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2:39:33
[原创]珠海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三统一测试 高三.ppt(2.28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0 0 类别 : 课件
书 山 有 路 勤 为 径,学 海 无 崖 苦 作 舟 我们可以欺骗别人 却无法欺骗自己 ! 成功 = 艰苦的劳动 + 正确的方法 + 少 谈空话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 水! 励 志、勤 学、善 思、笃 行! 用微笑面对高考 , 用知识酿造未来 ! 2006 年 4 月 17 日星 期一 深圳南山分校高三数学组 倪 杰 珠海市 2005-2006学年度高三统一测试 数 学 试 题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 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 能答在试题卷上. 2.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 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至 2页.第Ⅱ卷 3至 8 页.共 150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分) 34 3V R球 参考公式: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 R表示球的半径) 男儿当自 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5分,共 50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 1lg 8 1 lg 23 1.已知 f(x3)=lgx,则 f(2)= ( A) lg2 ( B) lg8 ( C ) ( D) 2 2.直线 2x-y-2=0 绕它与 y轴的交点逆时针旋转 所得的直线方程是 ( A) -x+2y-4=0 ( B) x+2y-4=0 ( C) -x+2y+4=0 ( D) x+2y+4=0 3.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an}中,若 a2a9=9, 则 log3a1 +log3a2 +…+log3a10= ( A) 12 ( B) 10 ( C) 8 ( D) 2+log35 2 12  ba 42 a b b a 4.已知 0<a<b,且 a+b=1.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log2a>0 ( B ) ( C) log2a+ log2b<-2 ( D) ( D ) ( D ) ( B ) ( C ) 5.下面各函数中,值域为 [-2, 2]的是 ( A) f(x) =2 x-1 ( B) f(x)=log0. 5(x+11) ( C ) ( D) f(x)=x2(4-x2) 24( ) 1 xf x x    nm , 6 .已知两直线 m 、 n, 两平面 α 、 β ,且 下面有四个命题: 1 )若 α∥β ,则有 m⊥n ; 2 )若 m⊥n ,则有 α∥β ; 3 )若 m∥n ,则有 α⊥β ; 4 )若 α⊥β ,则有 m∥n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 B )1   ( C )2    ( D )3 3( , 2)2   3( , 2)2  ( , 2)2   ( , 2)2  7.函数 y=sinx的图象按向量 a平移后与函数 y=2- cosx的图象重合,则 a 是 ( A ) ( B ) ( C ) ( D)       sin cos2 y x 22 122  122  8.点 P( x, y )是曲线 ( α是参 数, α R∈ )上任意一点,则 P到直线 x-y+2=0的距离 的最小值为 ( A) 2 ( B ) ( C ) ( D) ( C ) ( C ) ( B ) ( C ) 6 62 64 68 9.正四面体的棱长为 2,它的外接球体积是 ( A ) ( B ) ( C ) ( D) 10.已知 f(x)=- x3- x, x [m,n],∈ 且 f(m) f(n)<0,则方 程 f(x)=0在区间 [m,n] 上 ( A )至少有三个实数根 ( B)至少有两个 ( C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 ( D)无实根 ( A ) ( C ) A B C D O O1 2 2 1 1 2 3 2 6OD= AO AD OD3 3 2 300 AO AO R3        ,, , 2 2 2 1 1 2 2 2 Rt O OD R OO OD 2 6 2 3 6R ( R) ( ) ,R3 3 2       V在中,, 正四面体的棱长为 2,它的外接球体积是 34 R 6 .3   R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把答案 填在题中横线上 .