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2:49:25
[原创]中考复习四 基本图形应用2010、5 数学 九年级.doc(121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O ?图3 DC BAj ?图1 D C B A B A O ?图2 D C O ?图4 DC B A E ?图5 DCB A O ?图7 CB A E ?图6 DCB A E ?图8 DCB A P E ?图9 D CB A 中考数学试题精选之四---推理与计算(1)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如图 1,已知∠A=46°,∠B=21°,∠D=4O°,则∠C= ° 2.如图 2,已知线段AD与线段 BC相交于点O,且∠A=63°,∠B=22°,∠D=25°,则 ∠C= ° 3.如图 3,点O是线段AB上一点,且OC⊥OD,∠AOC+∠BOD= ° 4.如图 4,∠AOB=∠COD=90°,图中有 对相等的角,分别是 。 5.如图 5,已知△ABC,CE∥AB,D为 BC延长线上一点,图中有 对相等的角,分别 是 。 6.如图 6,已知△ABC,D为 BC延长线上一点,∠ACE=∠B,图中还有 对相等的角, 分别是 。 7.如图 T6-1,D是AB边上的中点,将△ABC沿过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 BC上 F处,若 50B  ,则 CE= , BDF  ____度, DE与 BC平行吗? 。 8.如右图,△ ABC 中, D 是 AB 上一点, AD: DB=3:4, E是 BC上一点。如果DB=DC,∠1=∠2, 那么 S△EDC:S△ABC= 。 9.已知△ABC,∠A =56°,在图 7,图 8,图 9中分 别有:OB、OC是两内角平分线;BE、CE是一内角平分线、一外角平分线;BP、CP是两 外角平分线;则∠O= °;∠E= °;∠P= ° A T6-1 _F _E_D _C_B P?图10 DC BA P ?图11 DC BA P ?图12 DC BA ?图13 D CB A F P E ?图14 D CB A O E ?图15 D C B A E B ?图22 D C A E B ?图20 D C A B ?图23 D C A 10.如图 10,已知AB∥CD,P为平行线外一点,图中∠A,∠P,∠C之间的关系为: 。 11.如图 11,已知AB∥CD,P为平行线外一点,图中∠A,∠P,∠C之间的关系为: 。 12.如图 12,已知AB∥CD,P为平行线外一点,图中∠A,∠P,∠C之间的关系为: 。 13.如图 13,已知△ABC,D为 BC中点,若 AB=6cm,AC=4cm,则线段 AD的取值范围 为: 。 14.如图 14,已知△ABC 中,AB=AC,P 为 BC 上一点,PD⊥AB 于 D,PE⊥AC 于 E,CF⊥AB于 F,若 PD=4,PE=7,则 CF= 。 15.(平分配平行,配出等腰三角形)如图 15,已知 E是∠AOB的角平分线 OC上一点, DE∥OB,若OD=5,则DE= 。 二、选择题: 16.如图 20,△ABC中,∠AED=∠C,AD=3,DB=2,AE=2,DE=2.4,那么 BC=( ) (A)1.6 (B)6 (C)3 (D)4 17.如图 22,已知∠AED=∠B,AD=3,DB=4,AE=4,DE=2,那么 BC=( ) (A)3 (B) 3 14 (C) 2 7 (D) 2 5 18.如图 23,已知∠ACD=∠B,AD=9,DB=7,AC =12,CD=8,那么 BC=( ) (A)6 (B) 3 16 (C) 3 32 (D)12 三、解答题: 19.如图,已知:AD、BC交于O,且AB=CD,AD=BC,求证: DB  A C O B D 20.如图,O是△ABC内的一点,∠BOC = 128°,⊙O截△ABC三边所得的三条弦相等 求:∠A的大小。 21.如图,在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一顶点重合,且 90BAC , 90AMN ,△MAN 绕 A点旋转一定角度后. (1)若 AM、AN与 BC相交于点 E、F,有 ECEFAE 2 成立吗?说明理由. (2)若 AM与 BC相交于点 E,AN(或 AN的延长线)交 BC的延长线于点 F,那么 ECEFAE 2 成立吗?说明理由. 22.已知:如图,⊙O1和⊙O2交于 A、B两点,经过点 A的直线 CD与⊙O1交于点 C,与 ⊙O2交于点D,经过点 B的直线 EF与⊙O1交于点 E,与⊙O2交于点 F。 O B C A A B C M N E F A B C M NE F 求证:CE∥DF。 变式 1:⊙O1和⊙O2内切于点 C,在⊙O1中,经过点 C的弦 CA与⊙O2交于点 B,弦 CD 与⊙O2交于点 E ,连接AD和 BE,求证:AD∥BE 变式 2:⊙O1和⊙O2外切于点 C,经过点 C的直线 AB与⊙O1交于点 A,与⊙O2交于点 B,经过点 C的直线DE与⊙O1交于点D,与⊙O2交于点 E,连接AD和 BE, 求证:AD∥BE D A O1 O2 A B C D E F A B C D E O1 O2 E O1 O2 C B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1 12:50:2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