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封系统液面压强
醴陵市第七中学 龙胜利
高考化学试题的分类与例析
在液体封闭的实验装置
中,当气体的温度、体积或物质
的量发生变化时,装置内气体的
压强必然随之改变,使装置内液
面承受的气压( P 内压)与外液面
承受的气压( P 外压)产生压差
ΔP,液封装置内、外液面的压
差将引发一系列的实验现象。
液封系统内、外液面压差造成的原因:
1、由实验操作造成
2、由液封系统内的化学反应造成的
高考中考察的内容:
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液体的转移
三、设计实验和实验装置
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例 1( 2001年全国高考理综 28题)
….(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
例 2( 1995年高考试测题 20题)
… ⑴实验前如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小结 :
在加入反应物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其
方法
是 :先让有关装置和附加液体 (通常是水 )构
成
封闭体系 ,再通过适当的操作 (用酒精灯微热
或
手掌捂热 )引起体系内部气体压强的改变 ,通
过
观察液面的变化 (静止或升降 ),或导管口
有
无气泡产生、有无水柱的形成等现象,来确
定装置的气密性好坏。
二、液体的转移
液封装置内、外液面压差使液体发生转移的化学实验
试题,
主要有以下三类:
1、喷泉实验
2、排水集气和排水量气
3、液体的倒吸和排出
1、喷泉实验
例 3( 2002年高考理综 29题)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⑶用图 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
水 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
理是 。 ⑷如果只提
供如图 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喷泉产生的原理是 :
装置中液体的入口与出口存在
较大
的压强差 ,从而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液体
能
从细小的管口迅速喷出形成喷泉。
因此,凡能使液体出口处的压强
能迅
速减小的一组气体与液体,均可做喷泉
实验。
例:( 2000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
试
上海卷)1.下列组合不能形成喷泉的
是
A、 HCl 和 H2O
B、 O2 和 H2O
C、 NH3 和 H2O
D、 CO2 和 NaOH 溶液
2、某同学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的装置
( 1)在图 3-3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
能产生喷泉的是( )
A、 Cu与稀盐酸 B、 NaHCO3与
NaOH
C、 CaCO3与稀硫酸 D、 NH4HCO3稀盐
酸 ( 2)在图 3-3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
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
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
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
A、浓硫酸 B、食
盐
C、硝酸钾 D、硫
酸铜
3、比较上图的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 3-2
是(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 3-3是( )下部锥
形瓶内气体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4、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 )
(填图 3-3或 3-2)装置的原理相似。
2、排水集气和排水量气
例 4( 2001年“ 3+2”高考 20题)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
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
⑵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
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
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
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
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⑶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⑷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 c L( 25℃、 1.01×105Pa),水
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
a、 b、 c,不必化简): M(O2)= 。
注意:图 4-1中导管口需伸入量筒液面之上;
图 4-2中导管口需伸入 量筒液面之
下。
3、液体的倒吸和排出:
例 5( 1999年全国高考 27题)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
出
气体 CO2 的体积分数。
( 5)实验中
若
猛吸猛呼,会造
成不安全后果,
猛吸时会
猛呼时会
例 6、( 1997年全国高考 28题)用下图装置制备 1,2-二溴
乙烷
( 2)安全瓶 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 d是
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 b中的现象。
小结:
在实验操作中,为防止液体发生倒吸,可采取的措施
有:
( 2)设计源头的化解装置
( 3)设置蓄液装置: ( 4)设置平衡压力装置
( 1)切断装置
例 7、( 2003年全国高考理综 32题)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
色
的 Fe(OH)2 沉淀。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 NaOH溶液
、铁屑、稀 H2SO4等试剂制备。
⑴在试管 I里加入的试剂是 (
) 。
⑵在试管Ⅱ 里加入的试剂是(
) 。
⑶为了制得白色 Fe(OH)2沉淀,在试
管 I
和Ⅱ 中加入( )试剂,打开止
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 。
⑷这样生成的 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
有关液封装置内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排
出问题,还涉及分液漏斗的使用等 .
三、设计实验和实验装置:
例 8、( 1992年上海高考 37题)
( 4)在没有现成的 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
中的
部分仪器,装置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 CO2气体
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
例 9、 (1991年上海高考 34题 ) 过二硫酸钾 (K2S2O8)在高于
100℃
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为 :
2K2S2O8 = 2K2SO4 + 2SO3 + O2
通过测定氧气的体积计算过二硫酸钾的纯度
⑴试从下图中选用必要的装置 ,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 .这
些选
用装置的接口编号连接顺序是
.
例 11、( 2003年兰州市中考) CO2与 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
,但
看不到明显的现象,试设计实验,通过能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说
明 CO2确实与 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钠与水的反应:
铜与稀硝酸反应:
化学实验的复习策略:
2、升华教材,挖掘教材中实验材料的
内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 1)仪器使用方面的发散创新;
( 2)实验装置、设计方面的发散创新;
( 3)实验原理方面的发散创新。
1、回归教材,夯实实验基础知识;
(系统阅读所有学生实验、演示实验 )
( 1)排空气法集气
( 2)排水法集气
( 3)收集能溶于水的气体(水
面上覆盖苯、汽油等)
( 4)洗气瓶 ( 5)安
全瓶
( 6)反应装置(如:尾气吸
收)
( 7)储气瓶 ( 8)量
气瓶
( 9)喷泉实验装置
U型管除用作干燥管外,还有如下用途:
( 1)盛稀硫酸时,两端插上铜棒与锌棒,用导线连接,形成
原 电池;接上电源变成电解池;换成碳棒,盛 Fe( OH)
3胶体时又变成电泳池;
( 2)变成一个简易的启普发生器(如右图);
( 3)用作无氧条件下某些制备实验的反应器
图
a
Na与乙醇反应测定乙醇的分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