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6:08:18
[再加工]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doc(51.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单元一 温暖的家 主题一 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自己的出生证和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 儿童用品等。 2.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 教学过程: 1.导入。 (1)板书课题。 (2)请学生读教材第2—4页乐乐、虎子和文文的话。 (3)让学生欣赏教材第2—6页,并发表意见。 2.小组调查。 (1)开展有趣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2)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 较。然后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 得最多。 3.故事会。按照座位排列,就近的几个同学组成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 选一件自己最有趣的幼儿趣事讲给大家听。并展示自己幼儿时的物品。 4.全班讨论。请学生读教材第5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我长大了” 的含义。 5.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主题二 爸爸、妈妈抚育我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2。 教学过程: 1.导入。(1)板书课题。(2)提问:什么是抚育? 2.探究活动。 (1)学生读教材第7—10页,然后教师以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进行全班讨 论。 A.第七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1 B.第八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C.本页两幅照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对本页的的课文有什么想法? D.喜欢大手拉小手的照片吗?为什么? 照片“雨中情”和乐乐的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记录,告诉我们什么? E.请学生读教材第7页的课文和“我心灵的家”。 3.故事会。(小组进行) 请每个同学根据课前准备,讲一讲爸爸、妈妈疼爱自己的故事,或者一件令自己难忘 的父母抚育自己成长的事情。 4.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主题三 我懂事了 教学目标: 1.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 1.导入。 (1)板书课题。 (2)提问:什么叫懂事? 2.探究活动。 (1)请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乐乐爸 爸工作一天的艰辛。 (2)各人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父母一天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3)我们的父母一天工作那么艰辛,回家还要做那么多家务和照顾我们,确实辛劳。 我们作为子女的应体贴父母、孝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减轻父母的负担。下面 我们来讨论一下,哪些事情是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做的。 1.个人制作。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 可以参加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2.教师总结。“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 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尽量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个好孩 子。” 教学反思: 主题四 健康生活每一天 课题 1.家里的文明礼貌 教学目标: 1.具有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 2.乐于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 3.知道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明举止。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 1.导入。 (1)板书课题。 (2)提问:你们了解哪些文明礼貌,如果不讲文明礼貌,别人是否乐意与你交往? (3)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4—15页,使学生了解从早到晚,一天三餐到行动坐卧等, 有哪些是家庭文明礼貌?分小组说后并写在卡纸上,看哪一组写得多,写的好,板贴评 比。(板书:起居方面行动坐卧文明进餐) 2.个人作业。完成教材第15页“我家里的文明礼貌”。教师 巡视并做适当指导。 3.分组讨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进行发言,小组按照 以上几方面归类和做简单记录。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按照黑板上所列的三项介绍自己小组同学发言。教师将与括号 中内容比较一致的内容写在黑板相应的标题下。 5.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课题 2 居家生活讲节约 教学目标: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的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 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3.能在自己生活的家庭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 1.导入。 (1)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2)请学生看教材第16页的连环画,想一想这组连环画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类 似的经历吗?你有什么想法?请学生发表意见。 1.探究活动。 (1)请几位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表演小品。然后小组讨论进行探究。让学生知道盲 目“攀比“的坏处。 (2)请学生说我们班级中哪些同学有出现过盲目攀比的行为,你对此行为有何看法? (3)教师小结选择生活用品的原则,并朗读教材第17页——“节约,体现了对劳动 和劳动成果的尊重。节约,也是珍惜资原和爱护环境的表面。”提问学生这两句话是什么 意思,并做适当解释。 2.小组活动。讨论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方法。可以参考教材第17页的图画教师巡 视并且适当帮助学生,要求学生只说一两条就可以了。 3 4.全班介绍。各小组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课题 3. 生活中的安全(3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简单的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止溺水的常识,知道简单 的自救、自护的方法。 2.树立爱护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态度,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3.通过模拟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救自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朗读教材第18页上方的课文。告诉学生今天 要讨论的是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安全。 3.自由讨论。提问:“在日常的家庭中,有哪些方面容易对我 们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伤害?同学们是否遇到过或听说过在家庭中发生的安全方面的 事故?” 通过讨论明确:“在日常生活中,用电、煤气、火、水等都容易对我们的伤害,每位同 学都应具有防范意识。下面我们进行讨论。 请学生看教材第18页安全用电和安全使用燃气的图画,并阅读豆博士的话,组织讨 论:1.为什么不能用手拉触电者,而要用干木棍或不导电的器具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 2.为什么发现燃气泄漏,千万不可以使用明火,甚至不能开灯,而要先切断燃气的泄漏 源,打开窗,再抢救中毒的人? 3.模拟体验。