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6:18:20
函数的应用举例的教案 高二.doc(60.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直线和平面垂直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教学重点:掌握直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教学过程: 1、 复习: 1、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2、平面和平面平行的性质 2、 授新课: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并且和这个平面的任何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这条 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其中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交点叫 做垂足。 注:①画直线和平面垂直时,通常要把直线画成和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垂 直。 ②直线 l和平面α垂直,记作 l⊥α。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 这个平面。 已知:m、n是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直线 l与α的交点为B,且 l⊥m,l⊥n 求证:l⊥α 分析:在 α内平移m、n,使它们都通过点 B,这时m、n仍 保持和 l垂直。过点B作任一条不与m、n重合的直线 g,如果 我们能根据 l⊥m且 l⊥n推出 l⊥g,那么就证明了直 线 l和过点 B的所有直线都垂直,即 l垂直 α。 为此我们在 l上自点 B起于平面 α的两侧分 别截取 BA=BA,于是m、n都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 它们上面的点到A、A的距离相等。如果我们能证明 g上的点 到A、A的距离也相等,那么 g也是AA的垂直平分线,于是 g就垂直于 l。在 g上任取一点 E,过点 E在 α内作不通过点 B的直线,分别与m、n相交于 点 C、D,容易证明△ACD≌△ACD,进而又可证明△ACE≌△ACE,于是 EA=E A,g⊥l。 证明:略 g m n B C D E A A' α l αβ P A B a β α P A B a A B C D Aα M l P β 3.举例: 例1、求证:过一点和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 已知:平面α和一点P。 求证:过点P与α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 证明:不论点P在α内或α外,如图,设直线 PA⊥α,垂足为A(或P),如果另有一条直线 PB⊥α,设PA、PB确定的平面为β,且 α∩β=a,于是在平面β内过点P有两条直线 PA、PB垂直于a,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过点P与α垂直的直线只 有一条 例2、有一根旗杆AB高 8m,它的顶端A挂一条长10m的绳 子,拉紧绳子并把它的下端放在地面上的两点(和旗杆脚不 在同一条直线上)C、D,如果这两点都和旗杆脚B 的距离是6m,那么旗杆就和地面垂直,为什么? 解:在△ABC和△ABD中 ∵AB=8m,BC=BD=6m,AC=AD=10m ∴AB2+BC2=62+82=102=AC2 AB2+BD2=62+82=102=AD2 ∴∠ABC=∠ABD=900 即 AB⊥BC AB⊥BD 又知B、C、D三点不共线 ∴ AB⊥平面BCD,即旗杆和地面垂直。 例3、已知直线 l⊥平面α,垂足为A,直线AP⊥l 求证:AP在α内 证明:设AP与 l确定的平面为β,如果AP不在α内,则 可设α与β相交于直线AM ∵ l⊥α ∴l⊥AM 又 AP⊥l, 于是在平面β内过点A有两条直线垂直于l,这是不 可能的,所以AP一定在α内。 三、做练习:第 22 页第 1、2、3、4、5、6、7 题 四、小结: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 五、布置作业:习题9.4第 2、3、4题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6:21:2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