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6 16:19:34
[转发]浅谈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年级.doc(24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浅谈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延吉市北山小学  崔春梅 浅谈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0 在人类社会即将迈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创新”成为社 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创新”型的人才也越来越在各行各 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创 新”人才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美术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更要结合 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小学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 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美术课教学就 是要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 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从事美术课的教学。在最初的教学中,我简单地认为一 张范画,加上教师循规蹈矩的演示,即可完成一课的教学。可 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的作业大都以模仿教师的范画为主, 看不出学生有什么创意,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特别是在命题画和创作绘画中,有些平时过分依赖教师、过分 依赖范画的学生竟然无从下笔。针对这种现状,我逐步改变了 以住单一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媒体,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 创造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 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大大提高了,作业也由过去一味地模仿变 得各有特色,有的甚至充满了奇思妙想,富有新意。总结近年 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我有如下几点体 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内在 1 动力。   1、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课教学要求教师讲授新课的时间一般为 15分钟 左右,而这一年龄的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恰好也在 15-20分钟, 这种巧合对美术课的教学极为有利。可以说,前 15分钟的教学 效果,直接影响到后 25分钟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努力设 计出扣人心弦的导语,吸引学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如在一 年级《漂亮的小手套》一课中,本课要求学生绘画并制作简单的 小手套。手套是很常见的事物,学生对此没有什么新鲜感,如 果教师上来就讲画法,学生可能因不感兴趣而不注意听讲。针 对这种情况,我事先画了一个圣诞老人的形象,说:“同学们, 冬天到了,下雪了,圣诞老人要带大家一起去滑雪,你们想去 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去,我紧接着说:“可是天这 么冷,我们能不能给圣诞老人戴一双暖和的手套呢?那好,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手套,看谁绘制的手套最漂亮,我们就 把他画的手套给圣诞老人戴上。”听了我这样的导语,同学们 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圣诞老人手套的设计 者,所以,个个瞪大了眼睛,认真听讲。由于有了好的开端,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所以整堂课师生配合默契,从而为 创新教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运用多种媒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动力。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正是说得兴趣的重要作用,美术 教学同样如此。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和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一年级《小鸟》一课时,我先找来一盘 关于本课的“动画片”,通过在计算机上演示,使学生了解到 小鸟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基本形。由于动画制作精良,画面 内容生动丰富,并且可随意改变物体组合,因此学生对特制的 “动画”极为感兴趣,在“动画”的启发下,他们展开想象, 画出了姿态、颜色各异的小鸟形象。可见,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 中的主体作用。   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与思考,这是进行创新学习的基础。   要创新,首先必须想到对什么事物进行创新,或出于什么 目的进行创新。所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与思考,丰富学生对 事物的感性认识,是进行创新学习的基础。如四年级《金鱼》一 课,我先出示几条真实的金鱼,让学生观察其特点。学生观察 后说出:“金鱼肚子大、眼睛鼓,尾巴大、分成几瓣,象绸子一 样摆动,颜色各异,非常漂亮”。观察分析了金鱼的形象特点 以后,教师要求学生画出不同姿态和色彩的金鱼。因为学生是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绘画,所以画的金鱼形态各异、 色彩鲜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 要手段。   儿童本来对世界就充满好奇、充满想象,有时,他们经常 会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看似可笑的想法,教师应给予鼓励和 正确的引导,以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我在教三年级蜡笔水 彩画《雄伟的山》一课,有个学生其中一座山涂成了红色。我没 3 有批评他,而是先表扬他,肯定他的想象力丰富,我问他: “你为什么把其中一座山涂成红色呢?”他回答:“我想象这 是秋天红色的香山”。我忙说:“噢,秋天的香山非常美丽, 你联想得很好。但是你看,和其它周围几座绿色的山峰画在一 起,它是不是有些不太协调,或者让人觉得季节混乱呢?如果 只画一座山,你完全可以涂成红色。现在知道为什么这里用红 色不好了吗?”事后,在给这幅画打分时,我仍给了较高的分 数,因为我想,如果就此打击了那位学生的创新想法,使他在 今后的绘画中拘泥于范画,不敢大胆地画出心中所想,这样势 必会影响他创新品质的形成。又如我在二年级《美丽的春天》一 课中,只出示一张范画,然后启发学生:“同学们,春天还有 哪些变化呀?”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说 得都很好,春天很多景物都发生了变化,现在大家就把你看到 的、喜欢的景物画下来,咱们比一比谁画的春天最美丽。”由于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大部分 学生的作品内容丰富,角度新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然,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方法更是多样的。 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围绕创新 教育,不断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把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培养出富 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 4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6 16:20:1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