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3:39:38
液封系统液面压强高考化学试题的分类与例析.ppt 高三.ppt(3.81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课件
液封系统液面压强 醴陵市第七中学 龙胜利 高考化学试题的分类与例析 在液体封闭的实验装置 中,当气体的温度、体积或物质 的量发生变化时,装置内气体的 压强必然随之改变,使装置内液 面承受的气压( P 内压)与外液面 承受的气压( P 外压)产生压差 ΔP,液封装置内、外液面的压 差将引发一系列的实验现象。 液封系统内、外液面压差造成的原因: 1、由实验操作造成 2、由液封系统内的化学反应造成的 高考中考察的内容: 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液体的转移 三、设计实验和实验装置 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例 1( 2001年全国高考理综 28题) ….(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 例 2( 1995年高考试测题 20题) … ⑴实验前如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小结 : 在加入反应物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其 方法 是 :先让有关装置和附加液体 (通常是水 )构 成 封闭体系 ,再通过适当的操作 (用酒精灯微热 或 手掌捂热 )引起体系内部气体压强的改变 ,通 过 观察液面的变化 (静止或升降 ),或导管口 有 无气泡产生、有无水柱的形成等现象,来确 定装置的气密性好坏。 二、液体的转移 液封装置内、外液面压差使液体发生转移的化学实验 试题, 主要有以下三类: 1、喷泉实验 2、排水集气和排水量气 3、液体的倒吸和排出 1、喷泉实验 例 3( 2002年高考理综 29题)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⑶用图 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 水 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 理是 。 ⑷如果只提 供如图 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喷泉产生的原理是 : 装置中液体的入口与出口存在 较大 的压强差 ,从而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液体 能 从细小的管口迅速喷出形成喷泉。 因此,凡能使液体出口处的压强 能迅 速减小的一组气体与液体,均可做喷泉 实验。 例:( 2000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 试 上海卷)1.下列组合不能形成喷泉的 是 A、 HCl 和 H2O B、 O2 和 H2O C、 NH3 和 H2O D、 CO2 和 NaOH 溶液 2、某同学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的装置 ( 1)在图 3-3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 能产生喷泉的是( ) A、 Cu与稀盐酸 B、 NaHCO3与 NaOH C、 CaCO3与稀硫酸 D、 NH4HCO3稀盐 酸 ( 2)在图 3-3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 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 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 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 A、浓硫酸 B、食 盐 C、硝酸钾 D、硫 酸铜 3、比较上图的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 3-2 是(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 3-3是( )下部锥 形瓶内气体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4、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 ) (填图 3-3或 3-2)装置的原理相似。 2、排水集气和排水量气 例 4( 2001年“ 3+2”高考 20题)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 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 ⑵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 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 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 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 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⑶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⑷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 c L( 25℃、 1.01×105Pa),水 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 a、 b、 c,不必化简): M(O2)= 。 注意:图 4-1中导管口需伸入量筒液面之上; 图 4-2中导管口需伸入 量筒液面之 下。 3、液体的倒吸和排出: 例 5( 1999年全国高考 27题)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 出 气体 CO2 的体积分数。 ( 5)实验中 若 猛吸猛呼,会造 成不安全后果, 猛吸时会 猛呼时会 例 6、( 1997年全国高考 28题)用下图装置制备 1,2-二溴 乙烷 ( 2)安全瓶 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 d是 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 b中的现象。 小结: 在实验操作中,为防止液体发生倒吸,可采取的措施 有: ( 2)设计源头的化解装置 ( 3)设置蓄液装置: ( 4)设置平衡压力装置 ( 1)切断装置 例 7、( 2003年全国高考理综 32题)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 色 的 Fe(OH)2 沉淀。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 NaOH溶液 、铁屑、稀 H2SO4等试剂制备。 ⑴在试管 I里加入的试剂是 ( ) 。 ⑵在试管Ⅱ 里加入的试剂是( ) 。 ⑶为了制得白色 Fe(OH)2沉淀,在试 管 I 和Ⅱ 中加入( )试剂,打开止 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 。 ⑷这样生成的 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 有关液封装置内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排 出问题,还涉及分液漏斗的使用等 . 三、设计实验和实验装置: 例 8、( 1992年上海高考 37题) ( 4)在没有现成的 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 中的 部分仪器,装置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 CO2气体 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 例 9、 (1991年上海高考 34题 ) 过二硫酸钾 (K2S2O8)在高于 100℃ 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为 : 2K2S2O8 = 2K2SO4 + 2SO3 + O2 通过测定氧气的体积计算过二硫酸钾的纯度 ⑴试从下图中选用必要的装置 ,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 .这 些选 用装置的接口编号连接顺序是 . 例 11、( 2003年兰州市中考) CO2与 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 ,但 看不到明显的现象,试设计实验,通过能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说 明 CO2确实与 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钠与水的反应: 铜与稀硝酸反应: 化学实验的复习策略: 2、升华教材,挖掘教材中实验材料的 内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 1)仪器使用方面的发散创新; ( 2)实验装置、设计方面的发散创新; ( 3)实验原理方面的发散创新。 1、回归教材,夯实实验基础知识; (系统阅读所有学生实验、演示实验 ) ( 1)排空气法集气 ( 2)排水法集气 ( 3)收集能溶于水的气体(水 面上覆盖苯、汽油等) ( 4)洗气瓶 ( 5)安 全瓶 ( 6)反应装置(如:尾气吸 收) ( 7)储气瓶 ( 8)量 气瓶 ( 9)喷泉实验装置 U型管除用作干燥管外,还有如下用途: ( 1)盛稀硫酸时,两端插上铜棒与锌棒,用导线连接,形成 原 电池;接上电源变成电解池;换成碳棒,盛 Fe( OH) 3胶体时又变成电泳池; ( 2)变成一个简易的启普发生器(如右图); ( 3)用作无氧条件下某些制备实验的反应器 图 a Na与乙醇反应测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3:45:0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