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乙醛的结构式、主要性质及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形成规律性
认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化学知
识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并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
认识。
科学品质:通过乙醛银镜反应实验现象,点燃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的火焰,
活跃学生思维,产生对化学现象本质的探索欲望。
科学方法:训练学生重视善于运用化学实验手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具
体化学事物从感性知觉到理性思维的科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乙醛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
识,乙醇在加热和 Cu做催化剂
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回忆,思考,回答并写
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C2H5OH+O2
使学过的知
识在学生头脑中
复现。
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的结构
与性质
【板书】第五章第三节醛
一、乙醛
1.乙醛的结构
观察乙醛的结构式,总
结出乙醛是由甲基和醛基结
合而成的物质。
初步认识乙
醛的结构,培养
观察能力,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构式:
展示乙醛的分子比例模型。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
么不能
思考回答:因为在乙醛
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羟基。
写出乙醛的结构简式及
分子式:CH3CHO,C2H4O。
掌握醛基的
写法,培养分析
问题的能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写成 CH3COH?写出乙醛
的结构简式及分子式。
【板书】2.乙醛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
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
态及嗅一下气味。
观察、闻气味,说出一
些物理性质。如无色、有刺激
性气味。
训练观察及
表达能力。
【指导阅读】第 140~141页
乙醛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将分
子量、沸点、溶解性与丙烷和乙醇
进行比较。
看书:识记其它物理
性质:密度比水小,沸点
20.8℃,易挥发,易燃烧,
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
互溶。
培养识记能
力,初步了解乙
醛的物理性质。
【过渡】从结构上分析可知
乙醛分子中含有—CHO,它对
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
倾听,思考,记忆。 进行结构决
定性质的化学思
想的教育。
【指导讨论】分析乙醛结构
中,除了可看成有醛基及甲基外
观察,思考,热烈讨
论,回答:还可看成有
培养分析能
力,激发学生的
还可看成有什么官能团? 官能团。 求知欲。
【设问】试推测乙醛应有哪
些化学性质?
分组讨论、探索,怎样
通过结构分析其性质,可能
碳氧双键上能发生加成反应
及醛基上的反应。
进一步灌输
结构决定性质的
化学思想,掌握
研究物质的方法。
【板书】3.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
上的加成)【设问】哪位同学能说
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样
发生的?
思考,描述乙烯和氢
气加成时,是乙烯结构双键
中的一个键断裂,加上两个
氢原子。
训练表达能
力及思维能力。
【追问】当乙醛和氢气发生
加成反应时应如何进行呢?请一
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成反应的规律
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
探讨,练习写出化学
方程式,总结出发生在碳氧
双键上的规律。
CH3CHOH2
CH3CH2OH
活跃学生思
维,初步学会乙
醛发生加成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的
书写及规律。
【指导学生】分析该反应,
得出有机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的概念。
【软件演示】氧化反应:加
氧或去氢的反应。还原反应:加
氢或去氧的反应。
分析、理解、记忆乙醛
比乙醇少两个氢原子,说明
乙醛发生了还原反应。
培养分析理
解能力,挖掘非
智力因素,掌握
乙醛的氧化性。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
(2)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乙醛被
银氨溶液氧化指导学生阅读和
做课本第 142页(实验 5-
5)
阅读,记忆课本第 142页。(实验 5-
5)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做实验。
观察试管内壁有一层明亮的银镜产生。
学会控制实
验条件加强教学
的直观性,培养
严肃、认真的实验
习惯和科学态度,
提高实验技能。
点燃学生对
【软件演示】实验注意事
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2.
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
灯直接加热。3.加热时不能振
荡试管和摇动试管。4.配制银
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
止生成易爆物质。
化学的好奇心的
火焰。
介绍工业制镜及生产保
温瓶胆的原料。
了解乙醛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进行理论联
系实际学以至用
的教育。
【设问】试管中的银镜怎
样除去?
思索,回答:可用稀硝酸处理,做实
验证明。
学会试管内
银镜的处理方法。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
骤写出化学方程式。
讨论、练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
出银镜反应的概念。
①AgNO3+NH3·H2O=
AgOH↓+NH4NO3
②AgOH+2NH3·H2O=
[Ag(NH3)2]OH+2H2O
③ CH3CHO+2[Ag(NH3)2]OH=CH3C
OONH4+2Ag↓
+3NH3+H2O
培养正确书
写化学方程式的
能力。
【启发】如何用离子方程
式表示?
