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2:39:09
[转发]溶解现象(习题集) 高一.doc(299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第 11 页
第 12 页
第 13 页
第 14 页
第 15 页
第 16 页
0 0 类别 : 试卷
第 6 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把下列物质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冰加到水中 B.植物油加到水中 C.碘加入酒精中 D.面粉加到水中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3.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 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 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 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 4.洗涤剂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 ( ) A.可溶解于水 B. 可以溶解油污 C.有乳化功能 D. 可以稀释油污 5.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 ) A.蔗糖溶液 B.食盐溶液 C.酒精溶液 D.硝酸钾晶体 6.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 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7.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经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B.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 C.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 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 8.一装有水的烧杯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向烧杯中加入少量食盐固体,则小球将 A.上浮 B.下沉 C.不变 D.无法判断 ( ) 二、填空题 1.将少量①味精 ②酒精 ③面粉 ④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会出现沉淀的 是 ,液体出现分层的是 ,均一、稳定的是 。 2.FeCl3溶液是 色的,FeCl2溶液是 色的,CuSO4溶液是 色的,KMnO4 溶液是 色的,NaCl溶液是 色的。 3.大量实验表明,固体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沸点比纯水的 ,凝固点比纯水的 。这一性质常为人们利用。例如,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以防 止水箱中的水 ;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 。 4.某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 ,所以这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够 。 5.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的功能,它能 使植物油 而不 。 6.日常生活中腌制咸蛋时常用大颗粒的粗盐,欲使其快速溶解,经常采用下列方法: 、 、 。 三、简答题 1.为什么用湿手触摸电器设备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2.为什么盛着水的水缸冬季在室外会冻裂,而腌着咸菜的水缸在室外安全过冬? 3.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不易将鸡蛋煮熟。你有办法将鸡蛋煮熟吗? 4.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请回答:常温下,一 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四、实验题 1.小英在家做溶液导电性实验,家中备有:食盐溶液、碳酸钠(纯碱)溶液、食醋、酒精溶液、 糖水,其他的器材均取材于日常用品或废弃物……这次家庭小实验她成功了。试回答: ⑴小英做实验用到的器材是 ; ⑵小英得出的结论是 。 2.厨房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和蔗糖,请你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区分。 新课标 2008届九年级化学系列练习卷(二十九) 第 6 章 溶解现象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均可 2.2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 ( ) A. 1∶4∶5 B. 5∶4∶1 C. 4∶1∶5 D. 20∶80∶100 3.用 60%的酒精溶液 A与 25%的酒精溶液 B配成 45%的酒精溶液,则 A、B溶液的质量比( ) A. 1∶2 B. 2∶1 C. 4∶3 D. 3∶1 4.某电动车厂生产电瓶时,需将50 k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溶液,需蒸馏水的质量为 A.450 kg B.440 kg C.490 kg D.460 kg ( ) 5.欲使 100g10%氯化钾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 20%,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蒸发45g水 B.取出50g溶液 C.蒸发50g水 D.加入10g氯化钾 6.将浓度为38%、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稀释成10%稀盐酸,需用到 ( ) 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 B.量筒、漏斗、烧杯.胶头滴管 C.量筒、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 D.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 7.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 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 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 是 (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8.在常温下,向 100g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5g硝酸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的溶质质 量分数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9.将 200g 含水 99%的食盐溶液的含水量变为 98%,应蒸发掉水 ( ) A.1g B.2g C.50g D.100g 1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二、填空题 1.填表 溶液名称 氢氧化钠 稀硫酸 澄清石灰水 碘酒 盐酸 酒精的水溶液 溶质名称 溶剂名称 2.溶液质量分数是表示 的一种方法,其数学意义是 之 比。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其 20%表示的含义就是每 g氯化钠溶液中 含有氯化钠 g。 3.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 1000g生理盐水给某病人 输液,则有 克氯化钠和 克水进入病人体内。 4.现有24%的硝酸钾溶液、2%的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和水,请选用上述不同物质配制 10% 的硝酸钾溶液,将用量的最简整数比填入下表中相应的位置。 24%的硝酸钾溶液 2%的硝酸钾溶液 硝酸钾固体 水 示例 4 7 方案 1 方案 2 方案 3 三、实验题 1.