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2:27:29
对数习题课教案 高二.doc(22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 2.抛物线的通径及画法.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掌握抛物线的画法.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 2.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记作§8.6.1 A) 第二张:例题(记作§8.6.1 B) 第三张:练习题(记作§8.6.1 C)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它们都是通过标准方程的形式研 究的.现在需要大家想想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生]共四种形式,分别是 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 0). Ⅱ.讲授新课 [师]下面我们根据第一种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也就是 y2=2px(p>0)来研究其几何性 质: 1.范围 因为p>0,由方程可知 x≥0,所以抛物线在 y轴的右侧,当 x的值增大时,|y|也增 大,这说明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 2.对称性 可根据求椭圆与双曲线对称性的方法得到,在 y2=2px(p>0),以-y代 y,方程不变, 所以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我们把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 3.顶点 抛物线与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在方程中,当 y=0时 x=0,因此抛物线的 顶点就是坐标原点.这与椭圆有四个顶点,双曲线有两个顶点不同. 4.离心率 抛物线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和它到准线的距离的比,叫做抛物线的离心率,由抛物线 的定义可知e=1.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是从以上四方面来体现的,下面请大家得出其余三种标准方程抛物 线的几何性质. (打出投影片§8.6.1 A) 标准方程 图形 顶点 对称轴 焦点 准线 离心率 y2=2px (p>0) (0,0) x轴 ( 2 p ,0) x=- 2 p e=1 y2=-2px (p>0) (0,0) x轴 (- 2 p ,0) x= 2 p e=1 x2=2px (p>0) (0,0) y轴 (0, 2 p ) y=- 2 p e=1 x2=-2px (p>0) (0,0) y轴 (0,- 2 p ) y= 2 p e=1 [师]结合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对抛物线进行小结: (1)抛物线只位于半个坐标平面内,虽然它也可以无限延伸,但没有渐近线; (2)抛物线只有一条对称轴,没有对称中心; (3)抛物线只有一个顶点,一个焦点,一条准线; (4)抛物线的离心率是确定的,为1. 下面开始讲例题,(打出投影片§8.6.1 B) [例 1]已知抛物线关于 x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 M(2,-2 2 ),求它的标准方程,并用描点法画出图形. 分析:根据抛物线关于 x轴对称,其顶点在坐标原点,可知抛物线标准方程为 y2=2px 或 y2=-2px,又M点横坐标为2,是大于0的数,所以方程只能是y2=2px的这种. 解:由题意可设标准方程形式为y2=2py ∵过点M(2,-2 2 ) ∴(-2 2 )2=2p·2 则p=2 因此所求方程是y2=4x. 将方程变形为 y=±2 x ,根据 y=2 x 计算抛物线在 x≥0的范围内几个点的坐标, 得 x 0 1 2 3 4 … y 0 2 2.8 3.5 4 … 如图描点画出抛物线的一部分,再利用对称性,就可以画出抛物线的另一部分. 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y2=2px 中,令 x= 2 p ,则 y=±p.这就是说, 通过焦点而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 2 p ,p)、( 2 p ,-p).连结这两 点的线段叫做抛物线的通径,它的长为 2p,这就是标准方程中 2p的几何意义.利用通径可 画抛物线的草图. [例2]探照灯反射镜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光源位于抛物线的焦点处.已知灯 口圆的直径为60 cm,灯深 40 cm,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焦点的位置. 分析:该题虽然是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但是没有直角坐标系,所以首先得建立一适 当的坐标系,使反光镜的顶点做为坐标原点,接着再选择一坐标轴,才能用待定系数法求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解:如图所示,在探照灯的轴截面所在平面建立直角坐标系,使 反光镜的顶点(即抛物线的顶点)与原点重合,x轴垂直于灯口直径. 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y2=2px(p>0),由已知条件可得点 A的坐 标是(40,30),代入方程得 302=2p×40 ∴p= 4 45 则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 2 25 x,焦点坐标是( 8 45 ,0). Ⅲ.课堂练习 (打出投影片§8.6.1 C) 1.顶点在原点,焦点在 x轴正半轴上的抛物线有一个内接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在原 点,一条直角边OA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2x,斜边 AB的长为5 3 ,求抛物线方程. 分析:可先设出抛物线方程,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p,其中还要用到两点间距离公式.  解:如图所示,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 由     pxy xy 2 2 2 得:A( 2 p ,p) ∵OA⊥OB ∴直线 OB的方程为y=- 2 1 x 由      pxy xy 2 2 1 2 得:B(8p,-4p) ∵|AB|=5 3 ∴|AB|= 35)4()28( 22  pppp ∴p= 3913 2 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 x13 394 . 2.已知直线 l过原点,抛物线 C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 x轴的正半轴上,若点 A(- 1,0)和点B(0,8)关于直线 l的对称点都在C上,求直线 l和抛物线C的方程. 分析:可先设出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由点 A、B关于直线 l对称,可求出对称点坐 标,分别代入抛物线方程. 解:由题可设抛物线C的方程为y2=2px(p>0),直线 l的方程为y=kx(k≠0). 设点A(-1,0),点B(0,8)关于直线 l的对称点A′(x1,y1)、B′(x2,y2).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8 1 16 1 2 1 1 18 22 8 11 2 1 2 2 2 2 22 21 2 2 1 2 2 22 1 1 11 k ky kx k ky k kx kx y xky kx y xky 与解得 且则 ∵A′、B′在抛物线上 ∴          1 162)1( )1(64 1 12)1( 4 222 22 2 2 22 2 k kpk k k kpk k 两式相除,消去 p,整理得: k2-k-1=0 ∴k= 2 51 ∵当 k= 2 51  时,x1= 1 1 2 2   k k =- 5 5 [SX()[KF()5[KF]][]5[SX]]<0 ∴k= 2 51  不合题意,应舍去. 把 k= 2 51 代入得p= 5 52 . ∴直线 l的方程为y= 2 51 x,抛物线C的方程为y2= 5 54 x. Ⅳ.课时小结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形式较多,它们的几何性质一定不能混淆,所以应用时应注意抛物 线的形式.而根据性质求抛物线方程时,一般是采用待定系数法. Ⅴ.课后作业 课本P123习题8.6 1、2、3 ●板书设计 §8.6.1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抛物线的 例题 练习 课时小结 几何性质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1 12:32:3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