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2:27:33
水电离和溶液的pH的教案示例 高二.doc(88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课 案 示 例(二) 教学目标: 1.理解 pH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掌握 pH的简单计算。 2.通过对水的离子积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的认识,理解酸与碱这对矛盾的 对立统一规律,它们相互联系和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有关 pH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有关 pH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意 图 一、提问: (1)什么叫溶液的 pH?求 pH的计 算式? (2)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有什么关系?甲基橙,石蕊,酚酞 的变色范围? 板书: pH=-lg c(H+) 思考,回答问题 (也可翻书回答) 复习,巩固 pH的有 关 基本知识。 突出本节计算的基 本公式 口述问题: (1)c(H+)分别为 1 mol·L-1、、、0.1 mol·L-1、0.01 mol·L-1的酸溶液,其 pH为? 口答 pH (2)pH 改变一个单位,溶液中 c(H+)如何变化? 思考,发现 pH 的 增减与 c(H+)变化的 联系。 使学生认识 pH每升 高或降低一个单位 c(H+)减小到 10 1 或 增大到 10倍。 二、指导学生做练习题 1.取 0.05mL 1mol·L-1盐酸稀释成 50mL后溶液的 pH为______。 展示同学不同的求解方法,如:直 接判断出溶液稀释了 1000倍; 列计算式求 c(H+) 2.把 0.16g金属钠放到水里,反应 后得 7L溶液,其 pH为 A.12 B.9 C.10 D.11 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步骤。 3.将 pH为 8的NaOH溶液与 pH为 10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 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A. 2 1 (10-8+10-10) mol·L-1 B.(10-8+10-10)mol·L-1 C.(1×10-14-5×10-5)mol·L-1 D.2×10-10 mol·L-1 举出典型错,例如 c(H+)= L2 L1L·mol10L1L·mol10 11018   = 2 1 (10-8+10-10)mol·L-1 思考,解题 思考解题步骤做题 讨论,指出错误的 原因 提倡同一问题多种 思路,基本方法是 应用 pH=-lg c(H+) 使学生理解求碱溶 液 的 pH: 根 据 c(OH-)→c(H+)→pH 使学生认识,混合 碱溶液时, c(OH-) 的变化决定了溶液 c(H+)和 pH 的变化, 计算应从求 c(OH-) 入手。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板书: 混合碱溶液 c(OH-)= 21 21 VV VV 2C1C   4 . 取 10mL0.1mol·L-1 盐 酸 跟 20mL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混合后溶液的 pH为______ 引导学生归纳求酸碱混合液 pH的解 题思路。 板书: 酸碱混合液 显酸性 c(H+)= (碱)(酸) (碱)(碱)(酸)(酸) VV VcVc   显碱性 c(OH-)= (碱)(酸) (酸)(酸)(碱)(碱) VV VcVc   思考解题方法; 解题: 试归纳计算公式 使学生初步掌握求 酸碱混合液的 pH的 正确方法。 5.0.1 mol下列氧化物,分别加入 1L水中,形成的溶液 pH最小的是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三氧化硫 归纳思路 (1)判断氧化物生成强酸或弱酸 (2)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强酸的物 质的量浓度。 根据化学反应,讨 论解 题思路。 训练,培养解答综 合题的思维能力。 6.在室温下,向饱和的 H2S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 SO2气体,溶液的 pH随通入 SO2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合理的是 问:(1)为什么曲线起 点不是 0? (2)曲线上升的最高点 的 pH? (3)选项 A为什么 pH 从最高点又下降且比起 始点还要低? 思考,分析,讨论 回答问题 训练分析,解答图象题 的能力 三、分析典型例题 1.见本节“典型例题分 析例 1”引导学生充分讨 论,比较多种不同解法 肯定最简单的方法。 充分思考,讨论,得出 多种解题方法。 训练学生分析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2.见“典型例题分析例 2”要求学生: (1)力争独立完成 (2)说出计算思路 (3)进一步思考若少加 一滴NaOH溶液,pH? 3.见“典型例题分析例 4” 教给学生分解难题的方 法 :( 1) 求 氨 水中 c(OH-) c(OH-)=10pH-14 mol·L-1 (2)求氨水的浓度 c(NH3·H2O)=c(HCl) ( 3 ) 根 据 α= )OH·NH(c )OH(c 23  即可求解 4.小测验 可选用“典型例题分析 例 3”要求学生写出自己 的推导过程及正确选项。 完成解题;小结思路, 方法。 自己解答本题,根据老 师的讲解思考,并记住 碱溶液中 c(OH-)=10pH-14 mol·L-1 完成本题 反馈本节课重点知识,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训练推理和思维严密性 了解学生知识运用情况。 本节板书 课  题  (接上节) 四、pH的计算 pH=-lgc(H+)   c(H+)=10-pH  c(OH-)=10pH-14    c(OH-)= )H(c K   混合酸溶液 c(H+)= 21 2211 VV V·cV·c   混合碱溶液 c(OH-)= 21 2211 VV VcVc   →c(H+)= )OH(c K   酸,碱混合液:(先判断混合液酸或碱性) 酸性 c(H+)= 碱性 c(OH-)=          →c(H+) c V -c V   V +V酸 酸 碱 碱 酸 碱 c V -c V   V +V碱 碱 酸 酸 酸 碱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1 12:32:0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