料《吕氏春秋·自知》中的“得钟者”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A项和D项都是
唯物主义的观点,而 C项属于不可知论。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应该是B。解答
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题干材料和四个选项所蕴含的哲理。
(2010新课标卷、辽宁卷、湖南卷、陕西卷)
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
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
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来做指导,钱学森并没有
主张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正确答案:C
(2010新课标卷、辽宁卷、湖南卷、陕西卷)
22.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
2
方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
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
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②、③观点都是错误的,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以自身固有的规律为基础的,人的意
识不能起到决定作用。正确答案:C
(2010山东卷)24.图 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解析:选C。题干中说“既可以看成-----也可以看成-----”,说明选项应该
是意识活动,排除 A;BD说法错误。
(2010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
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
……”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
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注意“上帝” 与“核聚变” “向性运动”,体现①③;②④与题意不服。
(2010重庆卷)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
“美人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者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西
索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回答30--31题。
30.材料表明
A.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人们心中的“美人鱼”形象是以“美人鱼”雕像为基础
C.人们对“美人鱼”认识的差异性,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D.安徒生心中的“美人鱼”是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
31.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对“美人鱼”认识是对现实存在“美人鱼”的反映
B.童话中的“美人鱼”体现了安徒生主观能动性的随意发挥
C.“美人鱼”雕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人们心中的“美人鱼”是一个感性形象,他只是感性认识的产物
30.解析:安徒生童话世界是安徒生主观创作的结果,是主观思维的产物,但他来源于客观
3
的物质世界,有着客观的基础,A、D项排除;B项错误,材料表明人们根据安徒生的通话,
结合自己的成长背景、省会习俗等形成自己对美人鱼的认识,说明人们对“美人鱼”的认识
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C项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意识的本质这一知识点,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
较难。
31.解析:人们对“美人鱼”的认识是人们主观想象的结果非感性形象,A、D项排除;童话
中的“美人鱼”是安徒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的结果,但非随意发挥而是有其创作的意图
B项排除。世博会上的“美人鱼”市建设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故
选C项。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了发挥主观能定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试题难度较大。
(2010 江苏卷)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
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多样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
务。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
【解析】此题考试综合学科知识。背景材料主要阐述党的问题。学生对于材料的主体认识很明
确。设问中分别从哲学与政治生活两大角度进行,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解答第(1)学生
一定要牢牢锁定“唯物论”答案组织难度不大,属于中档偏下题。解答第(2)要全面具备
党执政方式的知识,特别是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在复习中若考生能有效复习此内容,
则比较简单,反之得分不会多高。
【答案参考】
(1)①物质决定慧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
线、方针、政策。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间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
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努为学习和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
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有利于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
主,“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发挥党的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执政。
4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