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8:57:30
韩愈-师说课件2 高一.ppt(489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 识。2、重点积累实词“师、传、从”,虚 词“则、也、于、乎、所以”的意义和 用法。3、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与背诵全文,也 是学习重点。 4、树立尊师重教思想,培养谦虚好 学之风。 天堂鸟 姓名:韩愈 别名:韩昌黎 生辰: 768年 忌日: 824年 国家:中国唐代 职业:文学家、哲学家 ( 768年- 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 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任官吏部侍郎,又 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 动的倡导者,世盛称其“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早年不得志,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 25岁中进士, 29岁才被宣武节度使董晋徵为官,后 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累官 到吏部侍郎。期间曾几度被贬,先后被贬到阳山、潮州 等。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要开明孔 孟之道,以此来反对当时单纯形式的骈文。思想渊源于 儒家,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提倡学习先 秦两汉古文,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 “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 ,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 、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 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代表名篇作有《原 道》、《师说》、《杂说》等。作品现存有《韩昌黎文 集》。  走 近 韩 愈              为我们所 纪念的逝者上香! 师说 “ 说”是一种议 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 ,也可以夹叙夹议。“说” 与“议”相比要随意些。像 《捕蛇者说》《马说》都属 “说”一类文体,“说”, 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 这些文体,都可按”解说的 道理“来理解。《师说》意 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 理。 师说 注音后朗诵全文 谀( y ú ) 苌( cháng ) 聃( dān ) 郯 ( tán ) 欤( yú ) 蟠 ( pán ) 经传( zhuàn ) 贻( y í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 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 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 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诵读指导: 1、读准停顿 ① 惑 /而不从 师② 人 /非•生而• 知之 者③ 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 ④ 其闻道也 /亦先乎 吾⑤ 吾从 /而师之 ⑥ 夫 /庸知 /其年•之先后 /生于吾乎? 师说 2、体察语气: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岂能无惑 ?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其闻道亦先乎吾 突出无人例外 强调“惑”的存在,一定有惑 。 表提顿,有提醒读者注意的作用 。 失去此作用。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 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 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 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 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 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 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体察语气,重点比较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 其皆出于此乎 ? “ 惑矣”和“吾未见其明 也”。 其可怪也欤 ! 重在慨叹以往,有遗憾之意。 悲叹现在,抒 无奈之情。 运用推测语气,有提请人 考虑的意味。 语气十分肯定,明确指出其错误与不明智。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表达猛烈的不满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 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 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 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 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 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古 之 学 者 必 有 师 为师的职责:传道 受业 解惑 从师的必要 : 师 道 之 不 传 久 古之圣人从师而 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 师爱其子择师教之 于其身则耻师 焉 技艺人不 相 师 士大夫曰师而 笑 师 道 之 不 复 可 知 择师的标准: 道 之 所 存 师 之 所 存 圣 人 无 常 师 行:孔子师郯子之徒 言:三人行必有我 师 弟子不 必不如 师 师不必贤 于弟子 不 拘 于 时 期 能 行 古 道 理 随堂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 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 chuàn,流传 B.作《师说》以贻之 贻: Yí, 赠送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 dòu,句中的停顿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 : Yú,阿谀,奉承 2、填空题; A、 .韩愈,字 _______,世 称 _______,卒 谥“ ____”,作品集有 《 ___________》。他是唐 代“ ___________”的倡导者 ,后人称之为“文起八代之 衰”,位列“唐宋八大家” 之首,其余七家为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 ________。 师说 B、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 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 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 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师 说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05:4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