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2:39:18
[再加工]滑轮的应用 八年级.doc(47.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初二物理教案 主备人:王霞 编号: 教 学 过 程 环 节 知识 点 教学活动 估时 整改意见 课 题 第二节滑轮的应用 课 时 总 1 课时 课型:新授 整改意见 第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3.会根据要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重 点 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点及滑轮组的作用 难 点 确定滑轮组承担生物的绳子的股数 教 具 定滑轮 2个、动滑轮 2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 200g2个,50g4个、细 绳约 2米 学法 教法 实验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分析法 板 书 设 计 定 滑 轮 动 滑 轮 滑 轮 组 滑 轮 的 应 用 复 习 引 入 师 生 互 动 探 究 新 知 杠杆的 平衡条 件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1. 复习引入:有一个经典故事说:一个和尚小吃,两 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之所以三个和尚 没水吃,主要是平均主义思想在作怪,谁都不愿多付出, 怕吃亏,那么要大家公平,又能有水吃,你能否借助物 理方法给与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如 何简单的方法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 2. 定滑轮: 1.讲授: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齿轮,根据 要使用的情况可有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在日常生活, 生产中,滑轮作为一种简单机械有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阅 读一下此实验图 9-14并总结得出结论? 2.(学生阅读并认真思考)之后(学生回答:不省力,只能使力 的方向变化)。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比如向上提物 体时,力的方向朝上,通过定滑轮就可以向下用力,这一点 在一些场景中特别重要。例如升国旗时。 3.练习“伴你探究”2题提示学生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注重 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动滑轮 1. 演示课本 159的图 9-16实验人,请同学们分析讨论此实 验的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动滑轮的使用能使力的大 小变化,能省一半的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 教师要学生再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讨论此实 验的结论,说出其中的道理。 3. 练习“伴你探究”“动滑轮”1.2.题提示学生从受力分析 的角度考虑。 三.滑轮组: 1. 讲授: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使用滑轮 组不仅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省力 的多少由滑轮的组合形式和绳方法共同决定,对于由一 根绳子的滑轮组,其平衡时动力(F1)与阻力(F2)之间的关系 是 F1= F2/n其中为承担生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确定 滑轮组承担生物的绳子的股数,及滑轮组省力情况,关 键是确定股数的数值, 5min 5 min 5 min 5 min 教 学 过 程 环 节 知识点 教学活动 估时 整改意见 师 生 互 动 探 究 新 知 课 堂 小 结 引 起 思 考 作 业 定滑轮和动滑轮 及滑轮组 小结 作业 确定的数值的简单的方法是:设想在动滑轮和定 滑轮之间有一条线将它们隔开,此时数一数动滑 轮一边的相连的绳子的个数 n,这就是为承担生物 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个数 n 。 2. 使用滑轮组提升生物时,生物上升的高度 h和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和关系是 s=nh。请同 学们分析讨论,总结使用滑轮组提升生物时的 省力的特点。 让学生分析探究“开放作业”1、2、3、7。四.巩固练 习: 1.使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生物, 如图 9-1所示,如果不计滑轮磨擦,拉力最大不超 过 60 N,而动滑轮的重 10 N,那么请同学们思考 被提起的重物最大不能超过_____N学生讨论并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让学生分析如何简 单的方法对于由一根绳子的滑轮组提起生物的方 法,有没有最好的方法,让学生认真思考,然后 总结本节所学。 能力提高: “学习与探究”科学.技术.社会中的第一题到第三 题提示学生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分析,给与提示。 作业: 探究 681.3.5.11. 2.复习本节 3.完成探究其它部分 6 min 7 min 9 min 3 min 教 后 小 结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3:17:1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