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2:39:13
[转发]2008江苏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高一.doc(1.34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试卷
泰州市二○○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二部分 合计 初计分人 复计分人 题号 三 四 五 六 得分 请注意: l.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 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 2B铅笔将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 小框内。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1-35.5 Ca-40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8分) 请注意:你必须将所选答案用 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本题包括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烟花燃放 B.百炼成钢 C.米酿成醋 D.美酒飘香 2.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可燃性 D.延展性 3.下列物质中,被称为理想“绿色能源”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无烟煤 D.石油 4.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中,纯度最高的是 A.河水 B.海水 C.自来水 D.蒸馏水 5.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图标中,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 6.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中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质子数 7.下列食物中,不能转化为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是 A.淀粉 B.葡萄糖 C.食盐 D.油脂 8.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成分或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 A.石灰石、大理石 B.纯碱、小苏打 C.生石灰、消石灰 D.干冰、冰 9.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浇灌盐碱地的植物,其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 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 10.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 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 可能是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11.卫生部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从 2008年 6月 1日起 施行。新标准规定,食品 添加剂是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加入的对 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危害的物质。下列食品的处理方法不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 是 A.凉拌干丝时滴入少许麻油 B.在煲好的骨头汤中放入适量加碘食盐 C.用甲醛溶液保鲜鱿鱼 D.食用蟹黄汤包时蘸上香醋 1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B.硫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H2SO4 = 2H+ + SO42- C.葡萄糖的化学式:C2H6O D.镁和盐酸的化学反应式:mg + 2HCl = mgcl2 + H2↑ 13.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 事故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 稀酸飞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 误服氯化钡溶液 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 D 碱液泼在衣服上 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液滴在湿润的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试液的 pH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变为蓝色 C.向蛋清溶液中滴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D.碘水滴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 15.“绿色化学”是 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要求从根本上杜绝污染。它包括“原料 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品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原 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物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 要求的是 A.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B.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C.制取碳酸氢铵:CO2+H2O+NH3=NH4HCO3 D.制取氨气:(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二、(本题包括 4小题,每小题 2分,共 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 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 给 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 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分。) 16.“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灾区部分水源严重污染,为保障当地群众饮水安全,需 要消毒杀菌。有关卫生防疫部门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有:优氯净 (C3O3N3Cl2Na)、二氧化氯 (C1O2)、“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消毒杀菌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C3O3N3Cl2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32.5 C.C3O3N3Cl2Na中 C、N、O元素的质量比为 6 :7:8 D.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比NaClO和 C3O3N3Cl2Na的都大 1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 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木炭粉(CuO) 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CO(CO2) NaOH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C CaO(CaCO3) 水 过滤、烘干 D NaCl(Na2 CO3) Ca(NO3)2溶液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8.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的是  A      B      C           D 19.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 循环体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化学能可 以转化为机械能;④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⑤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⑥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A.