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3:39:38
高二化学平衡课件 高二.ppt(440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课件
海南省农垦中学陈良 兴 1 、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都可以研究速 率 2 、通常指的是平均值,而不是即时速率 3 、化学反应速率无有负值 4 、对一反应的速率利用不同物质来表示 时, 各数值与其方程 式前系数成正比 5 、对纯固体或纯液体,可认为浓度始终 不变 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1 )内因 ( 2 )外因 ① 浓度 ② 压强 ③ 温度 ④ 催化剂 例 1 例 2 例 3 例 4 例 5 考试要求: 平衡 例 2 例 3 例 4 例 5 返回 右图表示 800 ℃ 时 A、 B、 C三 种气体物质的浓 度随时间变化的 情况, t是到达 平衡状态的时间。 试回答: (1)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_____________。 (2)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3) 若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2分钟, A物质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 例 3 例 4 例 5 返回 在 2A + B ====3C + 4D反 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 = 0.5 mol·L-1·S-1 B VB = 0.3 mol ·L-1·S-1 C VC = 0.8 mol·L-1·S-1 D VD= 1 mol L-1·S-1 例 4 例 5 返回 在室温下,反应速率最慢的反应是 A. H2 + F2 → HF B. H2 + Br2 → HBr C. Ag+ + Cl - → AgCl D. H+ + OH - → H2O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0.1mol·L-1浓度的盐酸和 0.1mol/L浓度的 醋酸分别与 2mol·L-1 NaOH 反应的速率相同 。 B. 0.1mol/L HCL 和 0.1mol/L HNO3 分别与 大 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 C. Mg 和 Fe与 0.1mol·L-1 HCL反应速率相 同。 D. 大理石与大理石粉分别与 0.1mol·L-1 HCL反应的速率相同。 例 5 返回 在 500 ml 的密闭容器中装入 1.5 mol H2、 0.5 mol N2和 0.05 mol NH 3。 已知 V ( H2 ) =0.3 mol·L -1·min-1 , 求 3 分 钟末时 H2、 N2、 NH3的物质的量浓 度。 返回 二、化学平衡 考试要求: 1,达到平衡的标志,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 2 ,影响平衡的因素; 例 1 例 2 例 3 例 4 例 5 可逆反应: A(气 )+3B(气 ) == 2C (气 ) 在一 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①C生成的速率与 C分解的速率相等。 ② 单位时间内生成 C的物质的量与 C分 解的物质的量相等。 ③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2n mol C;或单位时间内生成 3n mol B,同时生 成 2n mol C。 ④A、 B、 C三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⑤A、 B、 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不 再变化。 继续 ⑥A、 B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⑦ A的生成速率(或消耗速率)与 B 的消耗速率(或生成速率)之比为 1 3∶ 。 ⑧ A的消耗速率与 C的消耗速率之 比为 1 2∶ ,或 B的消耗速率与 C的消耗速 率之比为 3 2∶ 。 ⑨密闭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⑩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变 化。等等。只要符合其中之一,该可逆反 应就是达到了平衡状态。 返 回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A2(气 ) +B2(气 )气 )达 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的 A2同时生成 n mol的 AB B. 容器内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AB同时生成 n mol B2 D. 单位时间生成 n molA2的同时生成 n mol的 B2 反应 NH4HS(S) === NH3(g) + H2S(g) 在某一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 种情况中,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 减少部分 NH4HS固体 B. 压强温度不变充入少量 Ar C. 容积、温度一定、充入 He D. 温度、压强、容积一定充入 SO2 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的方向 平衡移动的结果 增大(反应物)   正反应 (右)   (反应物)减小   减小(生成物)   正反应(右)   (生成物)增大   增大压强 气体体积缩小(右 )   体系压强减小   升高温度 吸热反应(左)   体系温度降低 同学们再见 二○○四年五月二十八日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3:45:0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