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50~8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战后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西欧、日本及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特点;欧洲
共同体;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1973年底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资本
主义经济“滞胀”。
2.能力方面:(1)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
展及出现经济危机、“滞胀”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2)通过对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的教学,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及阅读、分析史料的
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二次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
展的原因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
科技进步的教育。(2)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资本主
义固有矛盾阻碍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教育。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关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和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的资料,使学生掌握理解、分析和运用历史资料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西欧、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及快速发展的原因的共同之处,
使学生学会类比逻辑思维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二次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是重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这
些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技术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
导等多种原因促成的。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
的能力。(2)西欧国家、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是重点。西欧、日本
经济的发展是前一个重点的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前一个重点知识。美国霸主
地位的衰落说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并且是由于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发
展造成的。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经济发展
水平为代表的综合国力上。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古为今用,理解、认
识今天的世界。
2.难点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和作用是难点。二次大战后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观原因是各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的紧密结合,
虽然,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
展。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作用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得
出正确结论。
课堂教学设计
师:在本册书的第三章,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哪位同学能够
告诉我们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历史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请一位学生回答问
题)
生:(概括回答)
师:(对学生的回答作简要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
了严重的破坏。曾是资本主义心脏地区的西欧,战后满目疮痍,一片废墟。(引导
学生看教材第 63页图)人们普遍对战后欧洲的重建不抱信心。有人甚至断言仅把
柏林市的瓦砾清除干净就需要 20年的时间。可实际上到 50年代初,只用了短短
几年时间,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从 50年代到 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更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就是我
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五章与第一节的课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为什么能迅速恢复并飞速发展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师:(让学生阅读教材第 89页课文,并概括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
速恢复的原因及 50至 7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生:(阅读教材并概括)
师: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50年代初工业生产即已恢复到战前水平,其原
因同学们概括出了两点。第一是西欧国家技术基础好;第二是有美国马歇尔计划
的援助。谁能告诉大家,西欧国家技术基础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回忆思考并回答)
师:(简单评述学生的答案)西欧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工业化的摇篮。
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两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这里,所以技术经验丰富。厂房、
机器等物质设备可以被战争摧毁,而技术是毁灭不了的。比如德国工业技术和科
学都非常发达,二次大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有 20多人。雄厚的技术
经验积累,只要有资金注入,就能恢复生产。那么,西欧恢复生产的资金从何而
来呢?
生:(回忆思考并回答)
师: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为西欧提供了 130多亿美元的资金,按今天的美元
值计算就是 2000多亿。其中 90%以上属无偿赠款。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可见,
西欧经济的恢复并不是白手起家。他们的经济能够飞速发展还有哪些原因呢?
生:(概括并回答)
师:(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评述)概括起来,也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第
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第二个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结果。我们先看第一个
原因。谁能告诉大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简要评述学生的答案)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表现在原子能工业、空间技
术、电子计算机等方面。这些技术的应用,是生产的发展一日千里,突飞猛进。其
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前两次科技革命。这一点,大家不难想象。从这里我们
也可以清楚地看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
步。关于第二个原因,谁能告诉大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简要评述学生的答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的
紧密结合,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它的主要措施在我们教材第 89
页的第一个小字段里。大家看这些措施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部分内容相类似?为
什么说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
生:(思考、讨论)
师:(请一位学生陈述自己的意见并作简要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早在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就已产生。20世纪 30年代,在经济大危机
的影响下,各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
发展。以美国罗斯福新政最为典型。二次大战当中,各国都要对工业部门进行集
中管理以应战争之需,这就为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
了基础。而且,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这样,
二次大战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英、法、意等国在采煤、电力、煤气
铁路、邮政、电讯业中,国有化企业占绝对优势。联邦德国国有化较低,但国有企
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达到了 12%。欧洲许多大公司,如大家熟悉
的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都是国有企业。但大家刚才也谈到,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是一种完美的体制,它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
盾,不能保证资本主义经济永远不出问题。我们马上要学习的 1973年经济危机
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阶段就说明了这点。50至 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发展速度最快的是联邦德国和日本,请同学们找一找他们经济起飞有哪些相同
因素?
