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中型企业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主体(事物的主要部分)——公有制经
济
主导(引导事物发展的方向)——国有
经济
支柱(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有大中
型
企
业
一、关于国民经济的主体、主导、支
柱
大、中、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的比重图
大型国有企业( 4685 家)
5.3%
中型国有企业
( 10985 家)
12.5%
小型国有企业( 72237 家)
82.2%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
支柱
国有经济
51.4%
城乡个体经济
7.8%
其他经济
5.8% 国有经济
城乡个体经济
其他经济
集体经济
39.4%
28.5%16.6%
15.5%
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
构
集体经济
35%
1992年 1996年
行业 国有企业市场占有率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97.68%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96.72%
烟草加工业 96.86%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88.93%
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 86.37%
自来水的是生产和供应业 84.58%
电子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 82.55%
煤炭采选业 78.49%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71.45%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领域市场占有
率
2、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年份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 其他
1991 2328 549 360 195
1992 2609 575 373 187
1993 3038 850 552 245
国家财政收入来源表: (单位:亿
元)
1、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1999年全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2201亿元,比上年增长 52%;其中
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967亿元,增长 77.7%,都创造了近 5
年来的最高水平。国家财政收入首次
突破万亿元,达到 11377亿元。国有
企业上缴利税占财政收入比重的
55%,有力的支持着国家的改革和建
设。
国有企业的航空母舰——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1 9 9 7 年 1 1 月 1 7 日,由宝钢、
上海冶金、梅山三家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上
海宝钢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联合前这三
家企业都是国家重点大型企业,都有一整套
科研开发能力,拥有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人
数众多的科技队伍,有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
宝钢产品以高档次的薄板、无缝管为主,以
高效率、大批量见长;上海冶金可以生产共
1 1 0 0 多个品种的钢材,以多品种、多
规格的普钢、特钢见长。上海宝钢公司钢产
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1 4 % (约 5 0 0 万
吨)、固定资产占全国冶金行业的
1 / 5 。
3、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
1995年 100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情况
户数 总资产 销售税金 实现利润
不足
0.7%
40% 52% 65%
三、大力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
企业
1、国企改革的意义:
直接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
制度的巩固
增加国有资产,提高企业经营水平与市
场竞争力
2、国企的现状:
大、中、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及其亏损企业数比
较
企业单位
数(个)
企业数占
总数的%
亏损企业
数(个)
占亏损企
业的%
总计 87905 100.0 29668 100.0
大型企业 4685 5.3 1321 4.5
中型企业 10985 12.5 3830 12.9
小型企业 72237 82.2 24517 82.6
0
20
40
60
80
100
债务包
袱沉重
富余
职工
分流
困
难
技术和
设备老
化
政府干
预企业
内部管
理
用工制
度不完
善
国企改革的困难( %)总体
1998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报告
3、国企改革的目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特点
:
产权清晰、职责明确
政企分
开、管理科学
到 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
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
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
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
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
制度,经济效益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
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
用。
—— 十五届四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
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指
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经管理结合起来。要
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民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
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巩固新课
钱从哪里来
人往哪里去
货往哪里销
负担怎么减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
四大问
题
首先,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再搞重复建设
。
第三,搞好国有企业改革,要搞好再就业工程。
第二,搞好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上项目要有
资本金,不能做无本买卖,光靠银行贷款不行
。
措施之三:建立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要保持社会的稳定。
措施之一:把纺织行业作为突破口,把现
有 4000万锭压减到 3000万锭。
措施之二:走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
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路子
。
核心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
的支柱。
重要问题:尽管国企特别是国有大中型
企业数量少,但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现实问题: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
意义。
练习
:
1、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要把搞好国有企业放
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力求取得较大的进展。”
这是因为( )
① 国有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 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
发展
③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④ 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柱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2、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
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处于支
配地位
B、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
D、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制度
的巩固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