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5:18:12
[转发]直练中考化学新题型 高一.doc(5.59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0 0 类别 : 其他
直练中考化学新题型 第一部分   开放性试题 例题 1、根据元素符号 Cl,改变其周围的数字,按下表写出 5种相应的符号及意义。 序号 符号 意义 1 2 3 4 5 例题 2、请设计二种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厨房里的白醋和白酒。 例题 3、先取适当的试剂,设计实验证明 Fe、Zn、Cu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例 4、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自选反应物,将下 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   范例:①   点燃 C+O2====C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据2000年 12月 18日《厦门日报》“学校化学实验室也是污染源”一文指出:全 国数以万计的高校、中学的化学实验室每天都排放着成分复杂的污染物。为此学校化学 研究小组的同学拟进行如下实验,以粗略测 试刚做完实验的室里(甲)空气中全部酸性 气体的含量。 步骤:(1)取样:因实验在另一间没有 污染的实验室(乙)进行,请你设计出取出 适量化学实验室(甲)空气样品的方法: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按上图装置将取得的气体进行实验,图中装置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酸性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请写出其在 A装置中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 若取样品气体为 100mL,装置C计数99.0mL,则实验室(甲)空气中总酸 性气体含量约为___________%。计算式为:总酸性气体含量=总酸性气体体积 X100% 取样总体积 ①一般空气中含二氧化碳约 0.03%,此样品中由实验室废气产生的酸性气体约为_____ % ②请提出你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减少实验室对人类生存环境污染的一种做法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题直练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湿法冶金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黑火药和造纸术的国家,还 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按以下要求填写(1)—(3)项, 并以此为例,再填了类似(4)—(6)项“化学之最”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粒子)是_____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 ____________;(3)天然物质里硬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填表: 内容与要求 实例 1 实例 2 有毒性的物质 有颜色的物质 扑救火灾的可行措施 生活中或实验中要注意的 安全事项 3、(1)例举二种熟悉的化学变化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举二种常见的化学肥料(填写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举二种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填化学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含固体物质的浑浊液,发现滤液仍很浑浊,其原因可 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 71%,通常每 1000g海水中含 氯化钠等盐类约 35g,所以 海水是咸的,但可以变成淡水“跑”到陆地上来。 (1)海水“跑”到陆地变成淡水一百万天然水循环,这个过程主要饮食了水的哪两种物 态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理化知识鉴别从海水中“跑”出来的水是淡水 而不是咸水的方法有多种,请 列举其中的三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用试剂瓶中的药液时,必须先拿下瓶塞,并倒放在桌上,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 瓶内药液。含氧这种正确操作方法,联系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行为,并举 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学生在家庭中建立小小实验室。他收集到的物质有:厨房中的醋精、纯碱、高锰酸 钾、味精、食盐,装修剩下的大理石碎石、生石灰以及铜丝、铁丝、废干电池等。利用以上 物质,你认为他能制出哪些新物质?请写出这些物质的名称(至少两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实验室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他所用的试管 破裂,请分析引起试管破裂的三种可能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底炸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9、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海口,将栓塞 向外拉,分别 吸入等体积的空 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的小孔,将栓塞 慢慢推入(如图),哪一支内的物质容易补压 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 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 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三种制备氢气的可能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一未知固体物质投入到一无色透明溶液中,产生一种气体,试根据你所学过的 知识回答:未知固体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无色透明溶液是_____________ _,生成的气体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试从下列所给仪器(或器材)中选择适当仪器(器材),并可根据所需任意选择化学药 品,完成两个合理的化学实验。 ⑴试管(含各种型号) ⑵酒精灯 ⑶导气管 ⑷集气瓶(含玻璃片) ⑸橡皮塞(单孔或双 孔) ⑹漏斗 ⑺坩埚钳 ⑻铁架台(含铁圈) ⑼蒸发皿 ⑽玻璃棒 ⑾烧杯 ⑿火柴 ⒀滤 纸 编号 仪器(器材) 化学药品 实验名称 1 2 13、(1)在初中化学里,采用右图所示装置可以进行哪些实验: 写出两个具体实验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右图装置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不变,稍作其他改动,还可以做哪些实验?写出 屐方法和对应实验的名称。(写出两个实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短文简要回答问题。