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 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⑴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 ________;②_________ ___________;③______ ______________。 ⑵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 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 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 三点):   ①__________ __________;②__________ __________;③_____ ______________ _。 四、计算题 1.下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的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⑴欲配制 100g溶质质量分数 14.6%的稀盐酸,需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⑵取上述配制得到的足量的稀盐酸与 6.5g锌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新课标 2008届九年级化学系列练习卷(三十) 第 6 章 溶解现象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 A.浓溶液 B.稀溶液 C.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40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4℃时,溶质 N的饱和溶液120g中含N 20g,所以4℃时,溶质 N的溶解度为20g C.一定温度下,物质 M的饱和溶液 100g中含 M物质 30g,则物质 M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 30g D.20℃时,50g水中溶有溶质 P 20g,则物质 P在20℃时的溶解度为40g 3.将 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液质量不变 D.有 KNO3晶体析出 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 KNO3晶体 B.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饱和溶液不蒸发溶剂而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只要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D、降温时,饱和溶液肯定不析出晶体 6.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坑,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定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 度 下 , 发 现 倒 出 的 溶 液 还 能 溶 解 少 量 的 食 盐 , 这 说 明 倒 出 的 溶 液 ( )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盐酸(分析纯) 化学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8g/cm3 质量分数:36% 7.60℃时,KNO3的溶解度为 110g。在60℃时,将 60gKNO3投入 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 液的质量分数是 ( ) A.54.5% B.37.5% C.52.4% D.47.5% 8.m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溶 质 质 量 分 数 ( a% ) 与 时 间 ( t ) 的 变 化 关 系 可 用 下 图 表 示 的 是 ( ) 二、填空题 1.欲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 。 2.在下列叙述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宜分离操作的编号: A.蒸发结晶法 B.降温结晶法 C.过滤法; ⑴食盐水中混有泥沙,欲从中分离出食盐,应先 再 ; ⑵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用 ; ⑶食盐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应用 ; ⑷欲从含有泥沙的水里得到较纯净的水,应用 ; 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⑴图中B点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 t3℃时,每 100g溶剂和 S1 g溶质 形成不饱和溶液。A点的意义: 。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 ⑵若 A、B两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加20克水,A点 的溶解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A、B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前者大”、“后者大”或“相等”)。 ⑶当温度降低时,A点变动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原来比较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⑷若使 M点的(100+S1)g溶液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至 ℃;增加溶质 g 和 。 三、简答题 1.夏天来临,同学们又可以畅饮汽水了。在购买和贮存玻璃瓶汽水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1)不要在阳光下曝晒;(2)不要长时间贮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解 释。 四、计算题 1.一定温度下质量分数为 a%的硝酸钾溶液,将其分成两份,一份等温蒸发 10g水,得 0.5g 晶体;另一份等温蒸发12.5g水得1.5g晶体,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多少? 新课标 2008届九年级化学系列练习卷(三十一) 第 6 章 溶解现象 单元自测(A) 班级 学号 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溶解,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咖啡 B.白糖 C.麦片 D.香油 2.20℃时,向40g食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5g食盐,则在 20℃时,该食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 A.增大 B.不变 C.减少 D.无法确定 ( ) 3.下列工农业生产中的几个事例中,与乳化现象无关的是 ( ) A.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   B.化妆品的配制 C.石油的开采       D.硫酸铜溶液的配制 4.人们在高山上煮鸡蛋时,常在水中加一些食盐以使鸡蛋快些煮熟,这是由于固体溶于水, 往往使 溶液 ( ) A.密度变大 B.凝固点下降 C.沸点升高 D.沸点降低 5.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 中,就 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生石灰 6.将 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温度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7.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在下列情况下能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 A.恒温蒸发掉 20g水 B.恒温加入少量的硝酸钾 C.降温到10℃ D.升温到25℃ 8.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9.