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6:13:35
念奴娇_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示例 高二.doc(20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近体诗八首 A.课时安排:2001年 10月 24日共 1课时。No.48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古代近体诗的欣赏;2.思想教育目标:多种 风格的兼容。3.能力培养目标:掌握诗歌欣赏的基本方法;具备相关的能力。 C.教学重点:山水田园诗等。 D.教学难点:诗人独特的表达。 E.教学方法:鉴赏课。 F.教具使用:相关课件。 教学内容: 书愤 一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且 186年),其时诗人 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 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这首诗是他 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 语提挚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感 情读出。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 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 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二鉴赏要点 陆游的诗今存 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陆诗的突出 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通篇都是 围绕着“志”写的。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这一联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 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 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 “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 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 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 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当时诗人才 36岁。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这一联说现在,抒发岁月磋跄、壮志未酬的感慨。“塞上长城”,点明诗人 之志。“空自许”,跟上文“世事艰”照应,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 过“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 恢复中原之志。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2 16:26:5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