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工]经济生活第六课课件 政治 高三.ppt(63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投资的
选择
储蓄存
款和商
业银行
股票、
债券和
保险
储蓄存款
(便捷的投
资)
含义
收益—利息
分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风险性:风险小
我国的商业
银行
含义
地位: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业务:存款、贷款、结算、其他
股票(高风
险、高收
益)
含义:股份凭证
性质:所有权
偿还方式:公司不返还,可买卖
收入:股息和红利、股价上升的差价
债券(稳
健)
含义:债务证书
承载内容
分类
保险(规避
风险的投
资)
含义
分类
订立原则
考点一:储蓄存款
1、含义
2、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
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注:并非所有银行都是储蓄机构,只有商业银行是储蓄机
构,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不是储蓄机构。
3、利息和利率
4、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特点和优点 作用(了解)
活期
储蓄
存取期限活、存取数量
活、存取次数活、收益
较低
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
金,方便储户小额资金的存
入和使用。
定期
储蓄
储蓄形式多( 4 种)、
存期固定( 6 种)、存
期长则利率高、收益较
高
积累性强,适合人民群众节
余款和积少成多的大宗用款
的存储需要。
(了解)定期储蓄可提前支取,须一单(存单)一证(身份
证),且按照活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
比较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考点一:储蓄存款
•资料分析:据央行统计数据表明, 2006 年 6 月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达 8 万亿元,且其仍保持增加的态势。
•思考:如何看待我国的高储蓄现象?
★ 热点透视
储蓄连年迅速增长的原因:
① 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手中的钱越
来越多;
② 储蓄的安全性、流动性是吸引居民,特别是
中低收入者存款的主要原因;
③ 传统观念坚固 ,以节俭消费为主,投资意识不
强。
公民储蓄过度的利与弊
利: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居民的储蓄存款支撑了我国国
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弊:
储蓄的增加,就意味着消费和投资的相对减少,不
利于社会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消费,也不利于生
活水平的提高。
•过多存款储蓄,使货币流通速度缓慢,就没有起
到有效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所以要合理引导、分流储蓄,促进储蓄向消费转化
。
考点一、储蓄存款
含义
收益
分类
储蓄机构
:利息
商业银行
信用合作社
邮政企业
1、储蓄存款
决定因素
计算公式
:活期和定期
区别:银
行利润的
计算
在我国,利
息收入的 5%
要作为税收
上缴国家。
(形式、存期)
特点
流动性
收益性
安全性
金融
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
构 证券公司等
政策性银
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考点二、商业银行
2、我国的
商业银行
含义
地位
主要业务
作用(三大作用)
存款
贷款
结算
银行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领导力量、国家机关
: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信用合作社
保险公司
:基础业务
:主体业务、盈利来源
考点二: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含义及地位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
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注:商业银行属于企业,其根本特征就是以盈利为目的。
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制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① 存款业务。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考点二:我国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原则: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等
注: A、银行利润的来源有二:存贷款的利差和服务性
收费。前者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B、贷款的分类:按用途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能
够判断哪些贷款分属这两者。
② 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
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① 存款业务。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考点二:我国的商业银行
② 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
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③ 结算业务
除了上面的三大主要业务之外,商业银行还提供债券买卖
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
务。注:商业银行不能“代理买卖股票”。
3 、银行的作用:三个方面
知识扩展: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 1)性质: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
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不是商业银行,不以营利为目
的)( 2)职能:
A、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是
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B、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C、经理国库;
D、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例:小陈 2006年 5月 8日到银行存款 60000元,定期 3年,
年利率为 2. 52%。请问小陈最不可能到以下哪个单位存款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信用社 D、
邮政储蓄机构
A
股 票
商业保险
二、股票、债券和保
险 含义
特点
收入
作用
含义
类型
债 券
股份凭证、入股凭证
发行的主体:股份有限公司
:高收益、高风险、可买卖但不
可返还
股息和红利
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差价
政府债券
金融债券
公司债券
( 1 )股票的含义及股东的基本权利
A 、股票的含义: 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
的股份凭证。
股份有限
B 、股东的基本权利:股票代表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
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
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分享红利。
( 2 )股票投资的特点:——流通性、收益性、安全性。
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
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
资方式。
考点三:股票(高风险、高收益)
( 3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哪两部分?)