有 100g10%的KNO3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 20%,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增加 10gKNO3固体 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减少一半溶剂 D.蒸发掉的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 10.t℃时,向一支盛有 0.l克熟石灰的试管内加人 10ml水,充分振荡,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 溶解 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0.1克 B.溶液是 t℃时的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 1%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12.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 只有扑热息痛滴剂。对于一个 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 6 mL(见下图)。则使 用多少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了 6 mL用量的糖浆 ( ) A.3 mL B.6mL C.9mL D.12mL 1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降低温度可以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 t℃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 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D.t℃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甲>乙>丙 14.往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一定量NaCl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晶体,搅拌后完全溶解,则氯 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化为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5.在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4%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 120g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降低一半,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 A.14.4g B.28.8g C.120g D.240g 16.20℃时将某KN03溶液 129g恒温蒸发水分,第一次蒸发 10g水,析出 2g晶体;第二次蒸发 10g 水,又析出 3g晶体;第三次蒸发 l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 ( ) A.=3g B.>3g C.≤3g D.≥3g 17.10℃时,50g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g,则甲乙两 物质 的溶解度是 ( )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比较 18.甲醇的化学式是 CH3OH ,某甲醇的水溶液中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 则该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A. 52.9% B. 64% C. 47.1% D. 50% 二、填空题 1.将少量的①粉笔灰、②煤油、③食盐晶体、④硫酸铜晶体、⑤高锰酸钾晶体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 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填编号,下同) ,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 。 2.小刚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物质在温度为 t2℃时的溶解度是 ; 温度为 t1℃时,A物质与 B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 “不相等”或“不能比较”); (2)固体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要将他们加以分离,可以采用的 方法是 ; (3)使A的不饱和溶液(已接近饱和)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 措施是① ; ② ; ③ 。 ⑷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据此我认为右图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从括号中选取适当的词语,填在下列横线上(蒸发、分解、溶解、过滤、结晶) (1)将蔗糖放入水中搅拌,蔗糖固体会 。 (2)将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锰分离出来用 方法。 (3)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用 方法。 (4)将热的硫酸铜溶液静置并慢慢降温,得到硫酸铜晶体的过程是 过程。 4.用“>” “<” “=”填空 (1)50ml酒精与 50ml水混合后体积 100ml (2)5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3)20℃时4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 140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4)20℃时 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20℃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1.6%。 5.在 80g质量分数为15%硝酸钠溶液里加入20g水或再溶解20g硝酸钠,则两种溶液中溶质 质量 分数分别为 和 。 6.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右图反映了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右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是 。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右图中 区域 (选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 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 (3)生产上要配制 5000g10%的盐酸来清洗钢材,需 38%的盐酸(密度为 1.19g/cm3)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三、实验题 1.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上具有很大用途。 ⑴若中和反应需要60g 10%的 NaOH溶液,现提供 50g 20%的 NaOH溶液、40g 5%的 NaOH溶 液以及足够的 NaOH固体和水,请选用以上提供的药品设计两种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所 需的各种药品用量)填入下表中。 序 号 配制方案 举例 6g NaOH固体 和54g水 方案 1 方案 2 (2)下图是某学生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 60 g10%NaOH溶液的部分操作过程,该同学在 称量氢氧化钠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 量。 ① a操作中的错误是 。 ②下列操作中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字母)。 A.a操作中砝码和氢氧化钠放错盘 B.b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 使用 C.c操作中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0 mL D.