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积累有毒物质引起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或者残留农作物中进入作 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人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能源,经过加工、调配和消费,最终以废 弃物撒向土壤,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向土壤中 排入和转化。当输入的污染物质数量超过土壤的容 量和自净能力时,必然土壤情况恶化,发生土壤 污染。污染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土壤污染物迁移图 (1) 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提出防止堵漏建制 措施 (至少三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设计实验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性(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两种不同方法鉴别 CO2与H2气体。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市场上有些不商贩用假 银元来骗人,请你用实验 来证明银元的真假。(注: 假银元通常是锌铅合金) 17、进行下列三组实验(如 右图所示)。 (1)根据实验及现象,分 析、比较和归纳而得出的结 论有(至少答 3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了避免实验失败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有些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循操作的顺序。例 如,点燃氢气前必须先验纯,再点燃。请你仿照示例填写下表 1、2中的空格,再举 3 个必须严格遵循操作顺序的实验,填写下表3—5中的所有空格。 必须严格遵循 操作顺序的实验 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示例:点燃氢气 先验纯 再点燃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先 再把系有燃着的火柴棒的 铁丝伸入集气瓶中 (2)制取O2、H2、CO2 等气体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再 (3) 先 再 (4) 先 再 (5) 先 再 19、为了测定粗盐中氯化钠(混有少量的泥沙及不溶性杂质)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1)主要的实验步骤有:①溶解 ②称量 ③过滤 ④计算 ⑤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⑤④ C.②①③⑤②④ D.②④①⑤③ (2)蒸发时有如下注意事项,你认为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将澄清的滤液全部注入蒸发皿 b.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c.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滤液溅出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 热 (3) 某同学实验后,计算出氯化钠的纯度大于 100%,分析引起错误的两种可能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试利用条件①3.6g水 ②ρH2=0.0899g/L ③ρO2=1.429g/L数据中的一个或几个编 拟一首化学计算题,并求解。 第二部分 探究性试题 例 1、某同学用红色的氧化铁粉末与黑色的木炭粉混合,放进试管中加强热。一定时间 后,试管呐只留下黑色粉末。请你对黑色粉末的成分作出假设,并通过实验的方法加 以证明。 例 2、为了研究废电池、满江红(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对水持的影响,某校自然科学兴趣的 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在 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 3500mL未污染的池塘水, 在A、B、C、D4只鱼缸中分别 放入 1节不同型号的电池(每节打洞,以便有毒物质释放); E缸作为对照,不放废电池;再向各缸分别放入 1条健康、大小和体重相近的同种金鱼; 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所放废电池型号 1号 2号 3号 5号 金鱼成活时间(天) 1 7 15 18 至今 实验二:在 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 3500mL未污染的池塘水, 向各缸分别放入经过打洞处理的 1 节同型号废电池;向 B、C、D 、E缸放入不同数量的 满江红。20天后,再向各缸分别放入 1条健康、大小和体重相近的同种金鱼;同时喂养, 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所放废电池型号 1号 1号 1号 1号 号 满江红数量(g) 0 40 80 120 160 溶解氧(mg/L) 2.25 2.94 3.65 4.12 5.06 铅(mg/L) 0.135 0.134 0.106 0.084 0.029 金鱼成活时间(天) 1 8 13 17 至今 (注:其中溶解氧、铅重金属在水中的数据是放入满江红第 20天时测定的;水中锰、汞、 铜等重金属含量在放入满江红后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表中未予列出;表中的“至 今”是指放入金鱼后第 20天) 根据以上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 满江红在净化水质的作用是什么? (3) 根据此实验所得的结论,请你谈谈感想和建议。 例 3、消防售货员告诫人们:住房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脸部,尽量靠近地面撤 离火源。CO2密度比空气大,靠近地面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会更大,二者有矛盾吗? 难道燃烧产生的 CO2密度会小于空气? 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某同学设计用右图的装置进行探究:在桌面上 固定高低不同的二支蜡烛,将其点燃,用以模拟正在燃烧的物质,用大 烧杯模拟小房间。当用烧杯扣住蜡烛后,不一会儿,上部的蜡烛先熄灭 了,随后下部的蜡烛才熄灭。 结论:燃烧时产生的 CO2的密度___________空气(填“大于”、“等于”、 “小 于”),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 CO2的__________比空气高缘故。 例 4、试设计实验证明: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和氧元素(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等)。 新题直练 1、为比较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 的气体有何不同,有人设计了下面的探究实验,请完 成探究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或装置 结论 (1)按图 2所示,用排水法 收集丙瓶呼出的气体。