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6:18:21
交集、并集一课的教案设计示例 高一.doc(32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全集、补集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全集的意义,会用符号和图形表示全集.    2.会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补集的定义,能借助图形 更深刻地理解补集的定义.    3.能根据定义求出集合的补集,并能借助图形理解补集与 全集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全集、补集的定义,全集与补集的关系,根据定义求全 集的补集.   难点:全集,补集的定义,根据定义求补集,对符号CSA的 正确认识及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生阅读课文   阅读思考题    (1)什么是“全集”,什么是“补集”.补集与全集间有怎 样的关系.    (2)符号CSA,表示补集,其中C、S、A各表示什么.   集合S={全班同学},集合A={这班里的男同学},集合B={这 班里的女同学},这三个集合有怎样的关系呢?   显然,集合A与集体B合起来就是集合S.   而集合A就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B之后余下来的集合,同 样,集合B就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的集合.      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CSA,即   这里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我们看作一 个全集.全集通常用V表示.   如,全集V=R,有理数集Q的补集CVQ={无理数}   符号CSA中,C是补集(余集)的符号,S是全集,A是S的子 集,CSA是 A的补集.   例1:已知 V={1,2,3,4,5,6,7,8},A={3,4,5},B={4,7,8},求 CVA,CVB.   解:CVA={1,2,6,7,8},CVB={1,2,3,5,6}.   例2:已知V=R={实数}.A={x|-2<x<-1},求CVA.   解:CVA={x|x≤-2或x≥-1}.    (三)课堂练习    1.课本练习1.    S={1,2,3,4,5,6,7,8}    CSA={4,5,6,7,8}    CSB={1,2,7,8}    2.课本练习2.    (1)全集V=Z,CVN=-N*    (2)全集V=R,CVQ的补集CV(CVQ)=Q    (四)小结       2.应当理解:A与CVA合在一起即为全集V;A与CVA没有公 共的元素;       (五)作业   习题1.2,4,5.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6:21:2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