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为什么
?
一个立志求学的孩子,父亲逝去,弟妹
嗷嗷待哺,家庭十分困难。他大学毕
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
去卖血……
一个尽职的国家干部,父母重病在床,
他断然离去,三过家门而不入……
深圳市南头中学刘加军 wenqingl@163.com
忠
则
《
出
师
》
,
孝
则
《
陈
情
》
。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
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
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
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
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
谁在“陈情”
“ 陈”什
么
为什么要“陈
”
向谁“陈
情”
如何“陈
”
表是我国古代
的一种文体,
是臣子给君主
陈述己见的文
书。
汉代分为四类:
章、奏、表、议。
其中“章以谢 恩
,奏以按劾,表
以陈情,议以执
异。”
是谁陈
情? 向谁陈情? 陈什么情
?
曾仕蜀汉
,任尚书郎
,后主刘禅
的郎官。屡
次出使东吴
,极有才辩。
公元 263 年
,司马昭灭
蜀汉,李密
成了亡国之
臣,被晋列
为怀柔笼络
的对象。
晋武帝司马
炎
向君王上书
陈述祖母刘
氏年老多病
,无人侍奉
,暂不能应
征,请求辞
官终养祖母
的衷情。
李密
靠野蛮杀戮废
魏称帝,为人
阴险多疑。建
国初年,为使
东吴士臣倾心
相就,以减少
灭吴的阻力,
,对蜀汉士族
采取怀柔政策
,征召蜀汉旧
臣到洛阳任职。
陈以往之情
陈现今之情
陈日后之情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愿乞终养,死当结草
进退狼狈,不能废远
凄苦之
情
忧惧之
情
忠孝之
情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原因
不易
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
夙遭闵凶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
哪些内容 ?
横的方面:(外、内)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强调 “门衰祚薄”,人丁不旺、祖孙相
依为命。
门衰祚薄
第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A、本段哪些写到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
?
诵读第 2段
①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②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④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B、作者自己对朝廷恩遇抱着怎样的感
情?
感恩戴德之情
C 、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
的狼狈?“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
表明什么?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
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 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
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处境狼狈: “欲奉诏奔驰”,“刘病日
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第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1 、作者为何要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道?
研习第 3段
目的是引入到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上去,从而
向晋武帝表明孝顺祖母既为私情,又合法理
。
2 、假设你是晋武帝,李密在此提出终养祖母的
请求,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就把他驳得哑口无言?
晋武帝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
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 尔既须终养祖母,为何出仕伪朝
?
李密深知这正是矛盾症结所在,这段历史
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
一、曾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
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三、祖母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第三段:说明自己不能奉诏的原
因。
1 、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2 、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3 、用语有什么特点?
(“愿乞终养”)
(“尽节”“报养”——忠孝两全)
(“愿乞”“愿矜悯”“听臣微
志”——无比恳切)
研习第 4段
臣无
祖母
无以
至今
日
孝情
过蒙
拔擢
,宠
命优
渥
忠情
揭示矛盾
孝治
理
病笃
情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尽忠
长
尽孝
短 愿乞终养
先尽
孝
后尽
忠
4 、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孝与忠矛盾的办
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5、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
人,原因是什么?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
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
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 、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
2 、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
终养祖母的请求?
讨论 文中的孝表现在哪里?你如何看待李
密的“孝”?(结合课文来谈。)
作者比较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和终养祖母
的愿望,这种在长期艰难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骨肉之情,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
中,应该说是少有的,因而是可贵的。
表现: 1 、臣侍汤药,未曾远离
2 、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 、刘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不能
为远
4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叙孝情表忠
情
祖母情深似
海
圣上恩重如
山
忠孝两难的
矛盾境地
动之
以情
找依据释误
会
“ 以孝治天下”
“岂敢盘桓 有所希
冀” 先尽孝
后尽忠
晓之
以理
愿乞矜
闵
庶刘侥幸 ,保卒余
年
生当陨首 ,死当结
草
示之
以忠
赏析构思艺术
一、“亡国贱俘”李密为
什么
要向“圣朝”晋武帝上表
? “ 忠”
“孝” 难
全
总 结 全
文
二 .晋武帝为什么要重用李
密 ?1.东吴尚居江东 减少
灭吴阻力
2.实行怀柔政策 昭示
宽厚胸怀
3.李密孝闻天下 笼络
宇内民心
三 .李密为什么“辞不赴
命” ? 1.供养祖母
2.怀念旧朝
3.安知祸福
“士之有名,不虚然
也”
---晋武帝
是亲情的温暖对
权势的冷酷的征
服
思考研究
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
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回答 1 :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
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
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
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
,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思考研究
• 回答 2 :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
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
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
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
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
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
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
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
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开放性问题,可以各抒已见,自圆其
说。
综合全文看,作者在哪一个字上做文章?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
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
忧。”
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方。”
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一个人的身体,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
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发
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
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
,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名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扬于后世,
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
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
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
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立身,这才
是孝道的完成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
以事君而敬同 。
把爱敬父亲的爱心移来以爱母亲,那
亲爱的心思,是一样的。再把爱敬父亲的敬
心,移来以敬长官,那恭敬的态度,是一样
的。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
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
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第一,要在平居无事的时候,当尽其敬谨之
心
第二,对父母,要在奉养的时候尽其和乐之
心
第三,父母有病时,要尽其忧虑之情
第四,万一父母不幸的病故尽哀戚之情
第五,对于父母去世以后的祭祀要庄严肃敬
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
密缝 , 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乌鸟有反哺之情 , 小羊有跪乳
之恩 . 我们得到了所有爱我们的亲
人的所有阳光 , 我们也应该回抱他
们些许绿荫 , 让我们敞开我们的心
怀 , 用我们的心灵紧紧地拥抱他们
吧 !
孤苦伶仃: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
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茕茕:孤独无
靠的样子。立:孤单单地呆着。
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
分孤单。形:身体。吊:慰问。
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
物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
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
呼吸时进出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
命。危:危险。浅:不久,时间短。
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
时都可能发生变故。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通 假 字
有,通“又”。
闵,通“悯”,忧患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蓐,通“褥”,草席子
至于成立。
至于成立。
九岁不行
臣以供养无主
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到 ; 另提一事
。成人自立; ( 理论 ) 站得
住。不能走路;不可以。
优秀人才;科举中
最低级者
无人来做;没有主意
古今异义词:
辛酸苦楚;身心劳苦。 臣之辛苦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
许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申诉 ( 苦衷 ) ;让别人
知道
幸运;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
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谦言私爱;数量少。
古今异义词:
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报答皇上;向上级报告
而刘夙婴疾病
告诉不许
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状语后置。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
特殊句式
被动句 . 婴疾病——被疾病缠
绕,为疾病所困。
被动句 . 我申诉苦衷,
请求暂 缓赴任,而没有被允许。
状语后置。这样看来
,我给陛下尽职的时
间还很长。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