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学画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课文中的11 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
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讲王冕刻苦学习和观察荷花的词句,认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
夫才成功的道理。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要抓住写王冕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重点词句,联系其他语
言文字,认识王冕的刻苦学习精神。还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第二自然段中的
优美词句,了解句与句的联系,把理解语言文字与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
结合起来。
教学资料:
王冕是我国元朝一位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从小刻苦自学,晚年隐居九
里山,以卖画为生。他善画梅花,题画的梅花诗也很有名,还写过不少反映
元末社会现实的诗歌。《王冕学画》是根据《儒林外史》第一回部分内容改
写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释题引入。
1.介绍王冕。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王冕学画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3.释题。
(1)课题写的是谁学画?(王冕)
(2)出示生字卡片,齐读“王冕”一词。
(3)课文写王冕干什么?(学画画)
4.导读:王冕为什么学画?画什么?学画的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学习课
文。
二、初读感知。
1.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1)课文写的是王冕学画什么的事?(画荷花)(板书:荷花)
(2)学习生字词:荷花。
同学们谁看见过荷花?荷花是什么样子?(荷花在夏天开放,颜色有白
色和粉红色的,很美丽,花谢后就长成莲蓬,里面有莲子,成熟了可以吃。)
2.自读课文。
(1)轻声读一遍,把生字划下来。
(2)再读一遍,看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讨论。
三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第一自然段讲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一边
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第二自然段讲雨后的荷花很美,王冕看得出了神,
想把荷花画下来。第三自然段讲王冕刻苦练习画荷花,终于画成功了。)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三句)
(2)第一句写的是什么?(王冕是古时候的一个画家)
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王冕是古时候的人?(引导学生看插图,观察王
冕的穿着、打扮)
②齐读第一句话。
(3)第二句写的是什么?(王冕家里很穷)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家里很穷?(父亲死得早,只念过三年书,
给人家放牛。)
②学习“父亲”一词。
A.“父”字在哪个字里见过?(爸)
B.“父亲”指的是什么?(爸爸)
C.“他父亲死得早”是什么意思?(他年岁不大父亲就死去了)
③出示小黑板:王冕只念了三年书,( )去给人家放牛。(就、才)
想想应该选择哪个词填空合适?为什么?(选择“就”字合适,更突出
地写出了王冕家里穷)
④学习“书”字。
A.“书”字读什么音?(翘舌音shū)
B.用“书”字可以组成哪些词?
C.王冕为什么只念了三年书?(因为家里很穷)
⑤齐读第二句。
(4)第三句是写什么?(写王冕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
①齐读第三句。
②“找些书来读”的“找”字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家里穷,没钱买书)
③这句话反映了王冕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不怕困难,热爱读书)
④学习“读”字。
A.用“读”字组词。
B.用“读”字组成的词练习说话。
⑤用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巩固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用“父”“书”“读”“荷”组词。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填空。
古时候有个画家叫王冕,他家里( ),只念过三年( ),( )去
给人家( ),他一边( ),一边( )。
3.导入。
王冕到什么地方去放牛呢?他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讲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轻声、自读。
(2)指名朗读。
(3)读后思考:
①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五句话)
②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王冕到哪里去放牛?(夏天的傍晚,在湖边放牛)
③板书:傍晚。
“傍晚”是什么时候?(天要黑的时候)
④第二句写什么?(下雨了)下得怎样?(一阵大雨)一阵大雨前天空
是什么景象?(乌云密布)“乌云密布”是什么意思?(黑云布满了天空)
⑤第三句写了什么景色?(满湖通红)为什么?(大雨过后,阳光照的)
(指名读第三句)(板书:满湖通红)
⑥第四句写了什么景色?找出描写景色的词语。(板书:荷花更鲜艳粉
红的花瓣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水珠滚来滚去)
A.讲解“荷花”。
B.学习“更”字。
C.比较句子,体会哪一句写得好。
a.花瓣上有清水,荷叶上有水珠。
b.粉红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第二句写得好,具体、形象地描写出了雨后荷花、荷叶更加鲜艳、更
加美丽的样子)
⑦指名读第四句。
⑧这么美的荷花、荷叶,你们看了喜欢不喜欢?(喜欢)那么王冕看到
了会怎样呢?
