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3:40:09
多糖的教案示例 高二.doc(87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多 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掌握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能力培养: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严密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唤起学生热爱科学的 信念。 科学品质:通过硝酸纤维素的发现史,说明科学洞察力对科学研究具有重 要作用。 科学方法:通过对多糖的描述和纤维素与硝酸的酯化反应分析,使学生进 一步掌握类比方法。 重点、难点 淀粉的水解、纤维素的水解和酯化,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淀粉、棉花、硝酸纤 维、胶片、人造棉等。 【引入】表面看上述物质毫 不相干,其实不然,要弄清它 们之间的关系,就要学好本节 内容。 【板书】第三节多糖 观察、思考。 以悬念激发学 生好奇心,引起注意。 【提问】根据二糖的学习, 思考回答: 根据二糖概念 怎样给多糖下定义? 【讲述】淀粉、纤维素是两 种最重要的多糖,组成均可用 (C6H10O5)n表示,由于 n值 均很大,所以分子量很大,通 常叫做高分子化合物。下面分 别讨论这两种物质。 【提问】对淀粉有哪些认识 你所表述的内容反映出淀粉的 什么性质?用途? 水解后可生成多个 分子单糖的糖类叫多糖。 思考记忆。 思考回答: 1.叶绿素在光合作 用下将 CO2和H2O合成 淀粉; 2.淀粉作食物; 3.淀粉遇碘显示蓝 色; 4.不溶于冷水,在 热水中成糊状; …… 迁移出多糖概念,提 高类比能力。 明确学习内容。 调动学习积极 性,促进化学学习与 日常生活建立密切联 系。唤起热爱科学的 信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解】淀粉遇碘显蓝色是 一个特征反应,它们可互相检 验。 【提问】根据生物课所学, 人在食用淀粉类食品后,淀粉 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 【讲解】淀粉在人体内可以 思考回答: 淀粉在唾液内淀粉 酶作用下一部分转化为 葡萄糖,在小肠里,在 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 作用下,继续水解为葡 萄糖,葡萄糖经肠壁吸 收,进入血液,供各处 强化学科间的 相互渗透,激发学生 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转化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的 食物中就应少含淀粉。正常人 的膳食中淀粉类食品的摄入量 也应保持一定量。过多过少都 不利健康。 【提问】淀粉除在淀粉酶的 作用下可水解外,在酸的作用 下也可水解。请你设计一个实 验,证实淀粉的水解需要催化 剂,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演示】课本第 94页实验 3-3加热后,将第一个试管里 溶液倒出少许到第四个试管后, 再加碱液中和,其余同课本。 第四支试管直接做银镜反 应实验,结果无银镜生成。 【提问】为何第四个试管内 现象不同于第一个试管?说明 什么问题? 组织营养需要。 倾听。 讨论回答: 1.先用碘水检验淀 粉的存在; 2.淀粉溶液和加酸 的淀粉溶液分别加热; 3.分别检验水解产 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的证 明水解产物有还原性糖,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 用碘水检验仍显蓝色, 证明没有水解或虽有水 解但水解不彻底,且无 还原性糖生成。 观察、思考。 思考讨论回答: 第一个试管是淀粉 水解后加碱液中和再做 银镜实 素质。 丰富学生护理 常识,渗透养生之道, 形成正确健康观。 培养和提高设 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并且强化形成严密的 思维。 培养细致观察 能力,深化条件对反 应影响的认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淀粉 1.淀粉为非还原糖。 验,结果反应发生 而第四个试管淀粉水解 后未加碱液中和,酸性 条件不发生银镜反应。 记录、记忆。 