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1 16:13:41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一节的教案设计示例 高一.doc(39.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重点: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难点:冯玉祥北京政变 教学过程:   讲新课前,提问学生:国民党“一大”标志着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国民革命 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冯玉祥北京政变   简要讲述政变过程,提出问题:冯玉祥在政变后为什么既邀孙中山北上,又邀请段、张来京 引导学生思考角度:冯玉祥是什么人?在怎样的形势下发动了政变?政变后的形势如何?在学 生分析、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 二、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出示《北上宣言》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北上目的。   1925年 3月 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引导学生回顾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三、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1.五卅惨案   简要讲述过程,强调指出这是五卅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上海三罢斗争   让学生看书回答三罢斗争内容和领导机构。引导学生分析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的谈判条件 从中得出斗争的主要目标是帝国主义的认识,由此理解运动的性质。   3.省港大罢工   强调指出:①省港罢工是五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罢工地点在香港、广州③特点:规模大 时间长,影响大。   提问:为什么上海罢工斗争仅仅坚持了三个多月,而省港大罢工却能坚持16个月之久?要 求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从参加者、时间、地点等角度去考虑。在讨论的基 础上,教师进行总结。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1.两次东征   利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示意图,简要讲述过程,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两次东征的意义。   2.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让学生看书了解基本内容。着重指出成立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的历史意义。   小结:抓住本节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进行如下小结: 教学设计思想   高中历史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 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本节课内容相对次要一些,所以本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不在于掌握知识, 而是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增强理解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军阀混战和冯玉祥北京政变 二、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三、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2 16:26:4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