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2:27:29
补集一节的教案设计示例 高二.doc(157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解不等式复习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小结,学生系统地掌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内在联系, 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2.通过对各类不等式内在联系的揭示,加深学生对等价转化的认 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解不等式变形过程中等价变换思想的理解和进一步应用.   教学过程   师:我们已对哪些不等式的解法做了研究?   生: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 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简单的无理不等式;简单的指数不等式;简单的对 数不等式;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师:好.请先看几道题目.   (教师板书,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做题)   解下列不等式:      3.log2(x+1)+log0.25(x-1)>log4(2x-1).   (学生板书)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0,3].   2.解;原不等式            3.解:原不等式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5).   (待三位学生写完后,教师开始讲评)   师:好,这三个题解得都很正确.请问做第 3题的同学,原题中的 底数有 2,0.25,4这三个,换底时你为什么选择以 4为底呢?   生:都用大于 1的底其单调性看起来比较方便,所以不选 0.25;如 果用 2为底,那么以 0.25,4为底的对数换底时真数中都要出现根号, 而最后还要把根式变成整式,太麻烦.   师:那为什么又要把左边减的一项挪到右边去呢?   生:如果不移过去而直接运算的话,不等号左边的真数将是个分式, 最后也得变成整式,同样麻烦.   师:好.还有,左移项之后不等号右边对数运算时,为什么又多出 两个条件 x-1>0和 2x-1>0呢?在不等式中不是有 log4(x-1)(2x-1) 一项在,它已包含了(x-1)(2x-1)>0吗?   生:是因为 x-1>0且 2x-1>0和(x-1)(2x-1)>0这两个条件是 不等价的.如果略去 x-1>0和 2x-1>0这两个条件将会扩大解的范 围.   师:很好.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刚 才我们分别回顾了简单的分式不等式、无理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在我 们学习过的八类不等式中,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最简单、 最基本的不等式,而像我们刚才做的这些其他类型的不等式,我们是如 何解决的呢?   生:把它们转化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   师:具体来说这个转化的目标是怎样实现的呢?   生:逐级转化:超越不等式代数化;无理不等式有理化;分式不等 式整式化;高次不等式低次化.   师:实现这些转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生:第一个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后三者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师: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生:每一次变换必须是等价变换.   师:为什么要求这样?   生:为了保证得到的解集与原不等式的解集相同.   师:我们在处理方程求解的问题时也遇到过这个问题.那时并不要 求等价变换,只要验一下根就可以了.这里不行吗?   生;不行.因为一般方程的根只有有限的几个,增根可以通过检验 的方式找出来.而不等式的解集一般都是无限集,因此非等价变换产生 的增根无法由检验来剔除.   师:说得好.我们来通过几个例题来看看如何用等价变换解不等式.      师:这道题中的 x参与了分式运算,还参与了无理运算.也就是说, 我们要做两次变换.应该先进行哪个变换呢?   生:无所谓.   师:那就请两位同学来说说这两种做法.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2,+∞).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   师:为什么这两种解法得到的解集不一样呢?         故第一种解法是正确的.   师:对.我们在刚才的练习第三题中也遇到过这个问题,两式均大 于 0与它们的积(或商)式大于 0是不等价的,这是我们在处理等价变换 时应该注意的.对于这道题,我们就只能把它看作无理不等式.对复杂 不等式的题型选择离不开不等式的等价性.请再看这道题.      师:这道题看上去和例 1很像,如何处理?   