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2:40:07
日月潭这一课的优秀教学教案 二年级.doc(29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日月潭 参考教案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熟读课文,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学会本课“环、绕、迹、隐、约、建、筑、蒙、吸”9个生字及生词。 3.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及句子。 湖水碧绿  太阳高照  蒙蒙细雨 树木茂盛  点点灯光  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  薄薄的雾  名胜古迹 (1)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2)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3)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人。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读书说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的办法 重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出那里的美丽迷人。(通过学 生,课文分析来突破重点)。 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光华岛把湖水分成日潭、月潭两半的。(利用简笔勾 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课时安排:2 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各种读书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利用查字典识字,掌握字的音、形、义。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课文内容。 2.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4.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读第一段并学习这段内容。 3.教师出示“日月潭在什么地方?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 文。 4.分组讨论,明确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理解这段的“茂盛”“环绕”“名 胜古迹”等重点词语。 (教师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习第二段。 1.用各种读书形式,熟读第二段。 2.让学生自己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句子,重点体会“碧绿”一词。 3.通过对比句子来体会日月潭的形状之美,并了解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1)把“圆圆的”“弯弯的”删去,句子还是通顺的,那么能不能删去呢? 为什么? (2)“弯弯的”不能删,因为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如果删去, 就不知道月亮是弯的还是圆的了。 (3)有“圆圆的”这句话听起来形象、亲切。 (4)教师指导“圆圆的”“弯弯的”是对应的,读时要重音。 (四)利用简笔画,指导背诵。 为了帮助学生背诵这一段,用简笔画勾出日月潭的平面图,然后再让学生 看着图,用本段 4句话中的一些词语给学生提示,这样学生很快地就记住了这 一段的内容和文字。把课文流利地背下来。 第二课时 (一)学习3、4自然段。 1.读3、4自然段,理解这两段主要写什么。 2.让学生自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分组讨论“倒映”“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清晰”“朦胧”(清晰与朦胧的意思相反)能够显示出日月潭 风光多姿多采。 3.再读3、4段,出示“早晨、中午和下雨时日月潭的风光是怎样的?” 这一问题,通过熟读和讨论让学生知道: (1)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湖面上还飘着薄薄的雾……。 (2)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群清晰的展现在眼 前……。 (3)要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 (4)通过朗读,体会日月潭是个美丽的地方。 (二)学习第 5自然段。 1.再观察插图,让学生欣赏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说说日月潭给你留下什么 印象? 2.再读第 5段,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 3.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象日月潭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 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就要爱它的山山水水。 (三)布置作业。 1.练习填空找出写日月潭名字来历的三句话,然后出示下列填空题:湖的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结合习题,进行听写课文,思考练习2、3题。 3.进行词语搭配练习。 湖水  茂盛  蒙蒙  灯光 树木  秀丽  点点  高照 风光  碧绿  太阳  细雨 (四)板书设计: 析书设计(一) 板书设计(二)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2:44:5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