(填入准确值) 14 22  k yx11. 双曲线 的离心率 e= ,则 k=_____. 3212.已知向量 a、 b满足: |a|=3, |b|=4, a、 b的 夹角是 120°则 |a+2b|=_____. 13.平面内满足不等式组 1≤x+y≤3 —, 1≤x—y≤1, x≥0, y≥0 的所有点中,使目标函数 z=5x+4y取 得最大值的点的坐标是 __________.14.已知奇函数 f(x)满足: 1)定义在 R上; 2) f(x)<a(常数 a>0); 3)在 (0,+∞)上单调递增; 4)对任意一个小于 a的正数 d,存在一个自变量 x0,使 f(x0)>d.请写出一个这样的函数的解析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分) 请猜想: =____.( 2分)13 )(lim  n nnf n - 5 7 ( 2,1 ) 2 | |( ) 1 ax xf x x   3 a x y 0 ( 2,1) 2 arctan( ) a xf x   等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 . 解答应写出 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 0( ) , 0 a x xf x a x     12 )( x xf 15. (本小题满分 12分 ) 已知:函数 ( a>0).解不等式: 解: 1)当 x≤0 时,即解 , (2分 ) 12   x xa 02 2 2   x ax 即 , (4 分) 不等式恒成立,即 x≤0; (6分) 12 x a2)当 x>0 时,即解 , ( 8分) 即 ( 10分) ( 2) 02 x a x    因为 a+2>2,所以 0<x<2或 x>a+2. ( 11分)由 1)、 2 得原不等式解集为 {x|x<2或 x>a+2} ( 12分) )sin,sin3 3(),sin,(cos xxOQxxOP  OQOPxf )( OQOP  16. (本小题满分 12分 ) 已知向量 , 定义函数 1)求 f(x)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及相应的 x值;( 10分) 2) 当 时,求 x的值.( 2分 ).231) ( ) sin cos sin3f x x x x  解: (2分) 1 3 sin(2 )2 3 3x    ( 6 分) ( 4 分) 1 3 1 3( sin 2 cos 2 )2 3 2 2x x   22,T     ( 8 分) 5 ,12x k k Z    时( 9分) 1 32 3f(x)取最大值 ( 10 分) 2)当 OP⊥OQ 时, f(x)=0, 即当 ,6x k k k z    或 解得 (12分 ) 1 3 3sin(2 ) 0 sin(2 )2 3 3 3 2x x        (11分 ) 17. (本小题满分 14分 ) 已知四棱锥 P-ABCD( 如图所示 ) 的底面为正方形,点 A 是点 P 在底面 AC 上的射影, PA=AB=a, S 是 PC 上 一个动点. 1)求证: BD⊥PC ;( 4 分) 2)当△ SBD 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 , 求平面 SBD 与平 面 P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0 分) _S _D _C_B _A _P 1 )证明:连接 AC . PC在面 AC上的射影是 AC. 正方形 ABCD中 ,BDAC (3分 ) ∵ 点 A是点 P在底面 AC上的射影 (1分 ) ∴PA 面 AC (2分 ) ∴BDPC ( ? ) (4分 ) 2)解 : 连接 OS. BD∵ AC, BDPC, 又 AC、 PC是面 PAC上的两相交直线 , BD∴  面 PAC. (6分 ) ∵OS面 PAC, BD∴ OS. (7分 ) _S _D _C_B _A _P 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a, BD= ( 8分)2a ∴BSD的面积 ( 9分) 2 2 2BSD BD OS OS aS  g g OS的两个端点中, O是定点, S是动点. ∴ 当 S BSD△ 取得最小值时,OS取得最小值,即 OSPC ( 10分) ∵PCBD, OS、 BD是面 BSD中两相交直线, ∴PC 面 BSD. ( 12分)又 PC 面 PCD,∴面 BSD 面 PCD. ( ? ) ( 13分) ∴ 面 BSD与面 P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 90°. ( 14分) O 注:求有关角的时候,首先考虑特殊情况 ---- 垂直 . 2 1 t 18. (本小题满分 14分 ) 已知两定点A(-t,0)和B(t,0),t> 0S为一动点,SA与SB两直线的斜率乘积为 1)求动点S的轨迹C的方程,并指出它属于哪一 种常见曲线类型;( 7分) 2)当 t取何值时,曲线 C上存在两点 P、 Q关于 直线 x-y-1=0对称?