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3:39:53
匀速圆周运动 高一.doc(79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匀速圆周运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理解和掌握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三)德育渗透点   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 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要辨证、全面地来认识、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周围运动的研究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图像的形式美.   二、学法引导   通过教师的带有启发性的讲解,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共同讨论中归纳和总结规律.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理解和掌握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以及它们的关系.   2.难点   理解在具体问题中用线速度,角速度等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3.疑点   皮带传动,齿轮传动中什么量相同,什么量不同.   4.解决办法   由于涉及的物理量较多,教学中要注意围绕一个目的:如何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 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地球自转皮带传动、齿轮传动.   多媒体设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引导学生去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来总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这节课是着重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研究匀速圆周运动.围绕着如何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 快慢展开的、是一堂概念课,要求讲清各个物理量、理清各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并会在具 体的问题中加以应用.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匀速圆周运动   提问:在圆周运动中,最简单的是怎样的运动?   分析讨论,引出匀速圆周运动.   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 动.   匀速圆周运动是最简单的圆周运动.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   引入:质点单位时间通过的弧长越长,表明运动得越快.   定义:质点通过的弧长s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公式:v= t s   单位:m/s   矢量:线速度的方向在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上.   注意: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因此是变速运动;所谓“匀速”是指速率 不变,即速度的大小不变.   (2)角速度   引入:运动质点和圆心半径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转动的角度越大,表明质点运动得越 快. 定义:圆周半径转过的角度 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公式: t     单位:rad/s   注意:弧度的概念,等于弧长与半径的比值,π弧度等于180°.   (3)周期和频率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周期性的运动.   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频率:物体 ls由完成匀速圆周运动的圈数,单位是赫兹,记作“Hz”.周期和频率互 为倒数.   3.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   (1)定性关系   三个物理量都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匀速圆周运动得越快,线速度越大、角速度 越大、周期越小.   (2)定量关系   设想物体沿半径为 r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一个周期内转过的弧长为 2πr,转 过的角度为 2π,因此有    T rv 2 , T  2   比较可知:v=ωr   进一步说明三者的关系(可提问学生)   例题分析   【例 1】 地球自转的问题   课件演示:地球自转   讨论1:比较在北京和在赤道两处物体随地球做自转的角速度.   观看演示,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进一步说明: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随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都相同.由于地球自 转周期为T=24h,故可求得地球自转角速度 =7.3× -510 rad/s   讨论2:比较在北京和在赤道两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现看演示,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进一步说明,当角速度一定时,赤道处转动半径最大,故线速度最大,随着纬度增大 转动半径减小,线速度减小,设地球半径为R,则在纬度为θ时的线速度为   v=ωr=ωRcosθ   【例 2】 传动装置的问题.   课件演示:皮带传动;轮传动.   讨论1:如图 5-9所示,比较 A、B、C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 图 5-9   观看演示,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进一步说明:皮带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如果皮带与齿轮不打滑,则轮缘上各个 线速度大小相等,同一个轮上各点角速度相等;   如果, Ar =2 Br =2 Cr ,则 Av ∶ Bv ∶ Cv =2∶2∶1    A ∶ B ∶ C =1∶2∶1   讨论2:如图 5-10所示,比较 A、B、C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 图 5-10   观看演示,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进一步说明:齿轮传动时,接触点处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因此轮缘上各个线速度大 小相等,同一个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   比较二者的关系.(学生总结)   (四)总结、扩展   这一节课是从三个侧面来研究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再找到三个物理量的三个关系, 在具体问题中要分清不变量,找出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八、布置作业   作业题:练习四(1)(2)(3)(4)(5)   九、析书设计 匀速圆周运动   1.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   (2)特点   2.描述匀速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   (2)角速度   (3)周期   3.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   (1)定性关系   (2)定量关系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铅球出手的角度应该是多少?   在学习物理时讨论过斜抛运动的问题,将物体以一定的速率斜向上抛出,如果空气阻 力可以忽略,则仰角为多大时抛出的距离最远?   上述问题的答案为 45°,但是推铅球的情况有所不同,铅球的抛掷点不是在地面上, 而是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所以,以同一出手速率作 45°及40°仰角抛掷,当落回抛掷点 同一水平面时,水平距离以45°者较大,但是落到地面时,水平距离却可能是40°者较大.   通过复杂的计算,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推铅球获得最大的距离,其出手的仰角应小于 45°,这个角度随出手的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出手的高度增加而减小,对出手高度为 1.7m~2m,而出手速度为8m/s~14m/s的人来说,出手仰角应为 38°~42°.   至于其他投掷类,受空气的作用力影响较大,各有不同的最佳仰角,例如掷铁饼为 30°~35°;标枪为 28°~33°;链球为 42°~44°.   十一、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D.因为物体做圆周运动才产生向心力   2.原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哪些是不变 ( )   A.速率 B.速度 C.角速度 D.加速度   3.如图 5-11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右边的两轮沾在一起且同轴,半径 AR = CR = 2 BR ,皮速不打滑,则   (1) Av ∶ Bv ∶ Cv =________; (2) Aw ∶ Bw ∶ Cw =_______.   答案:1.C 2.AC 3.1∶1∶2,1∶2∶2 图 5-11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3:44:4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