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奴隶英雄 参考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认识奴隶社会的黑暗和奴隶起义反抗的必然性。
2.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
3.了解剧本的特点。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斯巴达克和奴隶们的对话中,了解奴隶的悲惨命运。
2.体会奴隶社会的黑暗和奴隶起义的原因。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词。
(三)根据剧情发展,将这个独幕剧分为四部分,了解各部分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阅读课文,体会奴隶社会的黑暗和奴隶的悲惨命运。
(二)将课文分为四部分,了解各部分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背景。
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居民变成
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
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的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自己的奴隶而不
犯罪。在罗马城里有斗兽场,所谓“斗兽场”是一种专供奴隶角斗手或野兽角斗
的特种竞技场。奴隶主让奴隶带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最强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
“角斗手”,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相互角斗或是同野兽搏斗,供奴隶主娱乐。
这种角斗极其野蛮残酷,角斗结果“角斗手”全部死亡或留下最后一个人。
2.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是奴隶角斗手,后来成为奴隶起义的领袖。他领导的奴隶起义是古
代史中被压迫阶级最光辉的一次斗争。这次起义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马
克思和列宁都给予高度的评价。
(二)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
么时间?什么地点?
(学生读完课文后,思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发生在罗马城里斗兽
场上的一件事。奴隶主强迫斯巴达克在斗兽场上与狮子搏斗后,又与十个奴隶角
斗,供奴隶主娱乐。斯巴达克启发奴隶认识奴隶主的罪恶后,带领奴隶冲出角斗
场,英勇起义,广大奴隶纷纷响应。时间是公元前 73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地点是
罗马城里,科里色姆斗兽场上。)
(三)自学生字、词。
(四)课文开头介绍布景,读了这段文字后,你有什么体会?
(“斗兽场四面有很高的铁栅栏,铁门锁着。场内空空的,铁栅栏外是一
排比一排高的座位。座位上坐满了罗马贵族男女。开幕的时候,他们正在谈
话。”启发学生阅读时注意加粗的词语。从这个布景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斗
兽场是供奴隶主娱乐的场所,他们娱乐的内容是让奴隶与野兽搏斗,让奴隶互
相残杀,这是多么残忍的行为。他们把奴隶和野兽关在斗兽场内,“四面有很高
的铁栅栏”,还要用“铁门锁着”,使更多的奴隶惨死在野兽的嘴里,他们坐
在“一排比一排高的座位”上来观看,而且“坐满”了,说明来观看的贵族很
多,他们边看边聊天。他们根本没有把奴隶当人看,奴隶的死活在他们看来是无
足轻重的。)
(五)按照剧情的发展,将课文分成四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男说“斯巴达克”。通过两个男女观众的对话,反映
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交代了斯巴达克的身份和特点。第二部分:从“这时司令官
陪着贵妇人上场”至女说“这才好看”。讲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司令官又下令
让他和十个奴隶打,并且都要拿着武器。第三部分:从“武官把一杆标枪丢进栅
栏里去”至斯巴达克说“弟兄们!动手!”讲斯巴达克启发奴隶弟兄诉说苦难,
激起他们对奴隶主贵族的仇恨,鼓动他们起来反抗。第四部分:从“一个奴隶用
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至“幕落”。讲奴隶们在斯巴达克带领下冲出铁门,举
行起义。)
(六)指四名学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奴隶社会的黑暗和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奴
隶只有起义才有出路。
(二)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进一步认识奴隶社会的黑暗及奴隶起义的原因。
(二)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布景”,边读边思考,从这段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2.让学生说说对“布景”的体会。
3.学生默读第一部分,读后讨论:
(1)从男女观众的对话中,你对斯巴达克有什么初步印象?
(了解到斯巴达克是一个奴隶,是角斗士。他很勇猛,是个大力士。他斗得
过狮子,能空手打死牛,空手打死老虎。)
(2)斯巴达克是怎样被捉住的?
(“奴隶主派一百多人围着打他,从早到晚,把他打乏了,才用绳子把他
绊倒捉了来。)
(3)从他被捉来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
(他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们一百多个人对付他一个人,虽然把他捉了
来,但是他还打死了他们 49个人。)
(4)从男女观众的对话语言中,你能体会出他们是带着什么心情来谈这些
事的?
(男女观众是贵族,他们是站在奴隶主立场上说话的。他们是来观看奴隶与
野兽、奴隶与奴隶角斗的,他们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他们的娱乐是以牺牲奴
隶的生命为代价的,他们的本性是残忍的。)
(二)导读课文第二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3.狮子和斯巴达克打起来了,打得非常激烈,最后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
看台上的观众有什么表现?他们说了些什么?这说明什么?
(启发学生读这一部分内容时,要体会到,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司令官
又令他和十个奴隶打,并且都要拿着武器。贵族们强迫奴隶跟狮子斗,以此取乐
已经够残忍的了。可是他们还不满足,还要让奴隶们拿着武器互相残杀,使这种
野兽的娱乐更为残酷。这进一步说明,他们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他们的娱乐是
建立在牺牲奴隶生命的基础上,他们残忍的本性是赤裸裸的,也进一步暴露了
奴隶社会的黑暗,奴隶的命运是多么悲惨。)
(三)导读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三部分。
2.从奴隶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过着怎样悲惨的生活?
