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寓言(教师专业成长)
士兵和骡子
亚历山大帝在一次行军途中休息的时候,他的牵马的士兵愁眉苦脸的对他说:
大帝啊,我已经跟了你十年了,但是到现在还只是一个士兵,从来没有得到提拔。
亚历山大指了指旁边的一头骡子说:看见没有?这头骡子跟了我 20年,它还是一头
骡子。
许多老师从教多年了,可是,他的工作只是第一年的重复,与第一年参
加工作比较,他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成长和变化。
公孙与驴子
2500年前,伊索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老公公带着孙子。牵着一头驴子.准备进入市场去卖掉。
走了一段路,那位老公公听到有个路人说:“这两人,放着驴子不坐.真
是傻瓜!”二人听后觉得有点道理。公孙两人便一起骑上驴背.继续行程。
走了不久,又遇到一名路人,那路人指着他们说:“这爷俩真是没人性,
两人压得驴于要死了 。”
听了路人这么一说,那老公公赶忙下来,让孙子一人骑在驴背上,自己牵
着驴子步行。
过了不久,经过一间茶楼,茶楼外站着一名妇女。那妇女说道:“这是什
么时代啊,这个小孩这样不懂事,自己享受,让老人家走路。”
老人听了觉得那名妇女说得很有道理,便吩咐孙子下来.让他坐上去。
走着走着.来到一条热闹的街坊.那里有三五个妇女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唉,这个老人怎么这样没有良心,自己享受,让小孩受苦。”
听后,那老人脸红了。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怎样才是对的 呢?”
最后,那公孙二人向人们了一条大绳与一根长棍,将驴中四脚绑上两人抬
到市场去。
在教育话语纷呈的今天,教师如何做“自己”,如何不让自己迷失在众多
的教育言论中?
丢宝石下海
有个年轻人,想发财想到几乎发疯的地步。每每听到哪里有财路他便不辞劳
苦地去寻找。有一天,他听说附近深山中有位白发老人,若有缘与他见面,则有
求必应,肯定不会空手而归。
于是,那年轻人便连夜收拾行李,赶上山去。
他在那儿苦等数天,终于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老人,他向老者请求,赐珠
宝给他。
老人便告诉他说:“每天清晨,太阳未东升时,你到村外的沙滩上寻找一
粒‘心愿石’。其他石头是冷的,而那颗‘心愿石’却与众不同,握在手里,你
会感到很温暖而且会发光。一旦你寻到那颗‘心愿石’后,你所祈愿的东西都可
以实现了!”
于是,每天清晨,那青年人便在海滩上捡视石头,一发觉不温暖又不发光
的,他便丢下海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那青年在沙滩上寻找了大半年;始终
也没找到温暖发光的“心愿石”。
有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在沙滩开始捡石头。一发觉不是“心愿石”,他便
丢下海去。一颗、两颗、三颗……
突然,青年人“哇……”地哭了起来,因为他刚才习惯地将那颗石头丢下
大海后,才发觉它是温暖而发光的“心愿石”。
日复一日地重复教育教学工作,你是否也是渐渐变得失去感觉?对许多值
得思考的教育现象,对尚可塑造的学生会,都习惯性地把它丢出去?
和尚撞钟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
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
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
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
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
深沉、悠远。”
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
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
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
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学校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
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
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简单明了,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
意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