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6:13:38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一课的教案设计示例 高一.doc(9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把部分一元二次不等式转化成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 2.会解简单的分式不等式. 3.渗透转化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 等价转化成合理变形式子. 教学方法 创造教学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3张) 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三个二次”的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数形结合思想运用. (II)讲授新课 1.一元二次不等式(x+4)(x-1)<0的解法. 师:首先我们共同来看这个不等式的特点,从不等号两边分别来看. 生:这个不等号左边是两个x的一次式的积,右边是0. 师:那么依据该特点,不等式能否实现转化,而又能转化成什么形式不等式, 同学们可以讨论,或者将不等式变形,看结果如何. 生:经观察、分析、研究不等式可以实现转化,可转化成一次不等式组: 与 ,并且说明,(x-4)(x-1)<0的解集是上面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 师:那么解法如下:(投影a) 一元二次不等式(x+4)(x-1)<0的解法 解:将(x+4)(x-1)<0转化为 或 由{x| ={x|-4<x<1},{x| = ø 得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4<x<1}∪ø={x|-4<x<1}. 师指出:从上可看出一般形式(x+a)(x+b)>0解的步骤:转化为一次不等式组, 求其解集的并集,即为所求不等式的解. 给出下面问题:(投影b) 通过因式分解,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求解下列不等式: 1.x2-3x-4>0 2. -x2-2x+3>0 3.x(x-2)>8 4.(x+1)2+3(x+1)-4>0 [解时应注意:问题解决关键在于通过正确因式分解,将不等号左端化成两     01 04 x x     01 04 x x     01 04 x x     01 04 x x     01 04 x x     01 04 x x 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第(4)题还需注意,整体思想在解题中运用.] 问题可由四名学生板演,然后师给予点评:(1)的解集:{x|x<-1或 x>4};(2)的解集:{x|-3<x<1};(3)的解集:{x|x<-2或 x>4};(4)的解集: {x|x<-5或 x>0}. 2. 分式不等式 的解法. 师:试比较 与(x-3)(x+7)<0的解集,并写出和它们解集相同 的一次不等式组.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完成例5. 例 5:解不等式 .[这个不等式若要正确无误求出解集,则必须 实现转化] 师:该不等式转化依据可解释为:(1)ab>0 >0;(2)ab<0 <0⇔ ⇔ 从另一面也就意味着例5可表述如下: 例 6:解这个不等式解集是不等式组 或 的解集的并 集,由{x| }={x|-7<x<3},{x| }=ø,得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 7<x<3}∪ ø={x|-7<x<3}. 从而开始提出的问题就可以叙述为: 生: 与(x-3)(x+7)<0的解集相同,其一次不等式组为 或 . 师:由此得到 不等式的解法同(x+a)(x+b)>0的解法相同. 师:看下面不等式如何转化.(投影c) 1.3+ <0 2. <1 3. > 4. >1 上述式子变形是关键,如何实现转化,移项化简是主要工作. 生:(1)3+ <0可变形为 ,并且其解集为{x|- <x<0}. 0  bx ax 07 3   x x 07 3   x x b a b a     03 07 x x     03 07 x x     03 07 x x     03 07 x x     03 07 x x     03 07 x x073 xx 0  bx ax x 2 x3 2 3 4 x 33 2   x x x 3 x 2 023 x x 3 2 x3 2 03 1   x x (2) <1可变形为 ,并且其解集为{x|x<1或 x>3}. (3) > 可变形为 ,并且其解集为{x|x< 或 x>3}. (4) >1可变形为 ,并且其解集为{x|0<x<3}. (III)课堂练习:课本P21,练习1—4. 给出渗透分类讨论题目:解关于x的不等式:x2+(m-m2)x-m3>0. 将原不等式化成(x-m2)(x+m)>0, 则(1)当 m2>-m即 m>0或 m<-1时,解集{x|x>m2或x<-m}; (2)当 m2<-m即-1<m<0时,解集{x|x>-m或 x<m2}; (3)当 m2=-m即 m=0或 m=-1时,解集{x|x≠0或 x≠1}. (IV)课时小结 1.(x+a)(x+b)<0(a>b)型不等式转化方式是 . 2. 型不等式转化结果. 3.上述两类不等式解法相同之处及关键、注意点. (V)课后作业 一、课本:P22,习题1.5 2、4、7、8 二、1.预习内容:课本P25—P26(P23—P24阅读材料) 2.预习提纲:(1)集合元素的个数如何表示,其实际意义如何;(2)逻辑联 结词有哪几个,如何解释? 板书设计 §1.5.2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1.(x+a)(x+b)>0型不等式解法 练习 2. 型不等式解法 小结 作业 举例 教学后记 03 32   x x 3 4 x 33 2   x x 2 3 x 3 03 x x         0 0 0 0 bx ax bx ax 或0 bx ax 0  bx ax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2 16:26:5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