另取 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 气,供下面的实验用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 入步骤(1)中得到的盛有空 气和呼出 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在空气瓶中比在呼出 的气体瓶中燃烧更旺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 量比空气中更___________ __ (3)在步骤(1)中得到的空气 和呼出 的气体的集气瓶中, 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 水,振荡 呼出 的气体瓶中石灰水变 浑浊,而空气瓶中无明显 变化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 的含量比空气中更_______ _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 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观 察玻璃征上水蒸气的情况, 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 作比较 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没有明显变化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 含量比空气中更_________ __ 通过以上实验 探究,你对呼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能得出什么初步的结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不同火焰的加热效果相同吗?请你用下列 定实验用品中的部分或全部,设计实验加以探究(只要说出实验方法即可):酒精灯、试 管、试管夹、量筒、胶头滴管、计时器、火柴、水等。 3、实验桌上放有一瓶盖有玻璃片的“空”集气瓶,不知装有何种气体,请你做出一种 假设(猜想),并按你的假设填表,完成探究过程。 假设(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4、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烧杯A中 装入 20mL蒸馏水,滴入 2~3滴酚酞试液,观察到 所得溶液是无色的。在B烧杯中装入 10mL浓氨水。 用一只大烧杯氢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右图)。 几分钏后,同学们看到了小烧杯 A中装的溶液变成 红色。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假设,请你仔细阅读下表中的示例, 然后填写有关空格。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 示例:A烧杯中的溶液要过一会儿才变色, 与 B烧杯无关 向洁净烧杯 C中装入 20mL蒸馏水,滴入 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 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1)大烧杯壁 种物质,散发出肉眼年不见 的微粒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2) 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得出哪些有关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文同学对“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定律”心存疑虑, 为此他设计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将一支蜡烛固定在一 小木片上,然后放在托盘天平在左盘,再向右盘加入适 量的砝码使两边平衡。点燃蜡烛,不久便观察到天平逐 渐失去平衡……. 小文的实验能否说明蜡烛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如果让你用蜡烛燃烧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 恒定律,你会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某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 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将此空气中放置一段 时间后,发现红色消失了。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红色消失的原因 验证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7、自来水厂对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河水 沉淀、过滤、杀菌、消毒 自来水。其中 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主要用的是氯气。当氯气通入水中时,一部分氯气能与水反应生 成盐酸和交氯酸(HclO):Cl2+H2O==HCl+HClO。现有一瓶伪劣蒸馏水,试用实验的方 法它是自来水而非蒸馏水。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方法一: 方法二: 8、用坩埚钳平取一小块片状石灰石,放在酒精灯上燃烧,维持 状态 3~5min,然后取 出固体。对于燃烧后的固体的成分,有人提出如下假设:灼烧后的固体既含有生石灰, 又含有石灰石。你还能提出其它假设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确 定灼后的固体到底是什么,你觉得用下列中的__________方法(填序号)便可立即获得 结果:A.讨论 B.调查 C.实验 D.上网。为骓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你的做法是①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子是构成物质的 之一。为了证明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某同学分别量取 50mL酒精和 50mL水,然后 把两者混合 ,发现混合 后的体积_________100mL(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审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能设计出什么实 验来证明这一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溶解度的大小 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以下是某同学为探究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 因素 而进行的有关实验,请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室温时量取 5mL水装入 试管中,向其中逐渐加入 蔗糖,振荡,直至蔗糖有 剩余为止。然后给试管加热, 观察剩余蔗糖的溶解情况。 加热后,剩余蔗糖又溶解 了 蔗糖的溶解度随_____的升 高而_____________ (2)室温时量取 5mL植物油 装入 试管中,加入少量蔗 糖,振荡 蔗糖不能溶解 固体 溶解度的大小与_____ __有关。 (3) 固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 的性质有关 11、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书籍稀硫酸中存在着H+、SO42-和H2O分子,那么 是 哪种粒子使石蕊试液变红 的呢?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提出 了下列几种不同的推测: 推测 1:是 SO42-离子,因为 SO42-离子是酸根离子。 推测 2:是H2O分子。 推测 3:是 H+离子,因为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同的酸溶液中都 H+离子。 …… 你能用实验的方法骓上述推测的正确吗?