思考、练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H3CHO+2[Ag(NH3)2]++2OH-
→CH3COO-+NH4++2Ag↓+3NH3+H2O
使学生掌握
探讨问题、分析问
题的科学方法。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
新制的 Cu(OH)2氧化
阅读实验步骤,做课本
第 142页[实验 5-6]。
描述实验现象:溶液由
培养阅读能
力及动手操作能
力,再一次激发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142页。
【实验 5-6】强调氢氧化钠应
过量可以加快乙醛的氧化。
观察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及
状态的变化。
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
成红色沉淀。
兴趣。培养观察、
分析、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HO+2Cu(OH)2
+2H2O
训练学生书
写化学方程式的
能力。
帮助学生分析上述两个实验
的共同点是什么?
说明乙醛有什么性质?如何
检验醛基?
思考,回答乙醛能被弱
氧化剂氧化,有还原性,是还
原剂。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
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
培养学生由
感性认识到理性
认识的辩证唯物
主义观点。
【设疑】乙醛能否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演示】乙醛和酸性KMnO4
溶液的反应。
猜想、推测,观察实验现
象:KMnO4溶液褪色。
培养学生演
绎推理能力。
【指导学生】对乙醛的化学性
质进行小结。
①乙醛能和氢气发生加
成反应。
②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
化,更能被强氧化剂氧化。
培养学生整
理、归纳、概括的
能力。
【板书】4.乙醛的用途
指导学生根据乙醛的性质,
推断其用途。
看书第 143页,可生产
乙酸、丁醇等。
2CH3CHO+O2
2CH3COOH
巩固结构决
定性质,性质决
定用途的化学思
想。
【布置作业】课本第 146页
4、5题及复习第 140~143页的内
容。
思考,完成。 巩固课堂知
识。
【随堂检测】
及时反馈。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醛和银氨溶液的反应
(2)乙醛和氢气的加成反应
(3)乙醛催化氧化得乙酸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的实验可如下操作,在试管里
放入 10%的____溶液 2mL,滴入 2%______的溶液 4~5滴,
振荡。然后加入 0.5mL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
生成。以上操作可说明配制新制氢氧化铜时______应过量,
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附:随堂检测答案
1.(1)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
+3NH3+H2O
2.NaOH CuSO4 NaOH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醛类的概念,了解甲醛的结构及性质,初步了解酚醛树脂
的制备方法、用途及缩聚反应的概念。
能力培养:通过醛类概念及性质的学习,了解甲醛的结构及性质,培养学
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及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甲醛性质的研究,进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
学思想的教育。
科学品质:调动学生学习醛类知识的兴趣,培养求知、进取的优良品德。
科学方法:通过乙醛——醛类——甲醛这一知识主线的学习,指导培养学
生研究物质“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醛的概念、缩聚反应的概念以及酚醛树脂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乙醛的分子式
及结构简式应怎样书写?
思考回答:
C2H4O,CH3CHO。
检查上节
课的学习情况。
【设问】
如果结构简式为
CH3CH2CHO,CH3CH2CH2CHO
应叫什么名称?你能否概括出什
么是醛?
思考回答:丙醛、丁醛
讨论、总结出醛的概念
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构成的
化合物。
启发学生
自己总结出醛
的概念,培养
概括思维能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1.概念
二、醛:分子里由烃基和
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记录、思考。 培养识记
能力,掌握醛
的概念。
根据丙醛、丁醛的结构简
式:
【设问】
①饱和一元脂肪醛的结构
热烈讨论,分析,推测:
①醛类的结构式通式为:
认识并掌
握醛类的结构
式。
式的通式应如何表示?
②醛类的分子式通式应如
何表示? 或简写为 RCHO。
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
CnH2No。
【追问】
③醛类分子中都含有什么
官能团?它对醛类的化学性质
起什么作用?
④醛类物质应有哪些化学
性质?
【提示】结合乙醛的分子结
构及性质分析。
热烈讨论后回答:
③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
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
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④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
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
氨溶液及新制的 Cu(OH)2
反应。
加深、巩
固醛类的概念
及物质的结构
决定其性质的
化学思想。
【联想启发】
⑤如果醛类物质有这些化
学性质,则体现了醛基有什么
性质?
积极思考,猜测应该是
氧化性和还原性。
激发学习
兴趣,使学生
展开积极的思
维,启发学生
的求知欲。
培养积极
进取的优良品
质。
【板书】
2.命名
根据前面写的
CH3CH2CHO和
CH3CH2CH2CHO的名称进行分
析,归纳。
【提示】醛在命名时应考虑
到醛基中的碳原子数目。
如:C6H12O,C5H10O。
思考、回答:
根据醛的组成中碳原子
的数目称为“某醛”。
倾听,记忆。
回答:己醛,戊醛。
掌握醛的
命名,培养记
忆能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解】在醛类物质中还有
另一种比较重要的醛即甲醛,
今天我们来学习甲醛的结构及
性质。
倾听。 增强注意力。
【板书】
3.甲醛
(1)甲醛的结构
【强调】结构特点为羰基两
侧是对称的氢原子,与其它醛
类物质不同。
观察结构特点,甲醛
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及羰基。
记忆和其它醛类物质
结构上的不同之处。
掌握甲醛的
结构特点及特殊性。
【引导学生】推测甲醛的主
要化学性质
根据结构特点推测应
有的性质。
培养学生应
用概念认识新事物
的能力。
【板书】
(2)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甲醛溶液,打开
瓶盖让学生观察颜色,并闻气
味。
观察回答:甲醛溶液
是无色的,并有刺激性气味。
培养观察能
力。
【提问】甲醛是一种溶液还
是一种气体呢?
