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力
课时:1 课时
能力目标:
教学目的:
1.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教学重点: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按不同的性质把力进行分类
德育目标: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发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A物体对 B物体有力的作用,则 B物体必对 A物体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的物质性:
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力的作用的同时性:A物体对 B物体的作用力,与 B物体对 A物体的作用力,同时产
生,同时消失,二者无先后之分.
(2)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如磁极之间,电荷之间)
(3)力的作用的常见方式有:挤压、推拉、吸引、排斥、摩擦等)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的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中
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了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发生改变,因为在物体的运动和平衡问题中
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作用线滑移,其作用效果不变,故通常所说的力的作用点的改变,不
包括作用点沿力的作用线滑移的情况.
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3.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
示.
三、主要问题:
①同一物体上同时图示几个力时,必须选用同一标度
②要注意区分“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4.力的分类
(1)按力的性质分类:
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力的性质不同指力产生的原因不同
(2)按力的作用效果分类:
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哪一组是根据效果命名的( B )
A.重力、压力、阻力 B.支持力、排斥力、动力
C.弹力、吸引力、浮力 D.摩擦力、弹力、重力
☆ 作用效果不同的力,力的性质可以相同
性质不同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