请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验证方法 思路 验证推测 1 验证推测 2 验证推测 3 12、碱式碳酸钡Cu2(OH)2CO3是一种绿色粉末状物质,受热时会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 化碳。请设计实验探究其受热分解后的产物有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13、某同学把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与黑色的木炭粉均匀后,放入试管内加热到高温,充 分反应后,试管内除有红色物质产生外,仍有黑色 固体残留。该同学信为残留的黑色 粉末一定是木炭粉,你认为对吗?________如果你不同意此观点,请说出你的意见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设计实验,确定该残留物中黑色物质的成分吗? 实验方法 设计实验的思路 14、某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 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 设计方案:将一定 量氧化铁在隔绝氧 气的条件下,与过 量的炭粉完全反应, 测定参加反应的碳 元素与氧元素的质 量比。 (3) 查阅资料:氮气不 与碳、氧化铁发生 反应,可用来隔绝 氮氧气。 (4) 实验: 操作步骤与实验现象 简答 ① ② ③ ④ 15、我们知道,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主要发生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 气;而在夜晚主要发生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那么这一因素会不会引 起昼夜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呢? 为探究其结果,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用下面的实验,测定森林某处白天和夜晚二 氧化碳的相对含量。 (1)配制一杯稀氨水,并向氨水中滴入 3~5滴酚酞试液,使溶液呈浅红色,把得到 的溶液保存在密闭的细口瓶里备用。 (1) 分别选择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时间,到森林某处用 50mL注射器吸取上述溶液 10mL,再抽气到 50mL刻度处,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吸入口,用力振荡 2~3分钟, 然后将注射器用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不要把溶液排出)。再重复上述操作若 干次,直至注射器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记下抽气的次数填入下表[用白天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以0.03%计)作为比较标准了]: 编号 取样地点 取样时间 抽气次数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 1 森林某处 凌晨 5时 2次 -------- 2 同上 上午 9时 20次 0.03% 该探究结果说明,森林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晚上比白天更________。 很多人习惯在天亮前到森林里进行晨炼,请你根据该探究结果此作出评价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如Nn),放入活动性更弱的几种金属的盐[如 Fe(NO3)2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几种金属离子是同时被置换的,还是分步被置换的呢?你对 此的猜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证明这一猜测,请你谈谈自己准备采用 的实验方法及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可用式子表示为: 某样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下面的探究 实验:按下图所示,将两盆绿色植物分别用 透明塑料膜罩住(其中 B装置中还放有盛了某 种溶液的烧杯)。他们先将A、B装置同时放在 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放到阳光下,数小 时后检测出:A装置中植物的叶片有淀粉生 成,而 B装置中植物的叶片却没有淀粉生成。 (1)先将A、B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其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中的植物在阳光下________(填“有 ”或“没有”)发生光全作用。 (3) B装置中的烧杯里盛的溶液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实验表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发现反应剧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讨下列问题: (1)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并简述推测理由。 (2)对你所的气体,试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9.二氧化碳气体通往氢氧化钠溶液中,看不到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反应了?为证实这 一疑问,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你认为达不到目的是___ _。 你还能用其它方法验证吗? 如:(叙述或图示均可) 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保存 氢氧化钠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放在天平上,然后把过量的碳酸钠加入到盛有稀盐 酸的烧杯中。已知反应前烧杯内稀盐酸和碳酸钠的总质量为 92.0g, 从反应开始至以后 的 8分钟内,每 1分钟读 1次数并记录。结果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质量/g 92.0 91.0 90.5 90.2 90.1 90.4 90.1 90.1 90.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 表中有一个测定结果误差较大,这点 所在的时间是第_______min。 (3) 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表示反应过 程的质量与时间的曲线图(Ⅰ)。 (4) 如果改用更浓的但HCl质量不变的盐 酸重复实验(注意:假设其它条件不变, 反应前烧杯内稀盐酸和碳酸钠的总质 量仍为 92.0g,碳酸钠过量),试在坐 标纸上画出表示反应过程的质量与时 间的大致曲线图(Ⅱ)。 第三部分 情景分析题 例 1、厨房里放有一堆沙子和一桶水并一 口带盖的锅。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隹灭火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2、在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 2~3滴酚酞试液,出现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红色消 失。请你对此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3、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到 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扑 救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新题直练 1.