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6:18:19
指数函数的性质应用教案 高二.doc(69.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性质教案 2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熟记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 会用标准方程确定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而且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解 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对比、概括、转化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我们已学习了哪几种圆锥曲线?    生:已学过圆、椭圆、双曲线.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种圆锥曲线——抛物线.它的标准方程及 性质怎样呢?    (板书课题: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性质.)    师:同学们对抛物线已有了哪些认识?    生:在物理中,抛物线被认为是抛射物体的运动轨道.在函数中, 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图像.    师:在二次函数中研究过的抛物线有什么特征?    生:这里研究的抛物线,它的对称轴是平行于y轴的(只是开口向 上或向下的)情形.    师: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平行于y轴,那么就不能作为二次函 数的图像来研究了.我们这里,就是要打破在函数研究中的这种局限, 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研究抛物线. 二、讲述新课   1.抛物线的定义    师:为了认识抛物线是满足什么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我们可以从 研究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ax2所决定的抛物线的性质入手:       [思维从问题开始.]    生:(板书.)    设P(x,ax2),则   所以,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已知定点和已知定直线的距离相等.    师:由此,我们能不能说抛物线是到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距离 相等的点的轨迹呢?    生:不能!轨迹必须既满足纯粹性,又满足完备性,这里只证明 了抛物线所具有的几何性质,即纯粹性,还未证明完备性.    师:这里完备性的证明,要研究什么命题呢?   问题2:满足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抛 物线上.   师:上述命题的证明并不困难.这里,我们还可以作一个直观的演 示.    [直观演示不仅为了对抛物线定义先作形象的认识,而且在于使得 对抛物线y=ax2的研究引向一般.]    把一根直尺固定在画图板内直线l的位置上(图2);把一块三角板 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着直尺的边缘;把一条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三角板另一 条直角边上的一点A,截取绳子的长等于从点A到直线l的距离AC,并 且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画图板上的一点F;用一支铅笔扣着绳子,紧 靠着三角板的这条直角边把绳子绷紧,然后使三角板紧靠着直尺左右滑 动,这样铅笔就描出一条曲线.    (教师可以反复演示后,请学生来归纳抛物线的定义,教师总结, 并将定义板书在黑板上.)    师:这样,可以把抛物线的定义概括成(板书.)    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 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师:设定点F到定直线l的距离为 p(这是已知数且大于零).下 面,我们来求抛物线的方程.怎样选择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使所得的 方程取较简的形式呢?    (让学生议论一下,教师巡视,启发辅导,最后简单小结一下.    学生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六种,可以分组让 学生对各种情况,分别求得相应的方程,并把结果填入小黑板上预先列 出的表里.如下表.)    师:比较所得的各个方程,应该选哪些方程作为抛物线的标准方 程呢?    生:应该选(3)~(6)这四个方程作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因为这 些方程不仅具有较简的形式,而且方程中的系数有明确的几何意义:一 次项系数是焦点到准线距离的2倍.    y=ax2.   由此可见,用曲线方程的观点研究抛物线比用二次函数的观点研究 抛物线,更具有一般性.    3.四个标准方程的应用    [例 1] (1) 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6x,求它的焦点坐标和 准线方程;    (2)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F(0,-2),求它的标准方程.       x2=-8y.    [例 2] 根据下列所给的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2.    y2=-x.    (2) 因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p,所以 p=2,由于焦点不定,因 而四个标准方程都合适,故 y2=4x,y2=-4x,x2=4y,x2=-4y.    (让学生边看、边做、边研究、边讨论.)    