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
础
复习提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一、 三大产业的划分
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三、农业的含义
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五、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六、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
七、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八、产业化经营
九、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十一、高考试题分析
第一产业: 农业
① 按人类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业的性质可划分: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第一、二产业外的所有行业
1 、三大产业的划分
② 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
A、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B、存在问题和相关政策: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
今后必须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
展第三产业。
C、意义:处理好三者关系,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有
利于社会的稳定。
③ 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
发展中状况,通常通过其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
值中的比重来表示。
2 、国民生产总值 [ G N P ] 与国内生产总值
[ G D P ]
① 各自含义:
GN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
最
终产品的和劳务总量的货
币表现。GD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
内,
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
的最终产品
和劳务 总量的货币表现
。② 关系: 区别:
A、计算方法、计算范围不
同
B、含义不同
联系:都是综合反映一国国民经济
活动
的重要指标。③ 意义:统计这二项指标,能把三大产业的水平和劳务
成果反映出来,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便于
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3 、农业的含义
① 农业的含义: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
机能,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
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② 分类:﹝按生产经 营的范围分﹞
狭义农业:种植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广义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
、渔业
4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
用
① 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
门。
② 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
本。
③ 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
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
必要条件。
④ 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
与进步的保障。
5 、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农业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发展速度仍然相
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
环节。具体表现在:
① 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
力差。
② 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
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
③ 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
的国情,农业资源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
上属于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
大制约因素。
6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
础 粮食是农业的
基础农业的基础 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
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
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
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大问题。
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
基础地位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
7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 两高一
优”
具体要求
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 关
键
三靠投入 物质基础
保证
重要措施
四靠产业化经营
五靠调整优化农业结
构
前提
8 、产业化经营
① 必然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 ------- 产
生小
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实行产业化经营,引导
农民
进入市场 -----扩大农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 -----推
动农
业现代化。
② 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龙头
企业为纽带,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经营
方式。
③ 意义
A、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
C、促进了农技的运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
D、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B、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9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A、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优化品种
,提高质量,面向市场生产。
B、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畜牧业、
水产业的发展。
C、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
展特色农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
① 原因:农产品相对过剩 ,供求关系发生重大
变化。② 意义:有利于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
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③ 措施:
10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① 含义:它包括农村中镇、乡、村举办
的集体企业,各类型的合作 企业,个体
企业及股份制企业等形式。
② 地位、作用: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
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我国农村经济、增
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
发展的必由之路。A 、肩负着农业现代化的重任。
B 、肩负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重任。
C 、肩负着实现农民小康水平的重任。
11、高考试题分析 [ 1 ]
①“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
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
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如
此重要,是因为: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 B、农民收入水
平比较低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农村改革首先取得
突破
( 98、上海)分析:题干问的是农村、农民、农业问题重要性的原因,应从地位上找原因。 A 项是就农业
在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和农业的性质
来说的,不选。 B 、 D 项与题意不存在因果关
系。
[ C ]
12、高考试题分析 [ 2 ]
② 江主席说,在我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始终
是一种战略性的特殊商品。如果农业长期得不到应有
发展,工业早晚也要掉下来,最后不得不进行大调整。
这说明
A、农业起着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B、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人民的正常生活
和国家安危
C、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D、任何时候都应先发展农业再发展工业
﹝ 99、广东﹞
分析:题干是说明农业和粮食生产对于国民经
济的重要意义。 A 项错误,因为工业才是国民
经济的主导。 D 项也是错误的。因为工业发展
和农业发展应该是相互协调,而不是谁先发展
的问题。
[ BC ]
13、高考试题分析 [3]
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开发出优质、高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
品,使这些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这个事
例说明
A、传统产业能够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
B、高新技术产业将完全取代传统产业
C、技术进步是是产业创新的动力
D、技术进步是市场开发的结果
( 98、上海)
分析 :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开发出优质、高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使这
些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这个事例生动说明技术进
步是产业创新的动力, C 项是正确的。传统产业能够改
造成高新技术产业是因果颠倒;传统产业不可能被高新
技术产业将完全取代;这里不涉及技术进步和市场的关
系,因此,不选 A 、 B 、 D 项。
c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