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1:31:36
江苏省如皋市05-06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调研考试历史(附答案) 高一.doc(766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试卷
江苏省如皋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年级 历 史 试 题(新课程 人教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l至 4页,第 Ⅱ卷 5至 8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分)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 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反映了一个王朝的政治制度,这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西汉的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其职权类似于秦朝的 A.九卿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3.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设立军机处,说明了 A.皇权日益加强 B.封建国家军事实力不断加强 C.相权战胜皇权 D.近代民主制度雏形出现 4.北宋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主要是为 A.繁荣地方文化 B.变更地方民俗 C.加强中外 交流 D.防止武人割据 5.右图是圆明园遗址(局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对此印象最深的是该图反映了 A.元代行省制度的兴盛 B.近代列强侵华的暴行 C.太平天国规模巨大 D.北伐战争轰轰烈烈 6.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下列四幅图中,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C 8 .“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 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 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 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 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 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整风运动 9.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 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0.“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 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反映的著名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1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2.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 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里 的“三个战役”是指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进攻等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战役 C.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D.渡江等战役 1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 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1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的重要话题。在七八年前的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 委员会通过了一部法,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它是 A.《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B.《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建国以来,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家陷入崩溃边缘是在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 B、三年经济困难时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文革”结束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17.“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策略,表明中国坚定地站在 A.联合国一边 B.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落后国家一边 D.发达国家一边 18、根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其最重要的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 19、当前的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国正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在 国际舞台上发挥类似作用所涉及的史实不包括 A.两伊战争问题的解决 B.柬埔寨问题的解决 C.中英两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 D.国际反恐合作问题 20.在古代社会,自然环境对国家的政治模式产生很大影响。古代希腊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是 A.以平原为主,有利于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B.高大山脉纵横交错,交通不便,易守难攻 C.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 D.以沙漠为主,地下矿藏丰富 21.雅典民主制度中,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民众法庭 D.五百人议事会 22.如果要了解近代英国资产阶级政体确立之初的情况,应当查阅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大西洋宪章》 23.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A.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防止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C.消灭了封建残余 D.维护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24、“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 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25、关于1871年以后二三十年内的德意志帝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B.是无议会、无法律的国家 C.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D.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 26.《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主张建立和谐制度 C.预言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27.将下列两幅图结合起来,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 图 一 列 宁 图 二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D.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28.如果人们参观“巴黎公社墙”、观赏“公社战士英勇就义”图,其感受应不包括 A.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的特殊 B.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 C.当年阶级矛盾的激烈 D.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 29、西欧的崛起、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使得国际格局由美苏两极走向多 极化趋势。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美苏两国的霸权地位遭受严重削弱 B、是国际力量对比有所消长的结果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趋势 D、是国际恐怖主义发展的结果 30.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三点放在一起,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世界 A.社会主义失败 B.国家呈变多、变小的趋势 C.战争威胁削弱 D.多极化趋势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分) 题 号 31 32 33 总得分 合分人 复查人 得 分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联邦制原则具体说来有两个方面:第一,在联邦和州之间 分权。第二,联邦的地位高于州。 材料二 作为行政首脑的总统(同时兼任国家元首)由人民在全国 范围内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只对人民负责。 材料三 第二项 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第三项 合 众国参议院由各州州议会选出参议员二人组成之。参议员任期六年。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一国家的政治制度?(2分) (2)材料一和二分别反映的是该国的什么制度(写出制度名称)?(4分) (3)材料三中的众议院和参议院同属于该国哪一政府部门?它主要掌握立法、司法、行 政这三种权力中的哪一权力?(2分) (4)材料三是该国第一部宪法内容,这部宪法诞生于哪一年?该宪法体现了不同权力 部门之间关系的哪一重要原则?(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 在亚非国家中存在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 我们主张,各国的事务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国家不论大小,不论 贫富,应该一律平等,国际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 ——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1974年 4月 9日) 材料三 让我们各成员国共同把握机遇,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相互协调与合 作,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繁荣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 9月 13 日) 上面中国三代领导人讲话反映了中国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周恩来为解决各国分歧提出了一个什么著名的方针?那时我国处理国与 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五项原则”通常叫做什么原则?(4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2)材料二邓小平的“发言”从侧面说明 20世纪 70年代初我国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 其突出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 的合法席位。(2分)70年代,中国对外 交往的重大进展还包括中国与 和 的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2分) (3)材料三表明新时期我国在哪一类国际组织(或哪一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 外交活动主要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怎样的国际环境?(4分) 33.学历史,有比较就会有感悟——比较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渊源、产生 的历史条件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背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你一定会有感受。请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雅典的民主政治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公民参政,是为了自己在希腊当时什么特殊 激烈的政治竞争环境中取胜?(2分) (2)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 律体系是古代的什么法?(2分)该法保护除哪一阶级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2分) (3)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于哪一朝代?(2分)它建立的重要背景之一就 是在中国结束了此前 500多年什么样的政治局面?(2分)该制度在哪一朝代发展到顶峰? (2分) (4)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次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建立起资 产阶级共和国?(2分) (5)从形式上看,中国人尝试走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共有半个多世纪(从 19世纪后期起至新中国成立),但中国最后还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概括起来,这一结 局是由中国的什么情况决定的?(2分) 得分 评卷人 高一历史期末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 60分 1.C 2.D 3.A 4. D 5. B 6.B 7.B 8.C 9.C 10.C 11.D 12.C 13.A 14.D 15.A 16.C 17.B 18.C 19.C 20.C 21.B 22.A 23.A 24.A 25.B 26.B 27.D 28.A 29.D 30.D 非选择题:共 40分 31.12分 (1)美国;(2分) (2)联邦制、总统制;(4分) (3)国会,立法权;(2分) (4)1787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4分) 32.12分 (1)“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分) (2)联合国,(2分)美国、日本;(2分) (3)地区性国际组织(或回答亚太经合组织等具体组织名称),和平良好的国际环境。(4 分) 33.16分 (1)城邦林立;(2分) (2)罗马法,奴隶;(4分) (3)秦,分裂割据,清朝;(6分) (4)辛亥革命;(2分) (5)中国的国情(或回答特殊、具体的情况)。(2分)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1 11:32:4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