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 的氢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 分析些实验失败的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经改进实验后成功了,其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长征二号”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 R表示)在火箭发射进,偏二甲肼 和四氧化二氮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 下:R+2N2O4==== 3N2 + 2CO2 +4H2O,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推测 化学式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带着猎犬举着火把进入人迹罕见的山洞里,不久猎犬死亡,当人蹲下进,把熄 灭,人也感到头晕气喘,于是赶忙站起来逃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猎犬死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火把熄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猎犬死亡前,火把不熄灭,人也无明显反应,蹲下火把熄灭,人也感到不适,其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 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5.2003年 3月 20日,英、美等国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了侵略战争。伊拉克军队为 了干扰英、美飞机的轰炸,在许多城市的周围点燃了石油。石油的燃烧产生遮天避地的 浓黑的黑烟和许多有毒气体。已知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 硫、氧、氮等元素。 (1) 石油燃烧产生的烟是黑的,这种黑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 在一小产生很多有毒气体, 有毒气体可能是(至少一种)___________、 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不,星期天黄小虎一回家就跟着爷爷来到了水稻 田里施肥,施肥前爷孙俩有这样一段对话: “爷爷,今天施的什么肥呢”? “草木灰和碳铵” “爷爷,这两种肥料不能一起混施,否则肥效会消失。” “是吗?” “是的,爷爷,我来把这里的道理说给你听。” 请问黄小虎告诉爷爷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草木灰溶于 水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 7.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作了“简化”),将其经去 渣去臭后可转化为厕所用水。问: (1) 采用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 (2) 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利用的是这种物质的什么性质? (3) 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4) 怎样检验(1)和(2)处理的后的水里存在的阴离子?(提示:Ag2CO3是一种不溶物, 若方法不当,会对实验产生干扰) 8.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的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 一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的 CaCO3粉未。生产过程如下:试回答: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在家中帮家长洗碗或杯子时,怎样知道碗和杯子洗干净了? 10、化学物质及变化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1)检验市场上销售的食盐中是否碘元素(元素符号为 I)的一种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 使食盐样品溶液跟一种试剂 X反应(KIO3+5X+6HCl==6KCl+3I2+3H2O),如果样品中含 有碘元素,则会生成能够命名淀粉试液变蓝的碘单质。这种试剂X是_____________。 浸液配方(可浸泡 4只鸡蛋) NaOH 6克 NaCl 10克 氢氧化钙 59克 茶叶 5克 水 210克 (2)按上表中浸液西文可制无泥皮蛋。配制浸液时,是否可以用生石灰和纯碱代替氢氧 化钠和氢氧化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味用的食醋中含有醋酸(用Hac表示其组成),可用来浸泡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 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这是为什么? 11、地球上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亦称 质量分数)一般在 60%以上。 表一 生物体内都含有水 成年人 鱼类 水母、藻类 香蕉、生菜等 65%~70% 70%~80% 90%以上 90%以上 表二 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 元素名称 元素总量/吨 元素名称 元素总量/吨 氧 3.35×1015 钾 0.1×1013 铜 1.1×107 氢 0.4×1015 溴 2.5×1011 镍 0.8×107 氯 7.2×1013 氟 0.5×1010 铝 0.8×107 钠 4.0×1013 磷 2.7×108 锰 0.8×107 镁 0.5×1013 碘 2.3×108 钛 0.4×107 硫 0.3×1013 铁 0.4×108 银 1.4×105 钙 0.2×1013 锡 1.1×107 金 1.5×104 分析上面丙个表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由表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组成的,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水的组成(填写实验 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设计实验,证明白菜中含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通常洗涤剂中含有三磷酸五钠(Na5P3O10)洗涤衣物的废水如直接排放到河湖中,会 造成水质富营养化,促使藻类大量繁殖,藻类死亡之后经氧化[化学方程式为:X(碟 表藻类)+138O2==106CO2+16HNO3+H3PO4+122H2O],致使河水臭,鱼类等生物因缺 氧大量死亡。 (1) 则藻类(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现有一个 1×106m2、平均水为 20m的湖泊,含氧量为 9.1g/m3,若每天排入含 3%(质 量分数)的三磷酸五钠的废水 1000kg,计算多少天后,湖里氧气被消耗净? 13、给你一个软矿泉水瓶子(带盖),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易溶于水(简述 实验步骤和现象)。 14、王璐同学在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发现最后得到的食盐晶体的质量比加入的 粗盐的质量少很多,试帮她分析一原因? 15、“南极的冰化了”。中央电视台 2002年 5月 22日“东方时空”中的一个节目的标 题,说的是一块叫“拉伸 B”的冰架发生坍塌,其断裂的面积比上海市还大。