师:由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且每一种形式中都只含 有一个系数 p,因此只要给出确定 p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抛物线的 标准方程.当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或准线方程给定以后,它的标准方程也 就唯一确定.如果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或准线方程没有给定,则所求的标 准方程就会有多解.    4.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师:怎样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确定它的几何性质?    (以 y2=2px,p>0为例,用小黑板给出下表,请学生对比、研究和 填写.)       师:和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相比,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有什么 特点呢?    (学生和教师共同小结.)    (1)抛物线只位于半个坐标平面内,尽管它也可以无限延伸,但没 有渐近线;    (2)抛物线只有一条对称轴,这条对称轴垂直于抛物线的准线,或 同顶点和焦点的连线重合.抛物线没有中心.    (3)抛物线只有一个顶点,它是焦点和焦点在准线上射影的中点.    (4)抛物线的离心率的规定要联系椭圆、双曲线的第二个定义,并 和抛物线的定义作比较.其结果是应规定抛物线的离心率为1.    (这样不仅引入了抛物线离心率的概念,而且把圆锥曲线作为点的 轨迹统一了起来.)    三、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略.      教案说明      (1)本节课研究的是抛物线,实际是解析几何基本思想方法的又一 次应用.我们从研究已经熟悉的抛物线y=ax2的性质入手,按照轨迹必 须满足纯粹性、完备性的要求,概括出了抛物线的定义;运用坐标的观 点,选取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得了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 通过对所得代数方程的讨论,按照椭圆、双曲线几何性质的项目,得到 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从而完成了用解析法研究抛物线的两个基本课题. 即求抛物线方程;由抛物线方程的讨论确定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当然,我们这里对抛物线的研究仍有局限性,当抛物线的对称轴不 平行于坐标轴时,上述两个基本课题的研究这里还未全部完成.这要留 待下一章再作研究.    (2)抛物线定义的得出,从二次函数图像——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 已知定点和已知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着手,再去研究满足到一个定点F和 一条定直线l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抛物线上,这种从必要条件中寻找充 要条件的考虑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可以使寻找范围大大缩 小.但不能以必要条件代替充要条件.这里概括抛物线定义的设计,渗 透了这种思想,且加深了对轨迹概念、曲线和方程概念的理解.    从研究抛物线y=ax2的性质入手概括抛物线定义的上述过程,对 坐标系的适当选取,已作了提示,不仅可以免除硬性规定坐标系的突然 性,而且可以发展学生联想对比的能力.   学生对抛物线并不陌生,如果直接给出定义,硬性规定坐标系的选 法,也可以得到其标准方程,但是学生往往觉得比较突然,而且总认为 已经研究过了.采用“顺应”学生认识的方法引入,不仅可以免去学生 因悬念产生的思维干扰,而且可以点明新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总体设计从具体到抽象,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二次函数图像—— 抛物线研究中的局限性为突破口,还可以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用求轨迹 方程的一般方法去求抛物线的非标准方程.例如:    求顶点为 O′(-1,2),焦点为F(1,4)的抛物线方程.   这里由于焦点不在坐标轴上,顶点也不在坐标原点,因此所求的抛 物线方程一定不是标准方程.   不难得到,焦点在准线上的射影为(-3,0),又过顶点和焦点的直 线的斜率为1,所以准线方程为y=-(x+3),即 x+y+3=0.    设所求抛物线上任意一点为(x,y),则   化简后得 x2-2xy+y2-10x-22y+25=0.   至于怎么对所得的方程进行讨论,确定相应抛物线的性质,将在下 一章研究.为新一章学习留下伏笔.    (4)依据一定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熟悉和运用抛物线标准 方程的基本训练.教师出几个题让学生去做是常采用的方法.如果围绕 怎样决定抛物线标准方程这一中心课题,让学生在思考解决它的两个关 键问题(几何对象代数化,即求抛物线的方程;代数结论几何化,即由 抛物线方程的讨论确定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中去研究一些题目,不仅可 以增加训练的思考性、目的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使用已学知识去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研究项目、方法和结果同椭圆、双曲线很类似.学 生自己研究也无困难.让学生填充给出的上表,不仅可以使三种圆锥曲 线的性质得到对比,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能力.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6:21:2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