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叶圣陶的一…
【教学内容】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叶圣陶的一篇小韵文,语言优美,琅琅上口;形象生动,富于想象;韵律和谐,富有节奏感。
【设计理念 】
小学语文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个人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扎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活动目标】
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写景诗,作者通过诗歌的形式描写了秋天夜空的美丽景色。诗中有景,有情,有韵,让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现摘以下几个教学片断。
【活动过程】
一、 贴一贴、唱一唱,说一说,趣中求实。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循着这一条,创设了如下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贴画吗?
生:喜欢。
师:现在,我们就来创造一幅贴画,题目是《夜空》(出示深蓝色天空背景挂图)。夜晚的天空宁静而又美丽,夜空中都有什么呢? 生:夜空中有星星和月亮。
师:能说说你看见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吗?
生:夜空中的星星非常多,数也数不清。
生:有的星星很亮有的星星看不清。
生: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好像许多小眼睛。
生:他说的是歌词!
师:虽然是歌词,但是用的很巧妙,大家同样给他掌声(鼓掌)。下面,我们就一边唱《小星星》一边贴上小星星。
师:贴了这么多金色的星星,太美了!看看还缺什么呢?
生:还有月亮。
师:贴什么样的月亮合适呢?
生:贴一个圆圆的月亮。
师:为什么?
生:圆月亮又明亮又好看,像一面镜子。
生:应该贴上一个弯弯的月亮。
生:因为星星又多又亮,所以月亮应该又小又弯的。
生:他说得对。我平时看到月亮时,如果它很大很圆很亮,星星就会很少。
师:(贴上弯月亮)说得很有道理,你是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师:从古至今,月亮曾给人们许多遐想。现在我们也来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
师:那天空就是等待收割的庄稼地。
生:弯弯的月亮像马蹄儿。
生:马到哪去了?
生:马儿跑了,看不见了。
生:弯弯的月亮像妈妈微笑的眼睛。
师:每一个人都有一位亲爱的妈妈,我们只有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才会经常看到妈妈弯弯的笑眼。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块圆饼干被我咬了一大口。
生:(笑)真贪吃,都吃到月亮上去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有趣,想象力很独特。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只小船。
师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动手贴一贴,说一说,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读一读、说一说,趣中求实 我们在教学中要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让学生说好话、读好课文!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学生在朗读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如何在激“趣”之后,让这个“趣”字贯穿下去,扎实说话与朗读训练呢?在这里作了如下设计: (配上音乐,师描述:生闭上眼睛,想像)让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贴上小女孩)
配乐朗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边听边看边想:小女孩乘着小小的船儿看见了什么?
生:在小小的船上小女孩看见了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生:我看见许多星星向我眨眼睛。
通过这段绘声绘色的讲述,就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体会到月空的美景。
二、 想一想、画一画,趣中求新
读与背并非语文教学的终止,学生要学会迁移、运用。学生在说一说、读一读时融入了情境,如何将学生此时的激情再次升华呢?1、组织学生表演唱《小小的船》。2、夜空多美呀!你想把它画下来吗?先说说你想画什么。(同桌交流)3、指导画一画。
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画下来,又一次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把许多有创意的东西画下来:飞船、太空小轿车、织女星等,把语言美融入了画面美中,每一幅画就是一首奇妙无比的诗歌,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进行了美的创新!我想,学生的创新不是从无到有的发明,只要是获得知识的进程对他本人来说是独特的、新颖的、具有价值的,就是创新。
【案例评述】
在上面的教例中,通过孩子们喜欢唱、跳的心里,特别对自己学过的曲子,在语文课上出现更觉得新奇。因此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一边听音乐,一边感受那满天的小星星,多美啊!用这种艺术的手段,出现在课堂上,孩子特别亲切,觉得那美丽的弯月就在眼前。连同写诗的人都揉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中,而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进到这诗境中。让学生为图画配上声音,目的在体会图中小女孩轻松、欢快的心情,以及被那美丽的星空所陶醉的神情,激起学生共鸣,让他们想象自己也坐在月亮船上,邀游于闪烁的星空,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愉快。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老师再进行指导,就能把短文的意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