①②③ 8.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62分) 三、(本题包括 5小题,共 20分) 20.(5分)在下列空格上填写适当的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 硅原子_________;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亚铁离子___________; n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分)请用短线将下图中左右对应的关系连接起来。 概念间关系           基本概念                                  22.(4分)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现有反应:① Zn+CuCl2=ZnCl2+Cu; ② Cu+2AgNO3=Cu(NO3)2+2Ag; ⑧ Cl2+2NaBr=2NaCl+Br2; ④Br2+2NaI=2Na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 —————————————————————————————————————。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______。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Cl2、Br2、I2三种非金属 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请你按照下列要求各写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得分 评卷人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上述三种反应类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4分)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 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 入 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 “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 A、B两种物质的饱和 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 A________B。 (填写 “>”、“<”或“=”,下同) (3)将 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200g,降 温至 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 (4)将 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200g,升 温至 t1℃,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 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四、(本题包括 3小题,共 24分) 25.(4分)下图是小梅配制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mL(10mL或 50mL或 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序号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得分 评卷人 (1)实验室制取 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实验室收集 CO2可用_________装 置;若要除去 CO2中混有的 HCl气体,得到纯净的 CO2,应在收集装置前连接两个相同 的________装置,并在第一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_________(从NaHCO3溶液、NaOH溶液、 石灰水中选择一个)除去HCl,第二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____________除去水蒸气。 (2)实验室用 CO和H2的混合气体还原 Fe2O3时,可选用_____________装置;若要设计一 套连续装置,检验并吸收反应后的气态产物(100℃以上),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先通过装 有 _________的装置,后通过装有__________的装置,再通过装有_________的 h装置; 剩余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Fe2O3+3 H22Fe+3H2O; CuSO4(白色)+5H2O=CuSO4·5H2O(蓝色)] 27.(10分)实验室有一保管不当的试剂瓶,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已知它是 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无机试剂。小宏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 进行验证,有关内容见下表: 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猜想一:可能是 氢氧化钠溶液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滴入两 滴酚酞试液。 若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则猜想成立。 若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不成 立。 猜想二:?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先滴入适量的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然后滴入硝酸银溶液。 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 沉淀,则猜想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同 则猜想不成立。 猜想三:?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先加入适量盐酸酸化,然后滴入氯化钡溶 液。 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 沉淀,则猜想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同 则猜想不成立。 请你参与这一探究活动,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宏的猜想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猜想成立,则产生沉 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宏的猜想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猜想成立,则产生沉 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宏同学对猜想一所描述的实验现象和作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小宏的三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模仿上述过程,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 验证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入下表。 你补充的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五、(本题包括 2小题,共 l0分) 28.(6分)有甲、乙、丙、丁、戊、己等六种常见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 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发生反应,“→” 表示由某一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物质。已知: 甲和乙的溶液反应可用于工业制取氢氧化钠;丁的溶液呈蓝色;乙和丁的溶液混合可配 制果树杀菌剂波尔多液;丙溶液分别和戊、己反应都只生成丁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甲与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与戊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戊受热分解为己和另一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4分)化学是分子、原子层面上认识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 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与人文知识有密切联系。