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1:48:31
为你打开一扇门 教案 七年级.doc(32.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第一课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主讲人: 张丽云 [教学目标] 1,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阅读文学作品的重大意义。提高阅读文学作 品的兴趣。 2,会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 [重、难点] 1 学习本文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阐述道理的方法。 2 领会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 (一)导入新课 ①教师板书课题后问: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文学之门)对,作 者是想把我们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让我们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文学的无 限风光。 ②学生读课题,说的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 ③检查预习,抽学生朗读本课生字词,默写生字词。 (二)朗读训练 ①每位同学任选一段或几段课文,训练朗读,抽查几位同学,并加以评论。 ②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听后对老师的朗读进 行点评,并说说课文到底分几部分。 ③找出重点段落——课文第四段,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朗读本段,进行比赛,并评 出优胜者。 (三)感性领悟,领略文学魅力 ①请学生独立朗读文章的第二部分——《致文学》部分,找出与作者有同感的语句, 并结合自己切身感受和读书经历谈谈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学生自由阅读,教师 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感受,相机点拨。) ②让学生给全班同学谈谈对文学的切身感受与作者在哪个语句(段)产生了共鸣。 (指导学生结合课外读书经历或结合曾学过的文章举例读以对文学的感受,文学 的魅力,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其中,有感情地朗读产生共鸣的段落) ③人的情感是细腻而难以捉摸的,而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有令你怦然心 动,潸然泪下或黯然神伤的经历,你能否把这一切告诉给大家,让大家分享一下。 (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其间,有感情地朗读《致文学》第二段) ④小结:通过大家的朗读,感悟和交流,让我们充分了解了文学所具有的魅力。世 界上有那么多关闭的门,作者为什么选择了文学这扇大门为我们打开?这对于我 们作文乃至做人具有怎样的意义呢?(请学生阅读文章前半部分) (四)理性分析——理解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 ①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抓住重点段落——第四段,弄清: 1)全段共几句话? 2)找出全段中心句 3)理清十三句之间关系,理清本段讲了几层意思? ②小组派代表把自己自主学习的经过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质疑:到底什么是文学?为何一个不读文学作品即使他有很高的学 问,却被称为“高智商的野蛮人”呢?等) ③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高智商的野蛮人”)引导学生再次讨论解疑,——理解打 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 ④小结:我们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感触,正是通过文学作品得到的。我们阅读文学作 品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而接触文学作品的主要方法就是读书。 许多大文豪,大名人都喜爱读书,你能给大家读说吗?并说:爱读书,读好书给他 们带来了什么成就? (学生可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学语文轶事,教师点明本文主旨,培养学生情感,增强 学生亲近文学、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主观愿望。) ⑤让学生学习作者把文学比作一扇门的修辞,展开联想自由谈谈,在你心目中文学 又是什么呢?(或你把书看作什么?) ⑥总结所学,激励学生打开文学之门,打开世界上每一扇门,挖掘关闭其中的宝藏, 启示学生,只要肯探索,肯动脑,肯吃苦,总会有可贵的收获。 (五)课外延伸   ①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归类积累课文中词句,并将其写在摘抄本上。   ②练习写有感而发的文章,写一写自己进入新学校后的感受,然后举行作品展示会。 ③根据自己的爱好,去了解一位作家,收集他的有关资料、并买(或借)一本这位 作家的代表作来看。 ④让学生围绕“我爱文学”的话题,各自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家及作品、教师记录并 作指点。 (六)作业:1 课后练习 一,二 2 课外第一课练习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1 11:49:0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