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四、计算题 1.根据石图所示的市售浓硫酸的标签计算: 已知该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现要配制 10%的稀硫酸 2940g作为钢铁表面的酸洗液,需要浓硫酸______g,换算成 体积约为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整数);还需要水 (密度约为 1g/cm3)__________mL。 2.将 60℃时的100g某物质的溶液降温至 30℃,有17g该物质的 无水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求 60℃时的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新课标 2008届九年级化学系列练习卷(三十二) 500毫升 (约 920克) 硫 酸 Sulfuric acid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 98.0 本试剂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 有腐蚀性! 符合GB622-87 第六章 溶解现象 单元自测(B) 班级 学号 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S-32 Fe-56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脑黄金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脑黄金的化学式为 C25H51COOH。下列对脑 黄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中含有 80个原子 B、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3︰26︰1 3.走进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的体积很小 4.化学方程式 aCH4+bO2 cCO2+dH2O中化学计算数 b是 ( ) A、1 B、2 C、3 D、4 5.镍氢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镍氢电池的总 反应式 为:2NiO(OH) +H2 2Ni(OH)2。则Ni(OH)2中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4 B、+3 C、+2 D、+1 6.下列家庭用水习惯中,你认为既科学又经济的是: ( ) 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B、洗菜、淘米、洗衣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C、洗碗筷时不间段地冲洗 D、洗手、洗脸、刷牙不随时关龙头 7.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 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厨房洗涤剂具有溶解油污的作用 B、食盐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C、冰投入水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9.下列做法能够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是 ( ) A、自行车脏了用清水洗不及时擦干 B、切完瓜果蔬菜的菜刀搁着待下次用前再洗 C、搪瓷铁盘表面搪瓷脱落后用水冲洗 D、在铁栏杆上涂刷油漆 10.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熟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11.现有 20ºC时的硝酸钾钾饱和溶液 200克,下列操作能改变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 A、温度不变加入 10克硝酸钾 B、温度不变加 10克水 ( ) C、温度不变蒸发掉 10克水 D、将此饱和溶液升温 放电 充电 12.下列有关溶液(固体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B、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 C、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13.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 )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14.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温度 0℃ 20℃ 30℃ 50℃ 80℃ 甲 13.3g 31.6g 36.2g 85.8g 169g 乙 35.7g 36.0g 36.2g 36.5g 37.1g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 D、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用洗涤剂洗去试管壁上的植物油,是因为植物油溶于洗涤剂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会降低,是因为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C、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用水可以鉴别汽油和酒精 16.用 60%的酒精溶液A与 25%的酒精溶液 B配成 45%的酒精溶液,则A、B溶液的质量比 A、1∶2 B、2∶1 C、4∶3 D、3∶1 ( ) 17.欲使 80g 10%的食盐溶液变成 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将溶剂蒸发掉 36g B、将溶剂蒸发掉 40g C、加入 80g 10%的食盐溶液 D、加入 8g食盐 18.某物质(仅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在 t℃时,恒温蒸发掉 10g水,析出了 2g晶体,再恒温 蒸发 掉 10g水,又析出了 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溶液在 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比原溶液稀 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要小 二、填空题 1.根据下列要求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4个碳酸根离子 ; ② 3个甲烷分子 ; ③氧化铁中铁的化合价为+3价 ; ④石灰石的主要成份 ; ⑤人体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 ; ⑥水银 ; ⑦铁置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 2.夏天用来清凉散热、醒脑提神的清凉油,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 C10H20O)。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薄荷脑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m(C)∶m(H)∶m(O)= 。 3.物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方法。请你仿照 下表中的示例。找出O2,CH4、CO2、NH3 、C2H4(乙烯)五种气体之间的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 并排列出顺序,将答案填在下表中的空格内。 规律 排列顺序 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小到大 CH4、NH3、C2H4、O2、CO2 4.右图为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 ⑵曲线 a和 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⑶ 37℃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 40g a物质溶于 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5.从下列方法中选择适宜的方法,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用序号填空)。 A.