⑨指名读第五句。
A.指导学生看插图。
观察王冕正在做什么?(趴在一块石头上看荷花)王冕看荷花时是什么
样子?(他双手托着下巴,看得出了神)为什么?(因为雨后荷花的样子太
美了)
B.王冕看了这么美的荷花后,产生了什么愿望?(把美丽的荷花画下来,
那多好哇!)“那多好哇!”表现了什么?(表现了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
迫切愿望)
C.学习“想”“美丽”。
a.用“想”组词。
b.“美丽”的近义词是什么?(好看、漂亮)
(4)再读第二段。
个人读、齐读。
(5)小结:这段主要讲雨后的荷花很美,王冕看得出了神,想把荷花画
下来。那么王冕是怎样画荷花的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思考回答。
①这段有几句话?(三句)
②主要讲了什么?(讲王冕刻苦练习画荷花,终于画成功了)
(3)指名读第一句。
①第一句讲了什么?(讲王冕学画的用具是怎样来的)
②学画要用什么用具?(画笔、颜料和纸)
③画笔和颜料是怎么来的?(是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来的)(板
书:平时节省买)
④“节省”是什么意思?(减省)
⑤“平时”还可以怎样说?(平常)“平时”和“有时”的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平时”说明是经常的,“有时”是有的时候)
⑥“买”的反义词是什么?(卖)
⑦王冕画荷花的纸是哪里来的?(找来的)(板书:找)
⑧为什么不买纸?(因为家里穷)
⑨齐读第一句。
(4)指名读第二句。
①王冕开始画荷花画得怎样?(不像)
②他是怎样做的?(不灰心,天天画)
③王冕不灰心,天天画,这说明了什么?(王冕不怕失败,刻苦努力,
坚持学画)
④齐读第二句。
(5)指名读第三句。
①王冕画荷花结果怎样?(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板书:就像刚
从湖里采来的一样)
②“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是什么意思?(王冕画的荷花非常好,
就像真的似的)
④王冕画的荷花为什么会“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是他勤学苦练
的结果)
(6)齐读第三段。
(7)小结。
王冕开始画荷花画的怎样?(不像)如果他灰心了,能成功吗?(不能)
对,正因为王冕不怕失败,刻苦努力坚持学画,所以才能得到成功。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识记字形。
父:“爸”字去“巴”。
读:右半边上边是“十”,第三笔是横钩,下边是个“头”字。
荷:上下结构。下边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可”
美:上下结构。上边是“羊字头”,下边是个“大”字。最后一笔是捺。
平:“苹”字去“草字头”。
买:是“读”的右半部分去掉上边的“十”。
想:上边是“相”,下边是“心”。
样:右边是个“羊”字。
2.抄写生字。
3.把生字组成的词写下来。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朗读。
1.范读课文。
2.齐读全文。
3.出示课后练习3,读一读句子。
(1)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2)大雨过后,荷花更美丽了。
(3)他天天学画荷花。
(4)他画的荷花像真的一样。
二、复述课文。按练习3 句子的内容,复述课文。
三、总结课文。
1.从王冕学画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无论学习什么,都得下苦功夫,
才能得到成功。)
2.说说你向王冕学习什么?(学习王冕不怕困难,不灰心,不怕失败,
刻苦努力,勤学苦练的精神。)
四、指导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1.有感情地熟读第二自然段。
2.根据插图内容,看图背诵。
3.根据板书背诵。
4.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背诵。提示:时间雨前雨后想画
5.用以上不同的方法练习背诵。
(1)一句一句接力背诵。
(2)同桌同学试背。
(3)分组比赛背。
(4)齐背。
五、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作业题。
2.填空。
(1)王冕( )念了三年书,( )去给人家放牛。(就只才)
(2)荷花开得( )鲜艳。(很更多)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