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1:45:20
宇宙环境(复习) .ppt(101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课件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题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天体是指() A、宇宙中存在的恒星、星云等自然天体 B、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不是天体 C、宇宙中多种多样的物质形态统称天体 答案: C 2、下列有关各种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星光闪烁的恒星 B、拖着长尾的流星 C、一闪即逝的彗星 D、圆缺多变的行星 答案: A 3、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 A、天体系统 B、星云 答案: A 4、与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地月系 D、总星系 答案: B 5、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A、水星 B、海王星 C、天王星 D、冥王星 答案: D 6、小行星带位于() A、水星和金星轨道间 B、木星和土星轨道间 C、火星和木星轨道间 D、金星和地球轨道间 答案: C 7、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A、地球上有大气层 B、地球平均密度高 C、地球上有生物生存 D、地球质量大 答案: C 8、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最远约为() A、 100—200亿光年 B、 150—200亿光年 C、 200—300亿光年 D、 100—150光年 答案: B 9、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A、核聚变反应 B、核裂变反应 答案: A 10、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A、对 B、不对 答案: A 11、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时间和国家是() A、 1956年 10月,原苏联 B、 1981年 4月,美国 C、 1957年 10月,原苏联 D、 1999年 11月,中国 答案: C 12、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由探索阶段进入到开发利用阶段的是() A、原苏联发射的 7个“火星”号探测器 B、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实施 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答案: D 13、开发宇宙能源资源,主要是指开发() A、天体引力能 B、太阳能 C、高真空 D、重力能 答案: B 14、太空垃圾来源于() A、宇宙中的尘埃和固体杂质 B、日常生活垃圾 C、工业生产垃圾 D、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答案: D 15、下列有关太空垃圾的危害及处理叙述正确的是() A、空间垃圾不会影响正在运行的航天器 B、空间垃圾影响正在运行的航天器 C、想办法把停止工作的航天器炸碎 答案: B 16、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是() A、自转 B、公转 答案: A 18、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速度都相等 B、角速度都相等 C、除南北两极点外角速度都相等 答案: C 19、下列有关地球公转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正圆轨道上运行 B、方向自西向东 C、速度始终不变 D、近日点速度慢 答案: B 20、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 1恒星年— 365日 6时 9分 10秒 B、 1回归年— 365日 5时 48分 46秒 C、 1恒星年— 365日 5时 48分 46秒 D、 1回归年— 365日 6时 9分 10秒 答案: A 21、如图,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 A、地球顺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 B、公转速度始终不变 C、日地距离不断变化 答案: C 22、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是() A、 23°26′ B、 66 ° 34 ′ 答案: B 23、太阳直射点是指() A、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B、太阳光线与地表成 0 °夹角 答案: A 24、 6月 22日,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A、南回归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答案: C 25、如图所示,表示 6月 22日— 12月 22日太阳直射击点运动轨迹的线段是() A、 a、 b B、 b、 c C、 a、 c D、 c、 d a b c d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答案: B 26、向着太阳的半球是() A、昼半球 B、夜半球 答案: A 27、有关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答案: A 28、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 A、 90° B、 0 ° C、 23 ° 26′ 答案: B 29、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是() A、太阳高度角 B、黄赤交角 答案: A 30、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 1太阳日— 24小时 B、 1恒星日— 23时 56分 4秒 C、 1恒星日— 24小时 D、 1太阳日— 23时 56分 4秒 答案: B 31、地球自转产生了() A、昼夜交替现象 B、昼夜长短变化 答案: A 32、昼夜交替的地理意义是() A、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 B、使地表增温冷却不致过分剧烈 答案: B 33、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 A、区时 B、地方时 答案: B 34、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 A、 1小时 B、 15分钟 答案: A 35、当北京( 116°E、 40°N)的地方时为 8: 00,兰州( 104°E、 36°N)地方时为几点() 答案: C A、 7: 00 B、 9: 00 C、 7: 12 D、 8: 48 36、若甲地( 20°W、 40°N)地方时为 5: 00,乙地此时为 8: 20,乙地经度为() 答案: C A、 70°W B、 50°WC、 30°E D、 50°E 37、引起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 B、惯性离心力 答案: A 39、下列有关昼夜长短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3月 21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B、 6月 22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C、 12月 22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D、 9月 23日,只有赤道处昼夜平分 答案: B 