小组分角色表演教材第19页的图画上的情景,并好好想一想,如果你 是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教师作适当点拨。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为全班表演,向全班介绍他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教师作简单讲评。 5.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第19页各种报警电话与报警连线练习。 4.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检查上节课布置的课堂练习。 2.模拟练习。让学生练习报警。可以同桌互相配合练习,要求按照三种情况逐一练习。 可以一人打电话报警,另一人做接电话者。提醒学生:报警电话内容要真实性、报警语言 的完整性。 4 火警:地点、火势的大小。 匪警:地点、情况。 急救:地点、病人情况等。 1.全班活动。请学生上来抽签,然后按照抽签上的内容用教 师事先准备的电话模拟报警。根据时间,尽量让每个学生有锻炼的机会。 2.自由讨论。请学生看教材第20页的图画,按要求进行讨论: 如果被烫伤了怎么办?图中两位正在玩耍的小朋友有危险吗?为什么? 3.让学生各自谈谈对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4.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讨论与检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1页“我的表现”。 (1)请学生发表意见,对教材上所列项目有什么看法? (2)请学生在自己的教科书上按照全班讨论结果补充和删减,然后各自按照成绩单 的要求给自己画“苹果。 (3)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结果。 3.全班调查(文明礼貌、节俭、安全方面)。同学们平时哪条做得最好?哪条做得最 差?(学生边说边记录) (1)在黑板上画上三种苹果。 (2)|按照项目顺序,逐一统计得到各种苹果的学生数。 (3)按照项目顺序,逐一将得到不同苹果的学生人数写在黑板上。 4.教师根据统计结果宣布并做总结。 5.四人一组,下康乐棋。 教学反思: 单元二 快乐的学校生活 主题一 我和小伙伴 课题 1. 友爱和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5 教学过程; (一)平等对话,走进“友谊之树”。 1.导入。你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有什么感觉? 2.将一棵“大树”贴在黑板的正中,并写上“友谊之树”。 3.请学生说说和伙伴之间曾发生过哪些美好的事情? (二)真实体验,拯救“友谊之树”。 1.实话实说,直面矛盾 (1)(板书课题:友爱和友情)小品表演。 (2)请学生说说曾经与伙伴闹过的矛盾。 (3)请大家讨论,他们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让学生将自己组讨论的要点写在剪成的黄叶、坏苹果形状的纸上,再让学生把 他们贴在友谊之上。 (5)小结。 2.真情对对碰,化解矛盾 (1)拯救友谊之树。 请各小组选一个案例,先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确方法,然后将解决办法写在“绿 叶”、“红苹果”上。 (2)出示课前调查情况,让学生讨论解决。 (三)情感升华,互送友谊卡。 1.教师总结。 2.念卡、送卡。配音乐《永远的朋友》。 教学反思: 课题 2 学会相处 教学目标: 1.懂得伙伴相处应当以诚相待的道理。 2.学会彼此谅解。 3.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简单技巧。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 1.导入。谈话引入后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8页方框的文字。问:你同意这 段话的说法吗?为什么?你们同伴之间发生过哪些不愉快的事?(指名说说)我们 该怎样处理?今天一起探讨。(板书课题) 2.全班讨论。 (1)小伙伴为什么会不愉快或闹别扭?闹别扭后大家的心情会怎样?可能会带哪些 不良后果?(小组讨论) (2)检查讨论结果。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把原因板书。 3.小组探究。小组讨论解决:以上原因让大家造成很多不愉快,大家觉得该怎样处 理,才让大家和好如初? 4.全班交流。 6 各小组向全班发表他们讨论结果。 5.活动。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学生填写“我的好伙伴‘的表格,并宣读表格 内容。。 6.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学会相处 说话算数诚实守信 礼貌待人不给人起外号 团结友爱不欺负人 主题二 我们爱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感受自己在学习上进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知道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知道不同的方法的特点。 3.了解学习活动或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能,初步掌握和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 1.导入。做教科书上“特殊作业”后谈话引入课题。 2.全班讨论。同学学习成绩与一年级相比,进步真大。这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会有 这么大的变化? 3.探究活动。以上这些进步是怎样得到的?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回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入并板书八个小标识(学习方法)。(调查体验阅 读探究讨论资料发表制作) 5.各抒己见。你最喜欢哪一种学习活动?为什么? 6.填空题。(1)我最喜欢的学习方法是( )。因为( )。 (2)我学习的窍门是( ),它的好处是( )。 7.小组交流。把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和窍门与同学交流,并推选出优秀向同学推广 应用。 8.谈谈你对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9.教师总结。 教学板书: 2.我们爱学习 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调查体验阅读探究 (我们天天在进步) 讨论资料发表制作 教学反思: 主题三 我们的班集体 7 课题 1.我是班集体的一员 2.集体荣誉靠大家 教学目标: 1.形成集体观念,知道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自己的成材离不开集体。 2.明白集体的成功及荣誉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3.养成乐意为集体做贡献的态度,懂得用诚实、正直行为维护集体荣誉。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读教科书第38页小文的话。问:同意小文的话吗?与她的想法一样 吗?(学生发表意见) 2.探究活动。(结合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1)小组讨论:什么叫集体?什么叫班集体?什么叫班集体的一员? (2)组长回报结果。(教师补充说明) 3.体验活动。 (1)游戏:三人四足比赛。让优胜小组和最差的小组,各自谈谈自己组之所以胜出 或输了的原因。。 (2)小组讨论:从这游戏说明了什么? 3.全班讨论。看教科书第39页下面的插图和文字,讨论:这面红旗该不该哪?在书 上填意见。 4.教师总结。 教学板书: 3.我们的班集体 我是班集体的一员 集体荣誉靠大家 教学反思: 课题 3 让我们学会合作 教学目标: (1)体验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2)认识合作的条件。 (3)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目标1.3.4。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过程; 1.导入。 2.体验活动一。进行接力跑步比赛。理解什么叫合作?体会集体生活中,合作的重要 性。 3.体验活动二。举行拔河比赛。自由组合 10人一小队,并自己讨论安排位置和拔河时 的注意事项。 小组讨论:合作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合作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填写教科书第41页下面的空白。 5.小组讨论发言: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体现合作给带来的好处和坏处的事例? 6.各抒己见:谈谈你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8 7.教师总结。 教学板书: 3.我们的班集体 让我们学会合作 成功条件:事先商量人人有责 分工合作经常交流 教学反思: 9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1 16:11:4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