明确要点。 【引言】淀粉可以食用,棉花 也可以食用吗?棉花的主要成分 是纤维素,这两团外观相同的物 质(指棉花和纤维素硝酸酯)都 是棉花吗?人造棉与棉花成分相 同吗? 【讲解】为什么食草动物可以 消化纤维素呢,原来是在这些动 物肠道中有许多纤维素细菌和原 生动物,它们能分泌出纤维素酶, 这些酶可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 糖,再由纤维二糖酶将其分解为 葡萄糖。 【演示】课本第 96页实验 3- 4(水解一步与实验 3-3同时做, 此时只做水解产物检验实验) 【提问】实验 3-4说明什么问 题? 【板书】纤维素 1.纤维素为非还原糖。 倾听、思考、做学习 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回答第一个问题: 食草性动物可以食 用棉花,因为棉花主要 是纤维素。这类动物可 以消化纤维素。 倾听、思考。 观察、思考。 思考、回答: 说明纤维素在酸性 条件下可水解为葡萄糖。 转移注意力,形 成新的兴奋点。 脑筋急转弯式的 问题可以活跃课堂气 氛。 扩展知识面,提 高素质。 用不同方法检验 还原产物,提高学生 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明确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问】表面看纤维素与 淀粉的水解方程式相同,若 不标注汉字是否可以呢? 【讲解】淀粉、纤维素虽然 都是由许多个单糖单元组成, 但 n值并不一样,且微观结 构上也有不同的地方,故两 个方程式中需用汉字辅助标 记。 【演示】分别点燃硝酸纤 维和棉花。(棉花放在石棉网 上点燃,硝酸纤维放在手上 点燃) 【讲述】纤维素硝酸酯的 发现史(舍拜恩 1845年首次 制得) 舍拜恩烘烤擦试过酸的 围裙,围裙烤干后迅速燃烧, 受此启发,经实验研究,最 终制得硝酸纤维。 思考。 倾听、思考、记忆。 比较燃烧情况。 倾听、领悟。 思考、书写: 点明不同之处 利于学生及时掌握。 用实验激疑, 引出新的内容,形 成新的兴奋点。 科学探索需要 洞察力。以史激励 学生,促使学生形 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深化官能团是 影响物质性质的因 素的认识,强化由 旧知识可类比出新 知识的思维方法。 【演示】课本第 96页实验 3-5(点燃用硝酸纤维课前备 好) 【提问】根据纤维素中的 每个葡萄糖单元中含有三个 醇羟基的结构特点,以及酯 化反应概念,试写出纤维素 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给出纤维素的表达 式[(C6H7O\-2) (OH)3]n) 【板书】3.纤维素用途 (1)纤维素硝酸酯(硝 酸纤维) (化学方程式见右) 【讲述】纤维素可形成其 它酯类,如醋酸纤维,它可 做电影胶片。此外纤维素经一 定方法处理,可制得粘胶纤 维,经纺织后制得人造棉。再 有就是造纸,造纸是中国古 代四大发明之一。 【板书】(2)纤维素乙酸 酯(醋酸纤维) 倾听。 书写醋酸纤维结构简式: 用史实激励学 生发奋学习,报效 祖国。 提高学生类比 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粘胶纤维 (4)造纸 【讲述】根据以上学习,我 们知道了淀粉、棉花、醋酸纤维 电影胶片及人造棉之间的关系。 对它们的了解只是初步的,若 深入了解,需要进一步学习。 倾听。 及时小结,形 成正确的认识。 【作业】课本第 98~99页 第 1、2、4题。 【投影】随堂检测 1.淀粉和纤维素是否为同分异构体?为什么? 2.淀粉和纤维素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 ①淀粉②纤维素③酚醛树脂④硬脂酸⑤聚乙烯⑥天然 橡胶⑦葡萄糖⑧纤维素硝酸酯 4.3.24g蔗糖和 3.24g淀粉的混合物完全水解后共生成 mg葡萄糖和 ng果糖,则m和 n的比值为( )。 (A)3 1∶ (B)1 3∶ (C)5 2∶ (D)4 1∶ 淀粉、纤维素的 组成,灵活运用物质 的量解决计算问题。 附:随堂检测答案 1.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葡萄糖单元数不同,即 n值不同。 2.淀粉和纤维素均是混合物。因为它们是各种聚合程度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即各种物质中每个分子的 n值不同。 3.①、②、⑥4.(A)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3:44:2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