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8:57:31
[原创]初二语文第四1 八年级.doc(47.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初二语文第四册 第七单元检测 一、下列红色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吝啬(lìn) 惊诧(ch à) 接踵而至(ch òng)   B.敷衍(f ū) 佳肴(y áo) 束手无策(s ù)   C.嗜好(sh ì) 头颅(lú) 由俭入奢(sh ē)   D.被褥(r ù) 逻辑(j ì) 斤斤计较(ji ào)   二、解释下列各项中的红色字:(6分)   1.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 )   2.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 ( )   3.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 )   4.接踵而至 ( )   5.效尤 ( )   6.斤斤计较 ( )   三、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4分)   1.慷______(概、慨) 2.______视(莫、漠)   3.杀______(戮、戳) 4.______伤(欧、殴)   5.浪______(费、废) 6.______延(漫、蔓)   7.纷______(扰、拢) 8.______吟(伸、呻)   四、下列结构相同的一组短语是(4分) [ ]   A.学雷锋 大手大脚 阻断铁路 安逸的生活   B.洒热血 牺牲自己 看见学生 哀求国联   C.想得多 整个国家 考虑工作 静以修身   D.总前提 物质财富 胡花乱用 大事如此   五、指出下列复句的类型。(5分)   1.我们并不是吝啬鬼,并不是那种临死的时候看见点两根灯草就闭不    上眼睛的人。 ( )   2.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 )   3.节约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 ( )   4.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 ( )   5.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我们都应克服。 ( )   六、为下面文字空缺处选出正确的标点。(4分)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③节俭不仅是经济   方面的问题④而且还可能牵联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 ]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③ ④       :“ , 。” ,   :“ 、 。” ,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 , 。” 、   :“ , ”。 ,   七、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5分)   1.从我们个人来说,从一个先进的青年来说,应该把革命的理想、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   2.我们共产党人,要强调革命理想,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3.今天,我们党提出努力实现四化,正是为中国人民得到更大的实惠而战斗。   4.决不可见利忘义,斤斤计较个人眼前的一点所谓“实惠”,模糊了自己的革命理想。   5.现在这个错误已经纠正。   6.“四人帮”长期漠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正确的句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   号内打“×”。(6分)   1.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一文主要以立论的方式提出并阐明    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 ]   2.《俭以养德》通过对话和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再摆事实、讲道    理,进行正反对比论证的。 [ ]   3.议论文有三个要素:引论、本论和结论。 [ ]   4.论点的出现,可以在课文的开头、中间或结尾。 [ ]   5.本单元的课题都是论点。 [ ]   6.一篇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可以有几个分论点。[ ]   九、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1分)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   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   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   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   样。     1.这段文字的论证方式是__________。(2分)   2.“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这句话中,    “一…就”搭配使用,揭露了“友邦”与“国府”之间是________    关系。(3分)   3.“国府”前加上“我们的”限制语是为了(3分) [ ]    A.表示强调 B.说明是中国的政府    C.表示同情和理解 D.对国民党政府的嘲讽   4.解释下面红色的“国”字的意思。(3分)    A.国( )将不国( ) B.永远“国”( )下去一样   5.“呈文”原指旧社会下级写给上级的文书,此文中指________。(2分)   6.此段多处运用引号,选出它们的用法将字母填入括号内。(4分)    A.表引用 B.表强调 C.表特称 D.表否定    ①“友邦人士”[ ]    ②“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    ③“呈文”[ ]    ④“国”[ ]   7.连用三次“党国倒愈像一个国”,运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方    法,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这段文字是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谬论进行驳斥的。(2分)   十、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12分)                 火柴颂     “一擦就着,一吹就灭,像根火柴”,有人这样讥讽。我要说,火   柴自有火柴的用处。     它自己灭了,却把别人点燃,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   万倍,乃至无数倍的熊熊大火!   鲁迅说: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     何妨照抄一句:社会主义的熊熊大火可贵,点燃这熊熊大火的火柴   更可贵。     愿意做培养天才的泥土的人,愿意做点燃社会主义熊熊大火的火柴   的人,是纯粹的人,真正的人。     他们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柱石!     1.中心论点是(2分) [ ]    A.愿意做点燃社会主义熊熊大火的火柴的人是高尚的。    B.愿意做培养天才的泥土的人是高尚的。    C.火柴十分有用。   2.批驳的论点是(2分) [ ]    A.自己灭了,却把别人点燃。    B.“一擦就着,一吹就灭,像根火柴”,十分无用。    C.点燃社会主义熊熊大火的火柴可贵。   3.论证方法是(3分) [ ]    A.对比论证 B.类比论证 C.例证   4.为什么说火柴是可贵的?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2分)   5.“他们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柱石!”不改变原意可改为    (3分) [ ]    A.他们不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柱石。    B.他们是不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柱石?    C.他们难道不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柱石?   十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参照注释,了解其大意,体会其积极    的意义。(10分)              诫 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   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学。淫漫 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 与时驰,意 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       注释:(1)〔诫〕告诫。(2)〔行〕操行。(3)〔修身〕指个人的   品德修养。(4)〔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5)〔致远〕达到   远大的目标。(6)〔淫漫〕荒淫、怠情。(7)〔励精〕振奋精神。   (8)〔冶性〕陶冶品性。(9)〔年〕年龄。(10)〔意〕意志。(11)   〔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12)〔穷庐〕指简陋的住所。   (13)〔将复何及〕将再能达到什么地步,意思是还能有什么成   就。  十二、作文:(20分)   题目:《上课看课外书是小事吗?》   要求:     1.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把错误观点驳倒;     2.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C   二、     1.只,不过     2.这样     3.还     4.脚后跟     5.错误     6.看得清楚的样子,引申为琐屑细小。   三、1.慨 2.漠 3.戮 4.殴 5.费 6.蔓 7.扰 8.呻   四、B   五、1.并列复句 2.假设复句 3.递进复句 4.转折复句 5.条件复句   六、A   七、2 6 5 3 1 4   八、1.×2.√3.×4.√5.×6.√   九、     1.驳论     2.主奴     3.D     4.国家,成为国家,作为国家存在     5.学生的请愿、抗议书     6.①D ②A ③C ④D     7.反复 国民党政府对帝国主义投降妥协的嘴脸     8.“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十、     1.A     2.B     3.B     4.因为“它自己灭了,却把别人点燃,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万倍,乃 至无数倍的熊熊大火!”     5.C   十一、略。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05:4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