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2:39:28
修辞 高一.ppt(247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课件
修 辞 在笔记本上写出你所了解的 修辞手法。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在笔记本上写出你所了解的 修辞手法。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在笔记本上写出你所了解的 修辞手法。 中考对修辞手法要求: “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予以 识别,理解其表达作用,并能初步 运用。”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在笔记本上写出你所了解的 修辞手法。 中考对修辞手法要求: “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予以 识别,理解其表达作用,并能初步 运用。”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在笔记本上写出你所了解的 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面 中考对修辞手法要求: “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予以 识别,理解其表达作用,并能初步 运用。”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在笔记本上写出你所了解的 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面 1、判定类型 中考对修辞手法要求: “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予以 识别,理解其表达作用,并能初步 运用。”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在笔记本上写出你所了解的 修辞手法。 中考对修辞手法要求: “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予以 识别,理解其表达作用,并能初步 运用。”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在笔记本上写出你所了解的 修辞手法。 3、仿照造句 中考对修辞手法要求: “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予以 识别,理解其表达作用,并能初步 运用。”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在笔记本上写出你所了解的 修辞手法。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中考对修辞手法要求: “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予以 识别,理解其表达作用,并能初步 运用。”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在笔记本上写出你所了解的 修辞手法。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 中考对修辞手法要求: “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予以 识别,理解其表达作用,并能初步 运用。”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 8 种修辞手法含义: 比喻:描写事物或论说道理时,用 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 道理来打比方,这就是比喻。 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 被打比方的事物叫本体,联 系本体与喻体的词叫喻词。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 以人的语言行动或思想感情。 夸张:为更鲜明,突出表现某一事 物,而对事物作“言过其实” 的夸大或缩小的描述。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 排比:把一连串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短语 或句子接连说出来。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 对句子或词组来表达两个相 对或相近的意思。 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 语或句子一再出现。 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作 出回答。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 思。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 排比:把一连串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短语 或句子接连说出来。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 对句子或词组来表达两个相 对或相近的意思。 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 语或句子一再出现。 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作 出回答。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 思。 注意区 别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注意区 别 注意: 1、比喻的基本要求是本体与喻体 一定要有相似点,而本质上又要 有不相同点,两者之间没有相似 点,或者两者是同样性质的事物 都不能构成比喻。 例: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 虹。相似点 他长得像一位歌唱演员。 她的眼光还像生前那样明亮 他好象把这事忘了。 前面一大片树,像是一个村 庄。 像庐湖,像白头的富士山投 在湖里的倒影,一一都领略 过了。 那生动的一幕,仿佛就在眼 前。 (形状)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注意区 别 2、夸张例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大) 这县城只有巴掌大,谁不认识 谁呢?(缩小) 3、对偶与排比区别 ( 1)排比是三句以上连说, 对偶是两句连说。 ( 2)对偶要求字数相等,结 构一致,用字尽量避免重复;排 比则不限字数,用字不一定避免 重复,句式大体整齐即可。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注意区 别 2、夸张例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大) 这县城只有巴掌大,谁不认识 谁呢?(缩小) 3、对偶与排比区别 ( 1)排比是三句以上连说, 对偶是两句连说。 ( 2)对偶要求字数相等,结 构一致,用字尽量避免重复;排 比则不限字数,用字不一定避免 重复,句式大体整齐即可。 4、反复 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注意区 别 5、设问与反问 同:明知故问。 异:( 1)设问是自问自答, 有问有答,反问 一般不答。 ( 2)设问后都用问号, 反问则可用问号, 也可用感叹号。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注意区 别 判断下列各句属于何种修辞手法: 1、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 底的大海上燃烧。( )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 琴。( )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 4、君子兰兼有松树的遒劲 ,荷花 的 娇艳,文竹的清雅和水仙的 俊逸。 ( )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 舟。