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3:40:51
[原创]八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 语文 八年级.doc(51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试卷
央校2008——2009下学期 八年级下 第五单元测验 班级 姓名 1、默写,填空(共30分) (1)好读书, ; ,便欣然 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2分)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喻含哲理的诗句是: ,病树前头万木春。(1分)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明生死观的诗句是: ? 。(2分) (4)把酒问青天, , ( 2 分 ) ( 5 ) , ,照无眠。( 2 分) (6)不应有恨, 。(1分) (7) , 高处不胜寒。(1分) (8)但愿人长久, 。(1分) (9)冰霜正惨凄, 。(1分) (10) ,松柏有本性!(1分) (11)王勃在《 》中写出 , ”气势豪迈的千 古名句(3分) (12)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抒寂寞之情的句子是: , 。( 2 分) (13)兴来每独往, 。行到水穷出, 。( 2 分 ) (14) ,欲上青天揽明月。 , 。 ,明朝散发弄扁舟。( 4 分) (15) ,自将磨洗认前朝。( 1 分) ( 16 )东风不与周郎便, 。( 1 分) ( 17 )辛苦遭逢起一经, ,( 1 分) ( 18 )怀旧空吟闻笛赋, 。( 1 分) ( 19 )伤心秦汉经行处, 。( 1 分)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2 ) 不 戚 戚 于 贫 贱 , 不 汲 汲 于 富 贵 。 3.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4分) 4.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5.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 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 6、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 (1)( )(2)( )(3)( )(3分) (1) A、期在必醉  B、君问归期未有期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D、度已失期 (2) A、或置酒而招之   B、怅恨久之 C、楚人怜之   D、又数刀毙之 (3) A、亲旧知其如此   B、其两膝相比者 C、以彰其咎        D、其真无马邪 7、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好读书,不求甚解。 (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8至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 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 序》) 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 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母色 义正辞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10.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 11.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分)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2)窥谷忘反 (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4. 【甲】文为《三峡》【乙】文为《与朱元思书》,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 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 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风烟俱净( ) 负势竞上( ) 窥谷忘反( ) 16.翻译下面句子。(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7.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 18、简单赏析下面句子的写法。(3分)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9《与朱元思书》中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形容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三 峡》一文中,间接表现江水相似特点的句子则是: , (2分)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6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2分) 译文: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分 ) 译文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 分 ) 译文 : 21.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答: 22.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3.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不以千里称也 称 : 扬名 B.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 有时 C. 才美不外见 见 : 通“ 现 ” D. 策之不以其道 策 : 鞭子 24.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而伯乐不常有 { 广起 ,夺而杀之 B. 虽有千里之能 { 以君之力 C. 策之不以其道 { 成 , 将以攻宋 D. 骈死于槽枥之间 {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5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文章第 1 段先以 “ 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 ” 正面提出问题 , 然后笔锋一转 , 从反面展开议论。 B. 第 2、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 “ 外见 ” 的原因 , 作者对 无知的 “ 食马者 ”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 将人才比为千里马 , 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 治者比做食马者。 D. 在作者看来 ,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 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 人才的人。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3:43:4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