指导学生看书,高中课本
第 144页。
阅读复述:甲醛的物
理性质,甲醛是一种无色具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
了解甲醛的
物理性质。
【设问启发】你们知道自然
博物馆中的哪些生物标本,浸
泡在什么溶液中吗?为什么浸
泡时间长了也不变质呢?
思考,回答:可能叫
福尔马林溶液,它有防腐能
力。
通过设问,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
的兴趣。
【追问】质量分数为 60%的
甲醛溶液能不能叫福尔马林溶
液?为什么?
指导学生看书,课本第
144页。
阅读,记忆,复述只
有 35%~40%的甲醛水溶
液才能称为福尔马林溶液。
记忆福尔马
林溶液的浓度。
介绍甲醛是蚂蚁体内分泌
出的一种物质,所以又叫蚁醛。
倾听、记忆。 拓展学生的
知识面,增强学习
兴趣。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解】甲醛能用来保存动物
标本和尸体的原因,是甲醛能使蛋
白质凝固。
倾听、记忆。 初步了解福
尔马林溶液具有
防腐杀菌的原因。
【提示】根据乙醛的化学性质
思考甲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提问】谁能用化学方程式来
表示?【板书】
(3)化学性质
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②具有还原性。
积极思考、推测出甲醛也
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能被
银氨溶液及氢氧化铜氧化。
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去试
写:
①HCHO+H2
CH3OH
②HCHO+2[Ag(NH3)
2]++2OH-→HCOO-+NH4++
2Ag↓+3NH3+H2O
③HCHO+2Cu(OH)2
2H2O
通过分析推
测培养学生研究
物质“由特殊到一
般,再由一般到
特殊”的认识事物
的方法。
巩固醛类化
学性质的知识,
培养书写有机化
学方程式的能力。
【板书】
了解在工业上,可制备
酚醛树脂,合成纤维,生产
了解所学知
识在生产中的作
(4)用途
指导学生看书第 144页。
维尼纶等作用。 用。
【讲解】制备酚醛树脂的化学
方程式断键规律: 倾听、观察,理解。 通过分析强
化重点,培养理
解能力。初步了解
酚醛树脂的制备
方法及用途。
讲述得到的物质叫酚醛树脂,
它有不易燃烧,良好的电绝缘性等
优良性能,可用作电木的原料。
根据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该反应是不是加聚反
应?为什么?
【提示】与由乙烯制聚乙烯的
反应相比较。
积极思维,回答:
该反应不是加聚反应,
因为该反应不仅生成了高分
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了水。
温故知新。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述】该反应在化学上
叫做缩聚反应。
指导学生看书第 145页。
分析重点字句与加聚
反应的概念进行对比。
提高运用分析,
对比的能力。
【讲述】以上学习的是醛
类的概念及甲醛的性质和用
途。
【课堂小结】指导学生对
这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如:醇、醛、酸之间的转化关
系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
思考、整理、归纳得出
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训练学生整理,
归纳及总结,概括的
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从而掌握所
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高形成规律性认识
的能力。
【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第 143页
乙醛的工业制法,第 145页
丙酮的知识。
2.完成第 146页 1、2、3
题。
独立完成。 巩固加深课堂所
学知识,使学生的思
维能力得到发展。
【随堂检测】
1.糖尿病患者的尿样中含有葡萄糖,在与新制的
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时,能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葡萄
糖分子中含有:(A)羰基,(B)醛基,(C)羟基,
(D)羧基。
2.现有下列物质:① CH3Cl,② CCl4,
⑤ CH2O,
⑥ C2H5OH,⑦ CH3CHO,
⑧醋酸,请用各物质的序号填写下空白:
(1)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的是____。
(2)能溶于水的是____。
(3)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是_____。
(4)能与新制 Cu(OH)2反应的是_____。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
加深巩固所学知
识,训练思维能力,
并及时反馈。
附:随堂检测答案
1.(B)
2.(1)①、⑤
(2)⑤、⑥、⑦、⑧
(3)⑥、⑧
(4)⑤、⑦、⑧
(5)⑤、⑦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