( )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注意区 别 6、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 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 地方 开辟出来的。( ) 7、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 8、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躺着 , 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 ,就 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 9、跟爸爸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 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 小溪 的水活泼的流过去,她喜欢 ;听 设问 反问 拟人、 比喻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注意区 别 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森林, 她喜 欢。( ) 排比、反复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注意区 别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注意区 别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 用)的基本思路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 用)的基本思路 修 辞 ( 1)用何修辞手 法( 2)该修辞手法一般 作用(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怎样 发挥 分析表达效果 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 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最后一次讲演》) 表达作用:表达了闻一多先生的 无比愤慨之情。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 用)的基本思路 修 辞 ( 1)用何修辞手 法( 2)该修辞手法一般 作用(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怎样 发挥 比喻:能使被描绘的事物更生 动, 更形象。 各种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表达强烈感 情,还可使句式整齐 节奏分 明,增强语言的旋律 美。 夸张:可以更鲜明、更突出地表现 某一事物。 拟人:让物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可 借以抒发感情或便于 激发感 情,增强感染力。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 用)的基本思路 修 辞 ( 1)用何修辞手 法( 2)该修辞手法一般 作用(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怎样 发挥 对偶:使句式对称,音节整齐匀称 , 节奏感强,还可使语 意凝炼 集中,概括力强,使 语言具 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 特殊的 表现力。 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强烈地表达 思想感情。 设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想 , 便于文章的自然展开 。 反复:加强语势,强调感情,突出 思想。(连续) 还可分清层次,加强 语言的 节奏感。(间隔)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 用)的基本思路 修 辞 ( 1)用何修辞手 法( 2)该修辞手法一般 作用(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怎样 发挥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 底的大海上燃烧。(《海燕》) 表达作用: 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乌 云地形状,象征黑暗势力的乌云在作 垂死挣扎,它反动气焰异常 嚣张, 预示着将要进行一场更为惨烈的战斗。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 用)的基本思路 修 辞 ( 1)用何修辞手 法( 2)该修辞手法一般 作用(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怎样 发挥3、仿照造句要求 ( 1)明确用什么修辞手法 ( 2)研究句子结构怎 样(注意 抓关键词语) ( 3)仿句必须集中反映 文段的整体内容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 用)的基本思路 修 辞 ( 1)用何修辞手 法( 2)该修辞手法一般 作用(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怎样 发挥3、仿照造句要求 ( 1)明确用什么修辞手法 ( 2)研究句子结构怎 样(注意 抓关键词语) ( 3)仿句必须集中反映 文段的整体内容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 用)的基本思路 修 辞 ( 1)用何修辞手 法( 2)该修辞手法一般 作用(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怎样 发挥 仿照造句 举例:根据下列划横线的文字,仿 写两个句子,喻体仍 然 为 “ 一棵树”,有首歌 叫《好大 一棵树》,我想,老 师是一 棵树,一棵青青 的树,他 在我们幼小的心灵 里埋下了 种子。 3、仿照造句要求 ( 1)明确用什么修辞手法 ( 2)研究句子结构怎 样(注意 抓关键词语) ( 3)仿句必须集中反映 文段的整体内容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 用)的基本思路 修 辞 ( 1)用何修辞手 法( 2)该修辞手法一般 作用(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怎样 发挥 造句:父亲是一棵树,一棵 的树, 他在我们稚嫩的肩 膀上撑起了 绿荫。 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 一般,那声音低低地,轻轻地,像 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3、仿照造句要求 ( 1)明确用什么修辞手法 ( 2)研究句子结构怎 样(注意 抓关键词语) ( 3)仿句必须集中反映 文段的整体内容 练习: 仿造下面的修辞手法,以“月亮” 开头,写一段话(不超过 46字) 母亲是一棵树,一棵 的树,她在我们纯真 的世界里 播下了希望。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 用)的基本思路 修 辞 ( 1)用何修辞手 法( 2)该修辞手法一般 作用(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怎样 发挥 3、仿照造句要求 ( 1)明确用什么修辞手法 ( 2)研究句子结构怎 样(注意 抓关键词语) ( 3)仿句必须集中反映 文段的整体内容 修 辞一、中考要求掌握的 8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 问二、修辞复习三大方 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用) 3、仿照造句 1、判定类型 明确含义 、 注意区 别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表达作用)的基本思 路 ( 1)用何修辞手 法( 2)该修辞手法一般 作用(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怎样 发挥3、仿照造句要求 ( 1)明确用什么修辞手法 ( 2)研究句子结构怎样(注意 抓关键 词语)( 3 仿句必须集中反映 文段的整体内容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3:17:0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