这是大自 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原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1)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慢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 面使用纸张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再举出一些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电影《闪闪的红星》有有这样一段故事:因红军主力战略转移,留下来坚持战斗的 红军和赤卫队员被以胡汉山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围困在上上,时间一长,红军便缺少 食盐。为了生存红军派了十来岁的儿童团员潘冬子和一位老大爷下去买食盐。潘冬子他 们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很快就买到了食盐。考虑到在上山的路上胡汉山(土匪头子)设置了 关卡,冬子便把食盐装进了一个竹筒做的茶壶中,扮作上山砍柴人来到了关卡前,不 料敌人加强了检查力度,冬子一看,知道提着竹筒是过不了关卡的;只见冬子眼珠一 转,飞快地向河边跑去,不一会儿冬子又回来了,并顺利地通过了关卡。过了山坳, 老大爷问冬子,你刚才去河边干什么?只见冬子解开棉袄,大爷用手一摸,湿润润的, 一尝,咸的。大爷高兴的大叫起来:“冬子,你真聪明!” 请问:潘冬子把食盐藏在哪儿?回到山上潘冬子应进行怎样的一些操作才能得到 固体食盐。 17、糖类根据能否水解(可理解为跟水反应)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以娄为单糖、二糖 和多糖等几类。单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二糖能水解,每个二糖分子水解后产生 2 个单糖分子;糖也能被水解,个多糖分子水解后产生多个单糖分子。现已知有下列反 应: C6H12O6+H2O-------不反应 (葡萄糖) C12H22O11+H2O--------2 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C6H10O5)+nH2O---------n 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1)则在上面的各类糖中,是的是___________,是二糖的是_____________,是多糖的 是___________。(填写名称) (2)在人体组织中,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 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现已知每克葡萄糖在人体中氧化时约放出 17.2kJ的能量,则 180克葡萄糖在人体中氧化时约能放出多少能量?同时生成的二氧 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18、石灰石我省分布较广。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 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 200g,平均分成 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 下表: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g 生成二氧化碳质量/g (1) 哪几次实验中矿石有剩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计算这种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9、过氧化氢(H2O2)在一定的条件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观察下列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 题. (1)请指出,二氧化锰在此实验中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两图中,左边的是实验室制氢气的装置,右边是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实 验室若用过氧化氢(H2O2)来制取氧气,你准备哪些(填号)仪器来组装一个发生装置。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H2O2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谁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蚊虫能在人的皮肤 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酸痛。如果要减轻痛痒,你认为选择下表中的__________ 可以见效。 物质 pH 物质 pH 醋 2.4~3.4 乳汁 6.6~7.6 玉米粥 6.8~8.0 鸡蛋清 7.6~8.0 (2)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 pH计( 测 pH的仪 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 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定时间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1 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测定时间内,雨水的酸性是增强还是减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调查,这一地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二氧化碳气体,这个工使用的燃 料主要煤,另外,这一地区的生活燃料主要也是煤,还有液化石油气。试分析造成这 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 21、仔细阅读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文字。 放电 N2+O2====2NO(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2NO+O2==2NO2(红棕色,易溶于水) 3NO2+H2O==2HNO3+NO 3Cu+8HNO3==3Cu(NO3)2[蓝色溶液]+2NO↑+4H2O 用右边示意图中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1)实验前应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2)拨开试管 a的橡皮塞,加入 1g的薄铜片和足量的稀硝 酸,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中,反应开始时速度很慢,后渐渐加快。写 出在试管 a中所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预期在试管 a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请依次写出。 (4)在反应开始时,可观察到导管 b中的水面先沿导管 b慢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此后又 回落,然后有气泡从管口冒出。试说明反应开始时,导管中水面先上升的原因。 (5)试管 c收集满气体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水槽,将管口向上,松开拇指片刻后, 再次堵住管口,将试管又再倒置于水槽中,松开拇指。写出试管 c中所发生的所有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5:20:5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