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hwth@163.net
宁阳一中 2004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
物 理 试 题
2006.6
说明:本试卷分Ⅰ、Ⅱ卷,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1 分)
一、选择题。(共 18小题 ,每小题 3分 ,共 51分。有错误答案的不给分,答对
不全的给 2分。并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同一振源分别在甲、乙两种不同的介质中产生甲、乙两列波,它们的频率、波速、波长
分别为 f1与 f2、v1与 v2、λ1和 λ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 f1=v2/ f2 B. v1/λ1= v2/λ2 C. f1λ1= f2λ2 D. v1λ1= v2λ2
2.关于机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跟波长成正比 B.跟频率成正比
C.由媒质的性质决定,与频率无关 D.由振源决定,与媒质无关
3.有一单摆,当它的摆长增加 1m时,周期变为原来的 2倍,则它们的摆长是:
A.0.5m B.1m C.1/3m D.2m
4.一劲度系数为 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 m的物体,任其上下振动,
其振幅为A,当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其回复力大小和方向为:
A.kA,方向竖直向下 B.mg+kA,方向竖直向下
C.kA,方向竖直向上 D.kA-mg,方向竖直向上
5、如图示,为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波向右传播,则此刻 P点向上运动
B.若波向左传播,则此刻M点向下运动
C.若此刻N点向上运动,则 P点也向上运动
D.若此刻M点向上运动,则 P点也向上运动
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引起的横波
B.声音音调的高低跟声强有关
C.两种声音,即使基音相同,音品也可能不同
D.声音和电磁波一样,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7、物体在某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 1/4,在地球上
走的很准的摆钟搬到此行星上,此钟的分针走一整圈经历的时间实际是:
A.2h B.4h C.1/4h D.1/2h
8、两列波长相同的水波发生干涉现象,若在某一时刻,P点处恰好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
1
y
x
.
M .
N .
P
.
Q
srhwth@163.net
Q点处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 。则:
A.、P振动加强,Q点振动减弱
B、P、Q两点振动都加强
C、P、Q两点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
D、.P、Q两点始终处在最大或最小位移
9、横波沿 x轴传播,如图示,t1时刻波形图为实线Ⅰ, t2时刻波形图为虚线Ⅱ,已知
t2=t1+1/8s,振动周期 0.5s,则波的传播方向与传播的距离是:
A.向右,9m B.向左,3m C.向右,3m D.向左,9m
10、关于 2E mc 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是m的物体,就贮存有mc2能量
B、质量是m的物体,对应着mc2能量
C、如果物体的质量减少 m ,就将该质量转化为的 2mc 的能量
D如果物体的质量减少 m ,就将产生 2mc 的能量
11、一个物体放在振动的平台上,随平台一起在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在最低点物体对平台的压力最大 B.在平衡位置对平台的压力为零
C.向上运动时对平台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量 D.物体随平台振动的最大加速度为 g
12、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相距 1.8m,它们的振动图线如图所示,波的传播速度大小
可能是:
A.18m/s B.12m/s C.6m/s D.3.6m/s
13、如图所示,用一临界角为42°的玻璃制成一直角三棱镜AB,∠B=15°,∠C=90°,
一条光线垂直于 AC面入射,它在棱镜内发生全反射
的次数为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14、如图所示,截面为 ABC的玻璃直角三棱镜放置在
2
x(m)o
y(m)
3 6 9 12
Ⅰ Ⅱ
t(s)o
y(m)
0.2
A B
srhwth@163.net
空气中,宽度均为 d的紫、红两束光垂直照射三棱镜的一个直角边 AB,在三棱镜的另一
侧放置一平行于 AB 边的光屏,屏的距离远近可调,在屏上出 现
紫、红两条光带,可能是
A.紫色光带在上,红色光带在下,紫色光带较宽
B.紫色光带在下,红色光带在上,紫色光带较宽
C.红色光带在上,紫色光带在下,红色光带较宽
D.红色光带在下,紫色光带在上,红色光带较宽
15、关于电磁理论,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场的周围空间一定产生磁场;
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
D、振荡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振荡磁场。
16、要想提高电磁振荡的频率,下列办法中可行的是:
A、线圈中插入铁心; B、提高充电电压;
C、增加电容器两板间距离; D、减小电容器两板间的正对面积.
17、一个带正电离子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内做
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均匀增大时,此离子的:(提示:变化磁场在周
围产生电场,电场力对电荷做功)
A、动能不变; B、动能增大;
C、动能减小; D、动能为零。
宁阳一中 2004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
物 理 试 题
2006.6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49 分)
二、填空题:(每题 4分,共 16分)
18、 0m为物体静止时的质量。当物体(一般是粒子)的速度很大时,其运动时的质量
明显大于静止时的质量,则其以速度 v运动时的质量 m为 。
19.u为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 v为车相对地面的速度, /u 物体相对车的速度,则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 。
3
srhwth@163.net
20.火车在行驶时,每经过两根铁轨接口处就受到一次冲击力的作用,而使车厢上下振
动。若每节车厢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6×106N/m,每节车厢的总质量为m=6×104kg,每
根铁轨的长度 L=12.5m,当火车行驶速度约为 m/s,车厢振动最强烈。(弹簧振子的
振动周期公式为 2 mT k )
21.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实验中:
(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 aa/ 和 bb/后,不自觉地碰了玻璃砖使
它向 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 A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值将 (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自觉地将两界面 aa/ 和 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大些,如
图 B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共 33分)
22.如图所示,有一长方形容器,高为 30cm,宽 40cm,在容器的底部,平放着一把长
40cm的刻度尺,眼睛在 A延长线上的 E点观察,视线沿着 EA斜向下看恰能看到尺的左端
的零刻线,现保持眼睛的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且满至器口,这时眼睛仍沿
EA方向观察,恰能看到尺上17.5cm的刻度,此种液体的折射率为多少?
4
A B
例 2图
srhwth@163.net
23.从 A点发出频率 f=50 Hz的声音,以 v1=330 m/s的速度向 B点传播.A、B两点间的距
离等于这时声波波长 λ的 n倍.当温度升高 Δt=20 ℃,重复这个实验,发现在 A、B距离上
的波数是(n-2)个.已知温度每升高 1℃,声速增加 0.5m/s,求 A、B两点间的距离.
24.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已知双缝间距离 d的大小恰好是图甲中游标卡尺
的读数,双缝到毛玻璃屏间的距离 L的大小也由图乙中毫米刻度尺读出。实验时先移动
测量头上的手轮,把分化线对准靠近最左边的一条明条纹(如图丙 1所示),并记下螺
旋测微器的读数 a1(如图丙 2所示),然后转动手轮,把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
第 7条明条纹并记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a2(如图丙 3所示),试由以上测量数据求该单
色光的波长。
5
srhwth@163.net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