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 曾令
格
课堂教学变革的“南山探
索”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第 16届学术会议专题汇
报
一、背景与内涵:南山的认
识
二、做法与成效:南山的实
践
三、问题与展望:南山的反
思
一、 背景与内涵:南山的认识
国际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方
向
国内课程与教学改革经验反
思
南山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路
径
卓
越
课
堂
文
化
提
出
的
背
景
(二)卓越课堂文化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课堂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课堂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
方
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
在
学生
学习
内容
教师教学资源
教学
环境
课堂文化是课堂存在的样式与生态,是课堂中教学
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关系、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
等诸多因素的总和。
余文森教授指出,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土壤”
,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
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什么是课堂文化
… …
课堂教
学
变革定
位
构建一种
平等民主、
和谐共处、
互动合作、
自主探究的
课堂文化
文化层面
教室文化
班级文化
学习文化
教师文化
管理文化
“卓越”( Excellence)本义指杰出、超越一般
。但是,我们追求的“卓越”更多的是要实现在已
有基础上的自我改进、自我超越。
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是卓
越的。这里所谓的“卓越性”并不是指谁比谁优越
,而是指无论何等困难的条件下都能各尽所能追求
最高境界。
什么是卓越
举自主创新大旗,树国际城市标杆,
建设宜居宜业的国际化海滨城区
什么是卓越教育
卓越课堂文化建
设
南山对卓越课堂文化的定位
卓越课堂文化
教学方式
教学条件
教学关系
教学环境
教学理念
以
学
为
本
问
题
导
学
(二)卓越课堂文化的基本内
涵“ 六学”的核心价值
个体自学
同伴助学
互动展学
教师导学
网络拓学
实践研学
(一)卓越课堂文化建设的具体做
法
区域
统一部署,分层推进
学校 教师
二、做法与成效:南山的实
践
基本式 +变式 行动推动 + 行动研究
坚持“四个策略”,着力整体推动
典型示范
专业引领
两“导”结合
评价激励
四
个
策
略
探索“四个路径”,实现各美其美
学习模仿 ---强力推进 ---大胆突破 ---自主
创新
课题推动 ---全员实践 ---质疑求变 ---自我
完善
理念先行 ---专家引领 ---行动研究 ---自主
构建
校本探索 ---片区互动 ---实践反思 ---自觉
改造
把握“四个环节”,促进深度变革
转变观念
落实行动
合作互助
反思提升
教师层面
(二)卓越课堂文化建设的实践成
效
出台《关于课堂文化建设的推进意见》等配套文
件
局领导组织 12次一把手校长座
谈会
15场次推进会、现场会、交流会和教学比
武
举行区域层面的交流课、公开课和研讨课 82节、各学科互动赛
课 164节
征集优质课例和教学设计各 550件、优秀
论文 360篇
立项课堂文化建设小课题
89项
组织各类专题培训 160多场次、主题论坛 30多场
次
全区 85%的中小学校在区域报纸上做专版
报道
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华侨城中学高中部
“ 一一五三”共建模式
南山实验学校
基于信息技术的
“ 以学为本,问题导学”模
式
松坪学校
“ 先学后研”“三段六式”模式
全区各学校
已经总结出
40 多种课
堂教学模式
育才四小
“ 先学后导,合作探究”绿色课堂模式
西丽二中
“ 四基四导八要素”导学型教学模
式
南山二外
“ 两心一线”思维导学课堂模式
沙河小学
“ 先学后导,以学定教”的“三四三”
模式
南山卓越
课堂文化建设
最大亮
点
每一学校、每一学段、
每一学科、每一教师
都形成了“基本式 +变
式”的卓越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
、学生面
貌、教师
角色、评
价方式
等课堂文
化要素发
生
深度变革
校校有特色
班班在行动
人人都参与
《中国教育报》报道:
减负提质的郑重承诺
《蛇口消息报》报道
《人民教育》副编
审、教学室主任余
慧娟,深度参访南
山课堂文化建设。
(一)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多元主动学
习
意识和能力
卓越课堂
生命的成长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自信心大大增强
学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受益
者
认知过程
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过
程变为积极、主动的认识
过程
2
3自主、合作、探究的
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学生的内因
1
95.3%的学生认为
自己学习兴趣提升了
95.5%的学生认为
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95.3% 95.5%
(二)教师:由勤奋传授型教师走向智慧导学型教
师
96.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
发生了很大变化
98.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发生了很大变化
96.2% 98.2%
卓越课堂文化带来的变化
卓越课堂文化给教师带来的变
化
(三)课堂:由传统的“教本”课堂转变为“学本”课
堂
教师对课堂的评价
小学教师对课堂的评价 中学教师对课堂的评价
课堂氛围更为民主和谐
人际沟通愉悦畅快
教学资源利用更为多样化
课堂师生关系日益亲密
课堂日益生态化
没有变化
学生对课堂的评价
65.1% 69%
中学生认为课堂上人际沟通愉悦
畅快
小学生认为课堂上的教学资源更多样
化
(四)学校:教育管理产生系统变革
无人监考
教师认为卓越课堂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变
化
教师间形成了学习共同体
集体备课磨课 教师间更容易交流
• 创新了“基本式 +变式”的区域
模式思路
• 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
效整合
• 探索了“一案一包三单”(一案
:学习方案,一包:导学工具包
,三单:问题导读 -评价单、问
题生成 -评价单、问题训练 -评
价单)等教学工具的设计与研发
• 实现了从模式建构到文化变革、
从封闭控制到人文开放的课堂文
化转型。
《广东教育》
深圳南山:从课堂
出发,构建卓越教
育殿堂
二、做法与成效
存在的问题
在“六学”课堂基本式的指导下,如何更有效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
2
3
三、问题与展望:南山的反
思
如何帮助教师走出教学模式对行为的限制,自觉运用课堂关键元素,
特别是如何加强教师对课堂文化的积淀和理解?
如何科学评价我们的课堂教学变革?
未来的展望
1
三、问题与展望:南山的反
思
以卓越教育理念为引领,
深度推进课堂教学变革。
未来的展望
以教育云服务为载体,
全面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
。
2
三、问题与展望:南山的反
思
未来的展望
3
三、问题与展望:南山的反
思
以教育国际化为目标,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
http://www.ns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