(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用铁链锁着”,“用鞭子打着,逼着赶着”做工;
吃不饱;生命没保障,被“打死了十来个,饿死了十来个”。)
3.课文怎样描写斯巴达克在与奴隶谈话时的神态的?他的语言、神态表现
出了他怎样的心情?
(斯巴达克说“拿我们不当人”,说这话时的神态是“咬着牙,狠狠地
说”的。从他的语言、神态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奴隶主的仇恨,对自己所
处的奴隶地位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他对奴隶主的刻骨的仇恨。)
4.斯巴达克为什么说:“罗马人不是我们的主人,是我们的仇人!”?
(斯巴达克从自己亲身经历和奴隶们的诉苦中,深刻认识到奴隶主是奴隶
的共同仇人,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奴隶们要想生存下去
只有杀掉我们共同的仇人。所以当斯巴达克号召奴隶们“一齐来反抗”时,广大
奴隶一致响应。)
(四)导读课文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
2.说说奴隶们为什么纷纷响应斯巴达克的号召?
(五)认识剧本的特点。
(剧本开头写时间、地点、人物、布景,括号里的小字介绍剧情变化和人物的
动作、情感、说话语气,最后写幕落即剧演完了,幕布落下来。)
(六)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通过斗兽场上发生的故事,揭露了奴隶主贵族的罪恶和奴隶制社会的黑
暗,歌颂了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反抗精神。)
(七)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八)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第 2题。
2.练习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读写例话
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教学目标
(一)体会阅读写人的文章时,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重要性。
(二)学习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其所处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方
法。
(三)复习《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加深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其所处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方
法。
(二)复习《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加深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读写例话《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默读
这篇例话,然后说出,这篇读写例话讲了几个问题。
(二)学生默读后回答问题。
(这篇读写例话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在阅读写人的课文时
为什么要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第二个问题:如果有的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
没有具体说出来,我们应该怎样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我们在阅读写人的课文时为什么要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读完这篇
读写例话后,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人物的行动是受人物的思想所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
的行动。因此,我们在读一篇课文时,要想全面深刻地了解一个人物,那么我们
就不仅要了解人物是怎样做的,而且同时还要了解人物是怎样想的。因为它是直
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的。这样我们就会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有深入的理解,就能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受到感染和教育。)
(四)如果有的课文人物的内心活动没有具体说出来,我们应该怎样去体
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呢?
(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很复杂的,有的课文说得很清楚,我们一读就知道了,
而有的课文没有具体地说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深入课文的语言文字
之中,透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其所处的环境去了解去体会。)
(五)回忆《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这篇课文中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有的是直接说出来的,有的没有
直接说出来,请你说一说,哪些是直接说出来的?哪些是没有直接说出来的?
(课文中“我”目睹邱少云壮烈牺牲时的内心活动就是直接说出来的。邱少
云在烈火烧身直至壮烈牺牲时的内心活动,文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是要我
们去体会的。)
2.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直至壮烈牺牲时的内心活动,作者没有直接写出来,
需要我们在阅读中体会出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体会呢?
(这则例话总结了两种方法:①通过邱少云的表现,联系他处的周围环境,
联系连队的任务和整个作战计划去体会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②通过理解
“我”的内心活动,再将心比心地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通过学习这则读写例
话,我们应该掌握这两种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3.联系课文内容,运用第一种方法,即通过邱少云的表现,联系他处的周
围环境,联系连队的任务和整个作战计划,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当时邱少云的
思想活动的?
(在讨论中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上对人物的理解,充分发言。引导
学生在发言中要深入到课文中的重点文字。例如:课文第五节,写到“敌人竟使
用了燃烧弹”,这个“竟”字,告诉我们邱少云面临着想不到的事情就要发生,
还告诉我们敌人搜索目标的手段更为残忍,邱少云他们潜伏的形势更加危急了。
“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这个“包”字,可以让我们想象当时邱少云周
围都是火,全身上下都是火,在一个火球当中,成了一个火人。被无数条火蛇紧
紧地缠绕着,他当时头发烧焦了,眉毛烧焦了,无数火舌疯狂地舔着他的皮肉,
他的血肉模糊了……这就是邱少云当时的处境,在这万分危急和巨大痛苦之中,
他“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他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坚强呢?
那是一种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力量在支持着他,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为
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当时一定在想:宁愿
牺牲自己,也要纹丝不动,保证战斗的胜利。体会到邱少云同志的这些内心活动
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他不愧为一个真正的伟大的战士。)
4.回忆课文内容,运用第二种方法,即通过理解“我”的内心活动,再将
心比心地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
动的?
(让学生按照上面分析的方法,回答这个问题。结合课文第七节。“我的心
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心里想,这是忍受不了的,这是无法
忍受的。“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
忍不住不看……”“我的心像刀绞一般……”写出了“我”当时无比痛苦、焦急
而又矛盾的内心活动,使我们从中体会到邱少云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的折磨,但
他却“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他当时一定在想:“为了
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我宁可牺牲自己”。所以他
才能表现得如此坚定不移。)
(六)用上面的方法,回忆课文《凡卡》、《奴隶英雄》体会凡卡、斯巴达克的
内心活动。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