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2:27:30
余弦定理的应用的教案 高一.doc(38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余弦定理的应用教案 1     教学目标   1.会用余弦定理解下列斜三角形.   (1)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它两个角.   (2)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理解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唯一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应用加深对余弦定理的理解,掌握用余弦定理解三角 形.   难点:在应用余弦定理时,由于公式较复杂,对应项有时搞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1.写出余弦定理求边,求角的两组公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把握公 式的特征去进行记忆的.   2.应用余弦定理可解怎样的斜三角形.   (二)教师总结讲述.   1.余弦定理.         2.由于余弦定理是反映三角形中,两边夹角和第三边(夹角的对 边)之间的关系,因之应用余弦定理可求出第三边,或由三边求出三个 角.即应用余弦定理,可解下列斜三角形.   (1)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它两个角.   (2)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练习1.在△ABC中,已知a=7,b=10,c=6,求A、B和C.(精确 到1°)      ∴C≈36°   由于A+B+C=180°   ∴B=180°-(A+C)≈100°   练习2.在△ABC中,已知a=2.730,b=3.696,C=82°28′,解 这个三角形(边长保留四个有效数字,角度精确到1′)   解:由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   =2.7302+3.6962-2×2.730×3.696×cos82°28′   得c=4.297      ∴A=39°2′   ∴B=180°-(A+C)=180°-(39°2′+82°28′)   =58°30′      求△ABC的三个内角。         由余弦定理得      ∴A=30°,同理可得B=45°.   ∴C=180°-(30°+45°)=105°   (四)小结:   教师总结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由学生研究后教师指出:由于余弦 的值为正时,其角为锐角;余弦的值为负时,其角为钝角,因而用余弦 定理解三角形时,解是唯一的.   (五)作业.   习题5.9 6,7,8,9.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1 12:32:1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