40、下列四天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 B 41、有关正午太阳高度角,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永远最大 B、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D、同一时间,南北半球纬度不同,太阳高度角不同 答案: C 42、 6月 22日,下列地区昼长状况,排列正确的是() A、北京 >哈尔滨 >兰州 > 广州 B、哈尔滨 >北京 >广州 >兰州 C、哈尔滨 >北京 >兰州 > 广州 D、广州 >兰州 >北京 >哈尔滨 答案: C 43、欧美国家的夏季始于() A、夏至日 B、立夏 C、 12月 22日 D、 6月初 答案: A 44、我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春雷轰鸣,大地万物复苏,正值春耕大忙时节的是() A、立春 B、春分 C、雨水 D、惊蛰 答案: D 45、在气候上四季分明的纬度地区是() A、温带 B、热带 C、寒带 答案: A 46、四季的成因是() A、自转和公转的结果 B、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答案: A 47、下列有关四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春季开始于春分,至于夏至 B、一般把 1、 2、 3三个月划分为春季 C、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 D、四季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答案: C 48、北回归线是下列哪两个热量带的分界线() A、热带与温带 B、热带与北温带 C、北温带与北寒带 D、热带与南温带 答案: B 二、读图分析题: 2、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 ( 1)图中所示行星的名称: A____、 B____、 C____、 D____ 答案:水星、地球、土星、海王星 ( 2) B行星两侧的天体分别是 ____和 ____ 。距离 B行星最近的恒星是 ____。 答案:金星、水星 ( 3)图中可见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有 ____、 ____、 ____。 答案: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 ( 1)图中 A是 ____层,其太阳活动形式是 ____,周期是 ____年,它的大小和多 少可作为太阳活动 ____的标志。 答案:光球、黑子、 11、强弱 ( 2)图中 B是 ____层,其上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是 ____。它是太阳活动最 ____ 的显示。 答案:色球、耀斑、激烈 (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 ____,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是 ____,对地球磁 场的影响是 ____。 答案: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有相关性;使电离层扰动,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产生磁暴现象, 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4、读月相的变化,回答: ( 1)图中所示月相的名称: A____、 B____、 C____、 D____。 答案: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 2)月相 B所示的农历时间是 ____,晴朗的夜晚所能见到的情形是 ____;月相 C所 示的农历时间是 ____,晴朗的夜晚所能见到的情形是 ____。 答案:初七、八;上半月西天空;十五、十六;彻夜可见 ( 3)把上述月相的字母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____ 答案: A、 E、 B、 C、 D、 F ( 4)图中 A、 B、 C、 D四相间的时间间隔大约有 ____日,由此 ____演变而来。 答案: 7、星期 ( 5)月相的成因之一是 ____、 ____和 ____三者相对位置的不断变化。 答案:太阳、地球、月球 5、读黄赤交角图,回答: ( 1)图中 A代表的天体是 ____。 答案:北极星 ( 2)图中 B代表的平面是 ____, C代表的平面是 ____, B与 C的交角是 ____,目前 其度数是 ____。 答案:黄道面、赤道面、黄赤交角、 23 ° 26′ ( 3)平面 B与地轴的交角是 ____。 答案: 66 ° 34 ′ ( 4)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 ____的存在,引起 ____在 ____之间往返移动,从而产生了 ____和 ____的 周年变化,导致 ____的更替。 答案: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四季 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 1)图中 A处的节气是 ____,时间是 __月 ___日,太阳直射在地球上的 ____附近; B处的节气是 ____,时间是 __月 ___日,太阳直射在地球上的 ____附近。 答案:夏至日、 6、 22、北回归线、秋分、 9、 23、赤道 ( 2)图中 A、 B、 C、 D四位置,正值我国春暖花开的是 ____。 答案: D ( 3)图中 A、 B、 C、 D四位置,离近日点最近的是 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 ____。 答案: C、快 7、读某日阳光 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 ( 1)此图表示的是 __月 ___日的日照情况,其代表的节气是 ____,南半球此时是 ____季。 答案: 6、 22、夏至、冬 ( 2)图中 A、 B、 C、 D四位置,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____,最慢的是 ____。 答案: C、 A ( 3)图中 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____, 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 B点 ____(大、小)。 答案: 90 °、小 ( 4)图中 A、 D两点的时刻是否相同? ____A点昼长 ____小时。 答案:相同、 24小时 ( 5)图中 B点此时的时刻是 ___点,若其经度为 120 ° E, C点经度是 ____,其时区是 ____区,该地地 方时是 __点,也是该区的 __时。 答案: 12、 30 °E、东二、 6、区 ( 6)图中 C点的昼长状况是 ____, B点的昼长状况是 ____。 答案:昼夜等长、昼长夜短 三、综合题: 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物质条件是什么? 答案:( 1)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使地球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地球一直处于一 种双较安全的环境之中;( 3)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的温度基本保持在 15℃;( 4)地球的体积和质 量适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5)水的存在,形成了最初的原始生命。 2、说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答案: 3月 21日直射赤道, 6月 22日直射北回归线, 9月 23日直射赤道, 12月 22日直射南回归线, 3月 21 日再次直射赤道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1 11:50:2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