◆ 一部分是 ,即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东享有
的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润分配收入。
注意:股息和红利的来源
最终来源——企业生产
直接来源——企业的利润
◆ 另一部分来源于 (即证券市
场上的股票买卖。
股息和红利收入
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 4 )股票市场的作用:
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
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
( 5)股票价格计算:股票价格 =股息 / 银行利率(股票价
格与股息、利率是什么关系?)
1、张某购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发行的面额为 10元的股
票 1000股,预期每年可得 2.5%的股息,而当时存款利息率
为 2%,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影响,一年后张某购进的 1000股
股票价格应为( )
A、 10000元 B、 12000元
C、 12500元 D、 15000元
股票价格
=
预期股息
银行利息率
= 2.5%2% ×10×1000 = 12500元
考点四:债券(稳健)
1、含义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
凭证,并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一张债券主要由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和偿还方式等组成
3、种类
根据发行者不同,可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
券。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
本付息的债券。
2、承载内容
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三者的比较
种类 发行主体 风险状况 收益情况
国债
金融
债
券
公司
债
券
国
家
最小
高于储蓄
利率低于
金融利率
金融机构 介于两者
之
间
高于政府债
券利率低于
公司债券利
率
公司(企
业)
最大 收益最高
债券与股票的比较
债券 股票
不
同
点
性质
不同
受益权
不同
偿还方
法不同
相同点
债务证据,限期偿
还
入股凭证
定期收取利息,
不承担经营风险
取得股息和红利
,经营好坏决定
着股票的效益
有明确的付息期限,
必须偿还本金
股金不能退,只
能出卖股票
都是有价证券
;
都是集资的手段
;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
考点四:商业保险(规避风险)
1、含义
注:不同于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
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 遭受职
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2、分类
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3、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比较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性质 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
,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
志的体现
给付标
准 只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
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
较高
费用
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
府共同承担或由政府
承担
完全由个人负担
保险依
据
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
定 被保险人的需要
保障范
围
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
项目
保障项目广泛,保障范围
大小与缴纳的保险费成
正比
为您提供防范风险的有效办法
考点四:商业保险(规避风险)
考点四:商业保险(规避风险)
1、含义
注:不同于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
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 遭受职
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2、分类
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3、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4 、购买保险的意义和回
报
保障:转移风险、降低风险损失
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
人”
回报
保险事故不发生,没回报
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
的赔偿、保险金就是回报
意
义
一般地,各种投资
方式,风险大的,收益
就较高
(风险)大 高(收益)
(风险)小 低(收益)
储蓄 国债
股票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债券
补充知识: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
响:
存款
利率
变化 银行储蓄
流通中货
币量
生活消费
支出
↗ ↗ ↘ 相对下降
↘ ↘ ↗ 相对增加
贷款
利率
变化 贷款量 流通中货
币量
投资需求
↗ ↘ ↘ 相对下降
↘ ↗ ↗ 增长
通过调节
存款量来
控制流通
中的货币
量和社会
对生活资
料的需求
量通过调节
贷款量来
控制流通
中的货币
量和社会
对投资的
需求量
利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调节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手段。
知识补充 2 :什么是“融资”
1、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A 、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
。
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
,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
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
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
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注意:通常所说的“融资”是指狭义上的提法
投资的
选择
储蓄存
款和商
业银行
股票、
债券和
保险
储蓄存款
(便捷的投
资)
含义
收益—利息
分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风险性:风险小
我国的商业
银行
含义
地位: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业务:存款、贷款、结算、其他
股票(高风
险、高收
益)
含义:股份凭证
性质:所有权
偿还方式:公司不返还,可买卖
收入:股息和红利、股价上升的差价
债券(稳
健)
含义:债务证书
承载内容
分类
保险(规避
风险的投
资)
含义
分类
订立原则
小结
• 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了金
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因此,有
人认为:“国家上调银行贷款利率,既不
利于企业发展,也加重了居民的负担,既
不利国也不利民”。”请谈谈你的看法。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