例如,我国 一些成语中就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原理。请从化学视角对题中的成语进行解释或辨析。[A、B 两题中任选一题。如果两题 都答。只以 A 题记分] A题:“杯水车薪”和“釜底抽薪” 成语词典的解释: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柴火,比喻无济于事。 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杯水车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釜底抽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得分 评卷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题:“沙里淘金”和“点石成金” 成语词典的解释: 沙里淘金——从沙石中筛选黄金,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 低。点石成金——石头经“点化”变成了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 的事物。 沙里淘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石成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共 8分) 30.2008年 5月 26日上午,北京奥运圣火在我市传递。奥运祥云火炬在工艺上采用了高 品质的铝合金外壳和中空塑件设计。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铝合金材料中的铝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的: 2A12O3(熔融) 4Al+3O2↑。其中,冰晶石作熔剂,可使Al2O3更易离解成自由离子。 冰晶石的化学式为Na3AlF6,则其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 C3H8),它与甲烷(CH4)、丁烷(C4H10)属于同一系列 的有机物——烷烃。烷烃系列中还有戊烷(C5H12)、己烷(C6H14)等许多物质。根据上述几种烷 烃的化学式与名称,可知分子中含两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所有烷烃 中含氢量最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丙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 CO2气体,通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的沉淀与通 入 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产生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g,请计算原石灰 水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已知: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易溶于水] 得分 评卷人 电解 冰晶石 泰州市二○○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8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A D A D C A B D C B D A C 二、 题号 16 17 18 19 答案 B AB AD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62分) 注:方程式不配平或缺少必要的反应条件均不给分 三、(本题包括 5小题,共 20分) 20.(每空 l分,共 5分)Si、P2O5、Fe2+、n个氮分子、3个硝酸根离子。 21.(每一条线 l分,共 3分)答案略。 22.(每空 l分,共 4分) (1)置换;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只要表示“化合价有变化”的意思就可以给分, 如写“有变化”或写“氧化还原反应”都可得分) (2)Zn、Cu、Ag(或锌、铜、银);Cl2、Br2、I2(或氯、溴、碘或写“Cl、Br、I”也给分) 23.(每空 l分,共 4分) (1)H2CO3=H2O+CO2↑或 2H2O2    2H2O+O2↑ (2)2H2+O2    2H2O (3)NaOH+HCl=NaCl+H2O (4)CH4+2O2    2H2O+CO2    或H2+CuOH2O+Cu (本题各小题其他答案只要合理、规范便可得分。其他方面都正确,但化学用语书写明显不 规范者,如: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气体符号、沉淀符号标注错误或漏标,本题累计再扣 1 分) 24.(每空 l分,共 4分) (1)B;(2) =;(3)>;(4) >。 四、(本题包括 3小题,共 24分) 25.(每空 l分,共 4分) (1)玻璃棒;(2)装置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3)100;(d)④②①⑤③。 26.(每空 l分,共 10分) (1)a;c;d,碳酸氢钠(或NaHCO3),浓硫酸(或浓H2SO4)。 (2)g;无水硫酸铜(或硫酸铜或 CuSO4),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氧化钙或生 石灰或碱石灰(只要答对一个即可得分,答“氢氧化钠固体”也给分): 收集再利用(或收集或点燃除去,其他合理也行)。 27.(共 10分) (1)可能是氯化钠溶液;NaCl+AgNO3=AgCl↓+NaNO3(每空 l分,共 2分) (2)可能是硫酸钠溶液:Na2SO4+BaCl2=BaSO4↓+2NaCl(每空 l分,共 2分) (3)(共 2分)不正确(1分);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氢氧化钠,如碳酸钠等。(1分) (4)(共 4分) 你补充的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或者碳酸氢钠溶 液)等(1分)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滴入适 量的稀硫酸。(1分) 若能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猜想成立。(1分) 若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不成立。(1分) 说明:本小题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均可分步给分。 五(本题包括 2小题,共 l0分) 28.(每空 l分,共 6分) (1)Na2CO3、Ca(OH)2、CuSO4 (2)①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 Cu(OH)2+H2SO4=CuSO4+2H2O; ③ Cu(OH)2CuO+H2O。 29.(A、B两题任选一题,若两题都答,只以A题计分,共 4分) MnO2 点燃 点燃 A题:“杯水车薪”和“釜底抽薪”(每个成语 2分,共 4分)) 答案要点: 杯水车薪: 虽然是水火不容,但用量太少而无济于事,既不能覆盖柴火使其隔绝空气,也不能使 温度迅速下降到着火点以下,也就不能灭火了。(答全或只答“不能使温度迅速下降到柴火 或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均可得 2分,答其他要点的只得 1分。如笼统同答“不符合灭火 原理”等)。 釜底抽薪: 使得炉内没有了可燃物,即可燃物与炉内助燃物分离,导致“釜”下之火熄灭。 (2分) B题:“沙里淘金”利“点石成金” (每个成语 2分,共 4分) 答案要点: 沙里淘金: 利用黄金的物理性质(很大密度、不溶于水、金属光泽)进行工作。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过程。这也和黄金稳定的化学性质有关或它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答出其中 2点就得 2分) 点石成金: 要点一:如果石头中原来含有金元素,经过“点化”是可以变成金子的。 要点二:如果石头中没有金元素,用化学方法“点化”是不可能得到金子的,因为化 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 要点三:如果这里的金不只是指狭义的“黄金”而是指的金属,那么,有些石头(金属 矿物)是能够经化学方法冶炼(点化)成金属单质的,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上述 3个要点 只要答对其一就可得 2分) 六(共 8分) 30.(计算过程中未代入单位,不扣分;每小题关系式 1分,结果 l分) (1)-1 (1分) (2)C2H6,甲烷(或 CH4) (每空 l分,共 2分) (3)C3H8+5O2些弩 CO2+4H2O (1分) (4) 10 1分 解:没原石灰水中所含溶质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x,则有 CO2+Ca(OH)2=CaCO3↓+H2O           1分    74    100 x 10g 74:100=x:10g 1分 解之得 x=7.4g 答:原石灰水中所含溶质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7.4g。 1分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3:17:1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