蒸发结晶法 B.浓缩降温结晶法 C.溶解、过滤法 (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 (2)从实验室制O2的剩余物中分离出MnO2: 。 (3)从含少量NaCl的KNO3溶液中分离出KNO3: 。 6.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瓶盖时, 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 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有关。 7.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 28%的稀硫酸, 若用 1 L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 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 l g/cm3)的体积为 ,配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k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三、简答题 1.小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烧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让一个较大的塑料块浮在液面上,然后小 华让溶液冷却至室温(已知溶液的温度约为 60℃,室温为 20℃)。请你说出小华会看到的两个 现象,并用学过的理化知识解释。 四、计算题 1.有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硫酸 600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中共收集到 氢气 1.2g,求:(1)有多少克锌粉参加反应? (2)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已知NH4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溶解度/g 122 130 140 160 190 220 250 20℃时,把 70 g NH4NO3溶解在 50 g水中。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所得溶液是否饱和?(要求写出判断依据) (2)若上述溶液不饱和,用哪些方法可使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第 6 章 溶解现象 参考答案 第一节 一、选择题 1.C 2.A 3.D 4.C 5.B 6.A 7.B 8.A 二、填空题 1.③ ,④ ,①② 2.黄 ,浅绿色 ,蓝 ,紫红 ,无 。 3.高 ,低 ,结冰 ,融化 。 4.离子 ,导电 。 5.乳化 ,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聚集成大的油珠。 6.搅拌,加热溶解,研成粉末再溶解。 三、简答题 1.人手皮肤表面常因出汗而附着少量的食盐固体,手被水弄湿后,这些食盐溶于水生成自由 移动的 Na+和Cl-,增强了导电性,此时用湿手触摸电器设备就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2.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会使水缸胀裂。而腌着咸菜的水缸在室外安全过 冬,是因为溶解有食盐的溶液的凝固点要比纯水的低得多,而不会结冰。 3.可在水中加些食盐,使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可以用普通的锅将鸡蛋煮熟。或采用高压锅,也 可使水的沸点升高,而将鸡蛋煮熟。 4.不会。氯化钠注射液属于溶液,而溶液是均匀、稳定的。 四、实验题 1. (1)小灯泡、干电池、导线、废电池碳棒、玻璃棒。(2)食盐溶液、纯碱溶液、食醋能导电。 2. 方法一:各取少量固体品尝,甜的为蔗糖,咸的为食盐;方法二:各取少量固体分别溶于 水,测其导电性,导电的为食盐,不导电的为蔗糖。 第二节 一、选择题 1.D 2.A 3.C 4.B 5.C 6.C 7.B 8.B 9.D 10.A 二、填空题 1.略 2.溶液组成,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100, 20 3. 9 , 991 4. 24%的硝酸钾溶液 2%的硝酸钾溶液 硝酸钾固体 水 示例 方案 1 1 9 方案 2 5 7 方案 3 45 1 三、实验题 1.⑴①广口瓶塞放反了(或瓶塞放反了)②砝码和药物放反了③温度计用来搅拌    ⑵计算错误:①水算多了;②氯化钠算少了。称量氯化钠时操作错误如:③天平读数有误; ④氯化钠和砝码放反了;⑤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⑥天平未调零等。用量筒量取水 时 错误如:⑦水量多了(或取水读数时仰视)。⑧氯化钠中混有杂质。⑨烧杯中有水。其它答 案只要合理皆可。 四、计算题: 1.(1)34.4mL (2)0.2g 第三节 一、选择题 1.D 2.B 3.C 4.D 5.B 6.B 7.C 8.C 二、填空题 1.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 2.⑴ C , A ⑵ B ⑶ A ⑷ C 3.⑴表示该物质在 t2℃时,每 100g溶剂和 S2 g溶质形成饱和溶液。 W(B)==[S2/(100+S2)]×100% ⑵不变 ,前者大。 ⑶减小。 ⑷t1 ; S2-S1 蒸发溶剂。 三、筒答题 1.(1)在阳光照射下,瓶内的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少,从汽水中逸出,瓶内的压强骤 增,导致玻璃瓶爆裂;(2)冷冻时间过长,汽水结成冰,体积膨胀,使玻璃瓶破裂。 四、计算题: 1. 40g 《第六章 溶解现象》单元自测(A)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B 6.C 7.C 8.A 9.D 10.B 11.C 12.A 13.D 14.B 15.B 16.A 17.D 18.C 二、填空题 1.①、②;③ ;④ ;⑤ 。 2.(1)a g 相等; (2)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3)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降温。 ⑷ A 3.(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结晶 4.(1)< (2)< (3)< (4)< 5. 12% 32% 6.(1)饱和溶液既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2)Ⅲ 加入NaCl固体,至不再继续 溶解 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 (3)1105.7 三、实验题 1.(1)合理答案均可 (2)①氢氧化钠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② A B 四、计算题 1.300,163,2640. 2.33.6% 《第六章 溶解现象》单元自测(B) 一、选择题 1.D 2.B 3.A 4.B 5.C 6.B 7.C 8.D 9.D 10.B 11.B 12.C 13.D 14.D 15.D 16.C 17.B 18.A 二、填空题 1.略 2. 3 ,30∶5∶4 3.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 CH4、NH3、C2H4、O2、CO2 每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由少到多 O2、CO2、NH3、CH4、C2H4 4.⑴增大 ⑵ 60℃时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 52g ⑶30 ,不饱和 5.(1)A (2)C (3)B 6.压强 温度 7. 4.6L , 6.4kg 三、简答题 1.小华会看到有KNO3晶体析出。因为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KNO3的溶解度 越小,所以随着温度降低,会有KNO3晶体析出。小华还会看到塑料块浸入溶液中的体积增 大。因为冷却后有KNO3晶体析出,故冷却后烧杯内溶液密度减小,塑料块会逐渐的下沉, 塑料块浸入溶液中的体积会增大。 四、计算题 1.⑴39g ⑵9.8% ⑶15.1% 2.(1)不饱和溶液。 (2)可用下面三种方法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①加入溶质。需加入 NH4NO3的质量为: 25 g ②蒸发溶剂。需蒸发溶剂: 13.16 g ③降低温度。降温到10℃。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3:17:2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