生甲:当然是先把绝对值号去掉,变成一个分式不等式,剩下的就 和例 1差不多了.   师:好,把你的方法写到黑板上.   (学生板书)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1,+∞).   师:正确.这个解法是把题目看成了绝对值不等式,它和例 1的解 法类似,都是把根号或绝对值号中的式子先看成一个整体来考虑它的范 围,这样做比较容易保证等价性.这道题是否还有别的解法呢?      <1,把分母乘过去就成了绝对值不等式.   师:在例 1中这样做不对,这里会对吗?      师:好,写出你的解法.   (学生板书)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1,+∞).      这个不等式可以当作分式不等式来解.那么这两种解法哪个更好呢?   生:第二种更好算一些.   师:因此我们解决不等式问题时应先观察题目,在等价转化的前提 下尽量选择简捷的途径.请再看一道题.      师:这道题中的 x也参加了对数运算和分式运算.应把它看作哪类 不等式?   生:x参与的对数运算只有 logax,把这个整体看成一个未知数,就 可以转化成分式不等式了.   师:好,说说你的解法.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又 0<a<1,则原不等式               师:对.在解集的端点中含有字母系数时,要特别注意它们大小的 比较.下面大家自己做几个题目.   (教师板书,学生在笔记本上做题)   练习:解下列不等式:      (教师观察学生完成情况,视学生解题状况做出点评)         师:那如果把题目中的“≥”号改成“>”号就可以直接去掉了吗?   生:是.这样不会漏掉解.   师:试想,即使不影响结论,也是因为忽略的情况凑巧不在解集内. 虽然我们要求等价变换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同解,但不能因为凑巧同解就 忽视等价变换.         师:有的同学对于第 2题无从下手.对于题中的字母 a我们如何处 理呢?      师:那如果 a>1呢?      师:因此对于这种题目我们就要对字母系数和范围进行分类讨论. 试着说说刚才提到的两种情况下的解法.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师:很好.对于含有字母系数的不等式,我们需要在必要时对字母 系数的范围进行讨论;并且在最后确定解集时,要注意对含有字母系数 的区间端点的大小比较.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处理第 3题时下手就把两边平方,这样做可以 吗?   生:可以,但不好.如果一平方,不等号右侧就成了四次式,那样 过于麻烦了.   师:那又如何处理呢?   生:观察不等式,根号内、外的 x的二次项、一次项的系数对应成比 例,由这可以想到使用换无法.   师:很好.这个方法我们在处理方程问题时就用过.把你的解法写 出来.   (学生板书)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2)∪[1,2).   师:很好.当我们处理一些复杂的不等式时,有时可借助换元法使 问题简化.   师:解不等式要立足基本题型,通过等价变换,把它们最终归结为 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   作业:   解下列不等式:   1.|2 lgx-3|<1;      作业答案或提示:   1.{x|10<x<100}.      3.{x|0≤x<1}.可用换元法将根式当作一个整体.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作为不等式解法的复习课,我们把等价变换放在突出位置.也 就是说,要求每一次变形所得到的不等式和变形前的不等式是等价的. 这与课本中有所不同,课本原意是用同解不等式的观点作统帅.这样做 有这样做的道理,但操作上有困难.因为两个不等式是否同解,要等解 出来以后,从结果才能看清楚,用作为指导性的东西显得有些困难.我 们强调等价变换是从过程看,这样做既好操作,也符合逻辑,还容易看 清楚,可以引导学生从逻辑上把解不等式理论认识清楚.   2.在本节课中,没有给出不等式的这种分类(见分类表).因为我们 认为应该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而且表中的不等式也并没有全部涉及到. 我们对于各类不等式的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其中一元一次不等式、一 元二次不等式分类表:   的解法是最基本的,它是解各类不等式的基础.而解其他类型的不 等式,关键在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或相关函数的单调性,将其等价变换 成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再求解.   对于已分类学习研究过的不等式解法,复习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 解法,堆砌各类题型,这只是形式上的表面文章,冲淡了学生对其本质 ——等价变换的认识.像 3道例题,它们并不纯属于哪一类不等式,对 于这类问题的讲解,就要引导学生在立足基本题型、基本方法的基础上, 抓住内在联系,把握基本思想,有的要通过换元、分类讨论等手段,问 题得以解决.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1 12:32:3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