( 7分) ( )( ) y x tx t    ( )y x tx t  1)解:设 S( x, y), SA斜率 = , SB 斜率 = , ( 2分) 由题意,得 , ( 4分) 2 1 ( )( ) y y x tx t x t t    g 2 2 2 1( )x y x tt     经整理得 (6分 ,未指 出 x的范围 , 扣 1分)点S的轨迹C为双曲线(除去两顶点). ( 7分) 2)解:假设 C上存在这样的两点 P( x1, y1)和 Q( x2, y2),则 PQ直线斜率为- 1,且P、Q的 中点在直线x-y-1=0上.设 PQ直线方程为: y=-x+b, 2 2 2 2 2 22 2 2 (1 ) 2 01 y x b t x t bx t b tx yt            由 (9分) 当 1-t2≠0时,>0,= (2bt2)2-4(1-t2)(-t2b2-t2) =4t2(b2+1-t2) 所以 t2<b2+1 , (*) ( 10 分) 其中 1-t2=0时,方程只有一个解,与假设不符. 2 1 2 2 2 1 t bx x t    2 1 2 22 1 x x t b t     1 2 22 1 y y b t    又 ,所以 代入 y=-x+b, 得 因为P、 Q中点 在 直线 y=-x+b上, 1 2 1 2( , )2 2 x x y y  2 2 2 1 01 1 t b b t t     2 1 1 bt b   所以有: ,整理得 ,(**) ( 11分)解(*)和(**)得-1<b<0 ,0<t< 1( 13分) 经检验,得:当t取(0 ,1)中任意一个值时,曲 线C上均存在两点关于直线x-y-1=0对称. ( 14分) 风雨兼程! 19. (本小题满分 14分 ) 一次国际乒乓球比赛中 , 甲、乙两位选手在决赛中相遇,根据以往经验,单局 比赛甲选手胜乙选手的概率为0.6 ,本场比赛采用 五局三胜制,即先胜三局的选手获胜 ,比赛结束.设 全局比赛相互间没有影响,令 ξ为本场比赛甲选手胜 乙选手的局数(不计甲负乙的局数) , 求 ξ的概率分 布和数学期望(精确到 0.0001)解:甲选手胜乙选手的局数作为随机变量 ξ,它的取 值共 有 0、 1、 2、 3四个值 . 1)当 ξ=0时 ,本场比赛共三局 , 甲选手连负三局 , P(ξ=0)=( 1-0.6) 3=0.064; (2 分 )2 当 ξ=1 时 , 本场比赛共四局 , 甲选手负第四局 , 且前三局中 , 甲胜一局 ,P(ξ=1)=C310.6 (1- 0.6)3=0.1152 ; (4 分 )3) 当 ξ=2 时 , 本场比赛共五局 , 甲选手负第五局 , 且前四局中 , 甲胜二局 , P(ξ=2)= C42 0.6 2(1-0.6)3=0.13824 ; (6 分 ) 4) 当 ξ=3 时 , 本场比赛共三局、或四局、或五局. 其中共赛三局时,甲连胜这三局;共赛四局时,第四 局甲胜,且前三局中甲胜两局;共赛五局时,第五局 甲胜,且前四局中甲胜两局;P(ξ= 3 )= 0.63 +C31(1-0.6)0.63 + C42(1-0.6)2 0.63 =0.68256 (8 分 )ξ 的概率分布列为 :(10分 ) ξ 0 1 2 3 P 0.064 0.1152 0.13824 0.68256 Eξ=0P(ξ=0)+ 1 P(ξ=1)+2 P(ξ=2)+3 P(ξ= 3 ) (12 分 )=00.064+10.1152+20.13824+30.68256=2.4 3926 2.4394. (14 分 ) 20. (本小题满分 14分 ) 数列 {an}的前 n项和为 Sn (n∈N+),点( an, Sn)在直线 y=2x-3n上 . ( 1)若数列 {an+c}成等比数列,求常数 c的值;( 5 分) ;( 2)求数列 {an}的通项公式;( 3分) ( 3)数列 {an}中是否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 列?若存在 ,请求出一组适合条件的项;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 6分)解 :( 1)由题意知 Sn=2an -3n 及 Sn+1=2an+1 -3(n +1)( 1分)得 an+1=2an +3 ( 3 分) ∴ an+1+3=2(an +3), 所以 c=3 ( 5 分) ( 2)因为 a1=S1=2a1-3, 所以 a1=3 ,由( 1)知 an +3=(a1 +3)2 n-1 ( 6分) an =3 2n -3, n N∈ + ( 8分) ( 3)设存在 S, P, r N∈ + 且 s<p<r使 as, ap , ar 成等差数列 , (9分 ) 所以 2 ap =as +ar ( 10 分) 即 2(3 2 p-3-)=(3 2 s-3)+(3 2 r-3) 2p+1 =2s +2 r , 2 p-s+1 =1+2 r-s (*) ( 12分 ) 因为 s、 p、 r N∈ + 且 s<p<r ,所以 2 p-2+1 、 2 r-s为偶 数 1+2r-s为奇数,(*)式产生矛盾.所以这样的三项 不存在. ( 14分)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2:48:2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