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3:40:51
[转发]一千米有多长 数学 二年级.doc(62.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一千米有多长教学案例 执教人: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深圳湾部 姚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 1千米=1000米,学会用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一千米有 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重难点、关键 重点:建立 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千米概念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卷尺、课件、表格、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几个长度单位? 生:米、厘米、毫米、分米 师:现在老师需要知道下面没有完成的单位,请同学们帮忙, 请看课件。 1、单人书桌的长度是 60(  )。 2、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 160(  )。 3、一张电话 IC 卡的厚度是 1(  )。 4、珠海到广州的距离约为 151( ) 师:第 4 题珠海到广州的距离还能用以前学过的单位来表达吗?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1 千米有多长)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知识,一般来说,你的身高等于你的臂 展,接下来请你们讨论一下,几个人手拉手,才够十米呢? 二:拉一拉 游戏规则:同学们手拉手站成一排,需要几名同学才能比较接 近 10米长?(指定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在经过几次实验后得 到:9名同学手拉手最接近 10米。(十米的卷尺留在预设的地 点) 师:多少名同学手拉手才能站成大约 100米长? 生:回答 90名,(并完成表格)。 师:那我们全班同学手拉手够不够 100米长? 生:不够!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多少名同学手拉手才能站成大约 1000米? 生:大约 900名 师:好,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900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会 是一个什么样子?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四人小组讨论。 生:开始汇报:很长很长,很壮观等等。 见表格: 长 度 10米 100米 1000米 需要人数 约 9 人 约 90 人 约 900 人 所走步数 约 步 约 步 约 步 所用时间 约 分 约 分 三:走一走 师:我们知道了十个 100米是一千米,那么我们来亲自走一走,看 看一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请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这十米的路程,请所有的同学记录下他走十 米用了多少步? 长 度 10米 100米 1000米 需要人数 约 9 人 约 90 人 约 900 人 所走步数 约 19 步 约 步 约 步 所用时间 约 分 约 分 四:估一估、算一算、填一填 学生填写完走十米用的步数之后,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想一 想:走一百米需要多少步?走一千米需要多少步?学生独立完 成,教师巡视。等全部学生都完成得差不多了,就请学生汇报 展示。 师:刚刚同学们基本都能估计出走完 1000米大约所用的步 数,昨天老师留了一道作业,要同学们走一走从家到学校需要 多少步?走完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请和同桌交流一下 吧! 师:好了,同学们,刚刚通过我们拉一拉,走一走,我们已 经初步掌握了一千米有多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走 一千米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昨天,老师测量了一个二年级小 同学走 100米需要 2分钟,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过他的时间继续 完成下表: 长 度 10米 100米 1000米 需要人数 约 9 人 约 90 人 约 900 人 所走步数 约 19 步 约 步 约 步 所用时间 约 2 分 约 分 五: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我们走也走了,量也量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 是一千米呢?请看课件 1、课件展示:跑到一圈是 200米,那跑几圈才是一千米呢? 师:我们知道跑 5圈是 1000米,谁能告诉我:千米和米的关系 呢? 学生回答:1千米=1000米 (板书 1千米=1000米),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新认识的长度单位 “千米”(板书“千米”)。千米可以用字母 km表示,所以 1km=1000m(板书)。这就是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学生读一读, 写一写。 1 千米=1000 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 分开吗?(生读) 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2、课件播放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课件显示)请看老师在学校到大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同 学们认真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A 公路边的里程碑。B、汽车的速度表。C、限速标志。 (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 “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丰 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鲜明的表象。从而得到:千米是一个长 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 时行驶的路程。 ②知识小宝库(课件58页的速度知识) 六: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填空。 (设计意图: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 1千米的过程,使学 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 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完成课本 59页“练一练”第 1题。 让学生想一想 1千米、1米各有多长,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 生活经验,正确的填写合适的单位。 3、独立完成课本 59页“练一练”第 2题。 启发学生想一想,各个长度单位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每相邻 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分组完成这两组题目,一组做第一个 苹果里的题目,另一组做另一个苹果里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同座 的同学互评。 4、趣味练习题: 问题(1):在你的东方 1千米处有位朋友在等你,请你运用 今天所学的知识,仔细观察,不用任何测量工具找到他。 问题(2):请同学们利用昨天测量的“从家到学校大约走了多 少步”来估计一下你家距离学校大概有多远? 问题(3):有一天,爸爸把车开到了 150km/h,请你运用今天 所学的知识给爸爸提一个建议! 问题(4):求助:姚老师家距离学校有 4千米,请同学们帮 忙给我推荐一种适合姚老师的交通工具,并说明理由。 5、完成课本 59页“练一练”第 3题。 出示机灵狗送信情景图,让学生说说,从两幅图中能发现哪些 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中的时间和路程变化,再让学生独立 完成。组织学生汇报: (1):“机灵狗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 交流想法,小组长组织,让每一位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 在班内交流各个小组的意见。(2):“机灵狗很可能是在什么时间 到达森林老人家?”学生独立思考后在交流答案,重点让学生说出 自己的思考过程。(机灵狗约在 10:30分到达森林老人家)。 (3):“如果下午 2:00沿原路返回,可能在什么时间回到 家?”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班内交流答案,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 思考过程。(可能在 4:00整到家)。 七:总结收获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2、评价自己的表现如何?说说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 八、板书设计: 1千米有多长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教学后记: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上学习的, 但这几个单位都是可视的,而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太大了,学生很难形成对一千 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因此,我在本课中分成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前 提前让学生收集身边有关1千米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1千米在生活中 的应用;并让学生到跑道上走一走,让学生实际走一走,体验200米跑道的距 离所用的时间。第二阶段:分小组步测 10米所用的步数和时间,并在小组内交 流所走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以及走完后的感受,为突破重点做好铺垫。然后由 10米步测的结果估计 100米所用的步数和时间。第三阶段:认识1千米。首先通 过小组内交流,想象出一千米有多长,走完一千米要用多少时间,突破重点。然 后通过练习,充分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巩固学生 已形成的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从作业的反应来看,少数学生对 1千米的 概念感知不够,并且对 1千米与米之间的转换不理解,同时对生活中米与千米 的运用比较混淆,还有待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直观概念。 点评: 学习计量单位的难点一般不是与其它单位之间的进率,而是对于这个单位 观念的建立。本节课围绕这一需要,安排有利于学生建立单位观念的情境与意境 如在课的导入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新课教学阶段提供有层 次的学习材料,开展了有效的活动,逐步建立丰富的单位表象;在练习设计时 注意同类单位间的比较,让学生学会了合情的推理。 1千米有多长?这样的概念对于刚刚建立大数概念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 比较模糊和抽象,但是这节课突破了空间的限制,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 通过“拉一拉”“走一走”“估一估”来感知十米有多长,在通过已有的知识 上升到感知 100米有多长,1000米有多长,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另外,本节课在理清所学单位与其它单位之间的区别也做了较好的尝试。 构成一个计量单位体系中的每一个单位,均有其不可被另的单位所替代的 特性。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做到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每一个单位的大小 都有其最合适的范围。如教学引入时,就让学生感受到在测量细小的个体的长度 时,用毫米最合适,而测量较长的路程时用千米最合适。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3:43:4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