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2:39:20
[转发]培养学生的贡献意识 七年级.doc(27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培养学生的贡献意识 刘祖军 教师从教之日,便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操作技能技巧,更要求教 师具备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下的角色转换,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 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 孩子是否要有贡献意识,答案应是“肯定的”。因为贡献意识能把孩子的各种特长与基本素 质转化成贡献能力,形成强劲的社会竞争力,这是衡量孩子是否能够成为栋梁之材的基本 标准之一。倘若我们从启蒙教育起,强化孩子的贡献欲望与贡献能力方面的教育培训,便可 以极大地提升孩子的综合竞争能力。教师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贡献意识呢? 一` 树立正确的贡献观念。贡献不等同与努力。贡献是用可实现的社会价值来度量的;而 努力与创造的价值并无直接联系。那句“结果怎样并不重要,只要努力了就行。”是背离社 会竞争原则的,因为竞争社会只承认有价值的贡献。所以,教师应让孩子树立这样的观念: “当你走上社会,有机会承担一个重要工作或者重要职位时,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意识,机 会只有一次,必须成功,否则你的竞争对手将会胜出。”倘若我们把对孩子的教育仅局限在 孩子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是难以保证孩子在竞争社会中取得成功的,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努 力与付出也将难以保证实现其价值。 二`强化对环境负责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 和让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 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父母,教师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意识如何,对孩子来说 也是一面镜子。从一定角度来说,父母,教师的贡献意识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贡献意识。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经常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示范,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3:17:1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