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卷
全卷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间为 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19 Na—23 Al—27 P—31 S—32 K—39
一、选择题(本题有 14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
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铁制成铁锅 C.煤气燃烧 D.冰块融化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干冰 B.纯碱 C.食醋 D.花生油
3、下列属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4、牙膏里添加的单氟磷酸钠(Na2PO3F)可有效防止龋齿。关于单氟磷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由钠、磷、氧、氟四个原子组成的 B.它是由钠、磷、氧、氟四种元素组成的
C.单氟磷酸钠中钠、磷、氧、氟元素的质量比为 2∶1∶3∶1
D.它是由 2个钠元素、1个磷元素、3个氧元素、1个氟元素组成的
5、园林工人在树身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石灰浆的作用是( )
A.美观作用 B.杀菌作用 C.标记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供人呼吸 B.氢气作为人类的理想能源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电解水制氢气
7、下列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KMnO4 B.K2MnO4 C.MnO2 D.Mn
8、某农场种植的棉花,枝叶生长不茂盛,需施用的氮肥是( )
A.K2SO4 B.CO(NH2)2 C.Ca(H2PO4)2 D.KCl
9、煤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的有毒气体是( )
A.SO2 B.CO C.CO和 CO2 D.SO2和 CO
10、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把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 B.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人
C.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实验产生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1
11、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
的过程中,胃液的 pH变化的情况是( )
12、X、Y、Z三种金属中,只有 Z能与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时,Y表面有X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Z>Y B.Y>X>Z C.Z>Y>X D.Y>Z>X
1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装
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
在。现将温度由 80℃降到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
C.溶液中甲、乙溶质都减少
D.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
14、甲、乙两组反应中 在一定条件下,只通过一步
反应就能转化的是( )
A.只有甲能实现 B.只有乙能实现 C.甲、乙都能实现 D.甲、乙都不能实现
二、填空题(本题 5小题,共 16分)
15、(3分)阅读下列报道,回答问题。
据《家庭医生报》报道,不少市售面粉添加叫做“吊白块”的漂白剂,它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
二氧化硫,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均有害。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对人体有
中等毒性,长期接触甲醛的人群,口、鼻、喉部及肺部肿瘤的发生率会增加。
⑴吊白块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
⑵甲醛的化学式为 CH2O,它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⑶甲醛的物理性质是 。
16、(3分)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常用消毒剂,目前广泛用于环境消毒。过氧乙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 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若对 1m3空间进行有效消毒需要 0.2%的
过氧乙酸 3g,现对 80m3的空间进行有效消毒,需要 0.2%的过氧乙酸 g。
17、(3分)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
油脂,三硝酸甘油脂的化学式为 C3H5N3O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程式为:
2
4 C3H5N3O9 12CO2↑+10H2O↑+6X↑+O2↑
⑴X的化学式是 。
⑵推断 C的化学式的依据是 。
18、(3分)某学生在网上学习时获得信息:在沙漠高温灼烤下,沙粒中含有的少量的碳酸钙
会发生反应:CaCO3 CaO+CO2↑,含有这类沙粒的“沙尘暴”可中和酸雨。请回答:
⑴“沙尘暴”中能中和酸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⑵若该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则中和酸雨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4分)现有四种物质: BaCl2、NaOH、CuO、Zn,请另选一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⑴只与上述四种物质中的 1种发生反应,则所选物质的化学式是 。
⑵可与上述四种物质都发生反应,则所选物质的化学式是 。
三、(本题有 2小题,共 19分)
20、(8分)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下
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 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
(填增大、减不或不变);氨水的密度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⑵取 12%的硫酸溶液 100%配制成
6%的溶液,向 100g12%的硫酸溶液中加
水的质量应 100g(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⑶向 100g24%的氨水中加入 100g水,摇匀,溶液体积是 mL(保留到 0.1)。
21、(11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用
一种常见的黑色固体合金 A做了如
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A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
学式)。
⑵ B 是 (填化学式,下
同)、D是 、E是 。
⑶步骤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
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1.02 1.08 1
.1
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g/mL 0.98 0.95 0
.
9
4
0.91 0.90
3
⑸ E在工业上可用于 。
四、(本题有 2小题,共 25分)
22、(12分)过氧化氢(化学式 H2O2)溶液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 O2和
H2O。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
⑵写出该方法制取 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要收 集一 瓶纯 净的 O2 , 应选 择装 置
(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 B装置收集 O2,经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另外 2种气体的化学式 和 。
⑸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KMnO4加热制取O2。优点是 (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⑹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23、(13分)某同学收集了班级同学“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固体残渣(含铜和氧化铜)
欲从中回收单质铜和制取硫酸铜溶液,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方案:
⑴称量。称量收集到的固体残渣 20g,需要的仪器是 。
⑵溶解。将 20g称量好的固体残渣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直至反应完全。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过滤。除滤纸外,还需要从下图选用哪些仪器 (填字母)。
⑷洗涤干燥。洗净滤纸上的固体,干燥后称量,此固
体名称为 。
⑸收集滤液。滤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是 。
⑹分析。为了除去滤液中过量的硫酸,应往滤液中加
入过量的下列 (填编号)固体粉末,过滤。
①氧化铜 ②氢氧化钠 ③铁 ④硫酸铜
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固体粉末,原因是 ;实验现象是 。
五、(本题有 2小题,共 12分)
24、(5分)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 0.004g
以下。
若在 1kg 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 2g(胆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
4
474),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 (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⑵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K∶Al∶S∶O∶H=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
到 0.1%) 。
⑶如果某人一天吃了 100g上述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25、(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 SO2,反应的
方程式如下:2NaOH+SO2 === Na2SO4+H2O 。用NaOH溶液吸收 100L已除去 CO2的空气样品,溶
液质量增加了 0.64g。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为 1.3g/L,求:
⑴被吸收的 SO2的质量。
⑵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
⑶空气中 S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
5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