2.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师:(简单评述学生的回答)日、德两国都是二次大战的战败国。它们发动的
侵略战争害了别人也苦了自己,给本国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到了 70年
代末,两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竟仅次于美国。其原因根据刚才大家所讲的,概
括起来应该有这么几点:首先,战后国民经济实行非军事化,政府得以集中有
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第二点,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第三点,大力发展
教育事业,培养人才。这一点尤以日本更为突出。最后一点,两国经济的迅速恢
复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扶植。大家想一想,美国是怎样扶植德、日两国的?美国
又为什么要扶植它们?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简单评述)美国扶植日本主要是军事订货、贷款,还帮它进行社会改革,
废除了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扶植德国是靠马歇尔计划。美国这样做的目的
是要把它们变成反共的桥头堡。德、日两国都处在东西方对峙的前沿地带。所以在
以上因素的作用下,两国经济发展很快。(指导学生看教材第 90~91页插图)
生:(阅读教材)
师:下面我们再一起看一看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情况。(写板书)
3.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
师:美国的战后经济虽然得到稳定发展,但面对西欧、日本咄咄逼人的发展
势头,美国的霸主地位也受到了挑战。(写板书)
二、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1.欧洲共同体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91页、92页文字)
生:(阅读教材,讨论欧共体成立的背景)
师: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教材上讲到一部分。300多年来,欧洲一直是世
界政治、经济的中心。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中心地位丧失,西欧以外的两个国家
主宰了世界。西欧人大梦初醒般地发现战争使他们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只有联
合起来才能使它们更强大,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力量。于是,欧共体粉墨登场
了。(指导学生看教材第 92页地图及插图)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壮大了他
们的力量,加上亚洲日本经济的崛起,这就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指
导学生看教材第 93页课文)
2.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生:(阅读教材并思考美国霸主地位从哪些方面受到挑战)
师:(请一位学生回答并做简要评述)美国的霸主地位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受
到了挑战。经济上,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从
1944年这个体系确立以来 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也就是用 1美元在世界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里都可以兑换出 0.9克黄金,所以当时的美元被称为美金。
而现在这一体系早已崩溃,再把美元称为美金就很不妥了。政治上,资本主义世
界由美国一家独霸开始逐渐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当然,时至今日,日、
欧在政治上追随美国还是比较紧的,但也时常说两声“NO”,而不像二次大战
刚结束时那样一味地点头哈腰了。1969年上台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对此深有感触。
(指导学生阅读第 93页史料,思考二次大战后美国同日本及西欧关系的演变)
生:(阅读、思考、讨论)
师:(请一两位同学发言,并作出简要的评述)从总的方面来讲,美国同西
欧、日本的关系经历了从战后初期的主从关系到六七十年代的伙伴关系再到今日
之竞争关系的过程。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化
改革;在欧洲通过马歇尔计划为其输血,帮助欧、日恢复经济。美苏对峙格局形
成后,美国大力扶植西欧、日本,为它们提供安全保障,提供贷款,使它们成为
自己反共的帮手。这时的欧、日基本上唯美国之命是从,北约就是明证。随着它们
经济的高速发展,(指导学生看教材第 93页表)它们不愿再受制于美国,希望与
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到 70年代这一局面形成。美国由一家独霸变成一家
独大,所以尼克松总统才说:“美国同二次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遇到了连做
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时至今日,西欧、日本在经济上同美国竞争激烈,
虽然美国力图重振“雄”风,但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哪些结论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力的强弱,也就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地
位的高低。所以一定要把经济建设摆在首位,发展是硬道理。50至 70年代,是世
界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这一高速度并没能维持多久,1973年一场经
济危机就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滞胀”时期。(写板书)
三、经济“滞胀”
1.1973年底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94页)
生:(阅读并掌握这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制
度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就是这一矛盾。这次危机过后,资
本主义进入“滞胀”阶段。(写板书)
2.资本主义经济“滞胀”
生:(阅读教材,掌握经济“滞胀”的主要特征)
师: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阶段,也正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
节作用越来越失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正日益削弱。
小结(略)
[简评]执教人能够结合教学实际确定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
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执教师运用深入浅出、有声有色的语言,
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记忆、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为创造历史
情景,历史教学语言需要形象、趣味的口语化风格;为科学地认识历史,又需要
准确、精炼富有哲理的书面语言色彩;为沟通师生情感、思维的碰撞,语言还需
要有会话、态势、感情色彩。执教人融各种语言风格于一体,语言的职业水平达到
较高层次,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他是一位有心人。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