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8:57:34
[原创]2006届北大附中深圳分校高三数学模拟试卷二 高三.ppt(12.2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课件
2017年4月27日 2006 届北大附中深圳分校 高三数学模拟试卷二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 高三数学组 倪 杰 同 学 们 好 !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5分,共 10小题,共 50分) 2. 函数 y = x- ln(1+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1) ( B)(- 1, +∞) ( C)(- 1, 0) ( D) ( 0, +∞) A C C 3.在等差数列 {an}中, a1 + a2 + … + a50 = 200, a51 + a52 + … + a100 = 2700,则 a1等于 ( A)- 1221 ( B)- 21.5 ( C)- 20.5 ( D)- 20 1. i100- ( )5 + ( )4 = ( A) i ( B)- i ( C) 1 ( D) 1+ i 1 1 i i   1 2 i 2 2x y 16 2  2 2x y 13   1 4 4. 设椭圆 和双曲线 的公共焦点为 F1、 F2 , P为两曲线的一个交点,则 cos F∠ 1PF2的值等于 ( A ) (B) (C) (D) 1 3 1 9 3 5 B x y OF1 F2 P 请 您 认 真 看 图 ! 5.若一个直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直角顶点的距离是 17,到直角两边的距离是 13,则该点到直角所在平面 的距离为( A) 7 ( B) 8 ( C) 9 ( D) 10 A D6. 已知函数 是周期为 4的偶函数,则 f( 6.6) = ( A) 0.36 ( B) 0.4 ( C) 0.24 ( D) 0.6 2 0 1 ( ) 2 1 2 x x f x x x         x y O 1 2 f( 6.6) =f(2.6)= f(-1.4) = -1.4+2=0.6-1 C 7. ABC△ 的内角 A满足 sinA + cosA> 0,且 tanA- sinA< 0则 A的取值范围是 (A) (0 , ) (B) ( , ) ( C) ( , ) (D) ( , )4  4  4  3 4  2  3 4  2  1 3 1 2 8.设 n≥2,若 an是 (1+x)n展开式中含 x2的系数,则 ( A) 2 ( B) 1 ( C ) ( D ) 2 3 1 1 1lim( )a a ax n    L A O C A B C 由题设知∠ ABC=900, AB= , AC=BC=R, ∴△ ABC 直角三角形 . 2 2 D 球心 O到平面 ABC的距离为 OD. 2 2 R 9.半径为 R的球面上,有 A、 B、 C三点, A和 B间 的球面距离为 , A和 C、 B和 C之间的球面距离 都是 ,则球心 O到平面 ABC的距离为 ( A ) ( B ) ( C ) ( D) 2 R  2 3 R 3 3 R 3 2 R 3 R A B O 1.设地球的半径为 R,球心为 O,点 A 在东经 230,北纬 600,点 B 在东经 1130,北纬 600处,则 A、 B两点间的球 面距离 L为 ______. O1 O C B A 8 6 4 5 2.在三棱锥 O-ABC 中, OA=8, AB=6, AC=4, BC=5,∠ OAC=450,∠ 0AB=6 00,则 OA与 BC夹角的余弦 值为 _____. O1 课后思考题 D 10.课程改革后,向 100名老师调查对教材新旧版本 的态度,有如下结果:赞成旧版本的人数是全体的五 分之二,其余的不赞成,赞成新版本的比赞成旧版本 的多 30人,对新旧版本都赞成的老师数比对新旧版 本都不赞成的老师数的 3倍多 2人,则对新旧版本都 赞成的老师人数为 ( A) 11 ( B) 12 ( C) 13 ( D) 14 A B {A }赞成旧版本的人 ; {B}赞成新版本的人; A∩B新 旧版本都赞成的人为 x; A B∪ 新旧版本都不赞成的 人 . A∩B A B∪ 40 人 70 人 由题意得 3[100-(110-x)]+2=x,解得 x=14. 美 丽 心 情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1.不等式 的解集为 {x | x< 1或 x> 2},那么 a的值等于 _____. ax 1x 1  12.已知椭圆 x2+4y2=4的长轴 A1A2,短 轴 B1B2,将坐标平面沿 y轴折成一个二 面角,使 A1点在平面 B1A2B2上的射影 恰好是该椭 圆的一个焦点,则此二面角 的大小是 _____.13.已知 (x2 + 2x- 3)5 = a10x10 + a9x9 + … + a1x +a0, 则 a1 = _____. 14. “数学拓展课上,老师定义了一种运算 *”,对于 n N∈ +满足以下运算性质:( 1) 2*2 = 1,( 2) ( 2n + 2) * 2 = 3( 2n * 2) . 则 2n*2用含 n的代数 式表示为 ____. 0.5 300 810 3n- 1 C512·C44( -3) 4=810 x y O {2n*2}是首项是 2*2 = 1 ,公比为 的等比 数列 . 1 3 三、解答题:(共 6小题,共 80分) 2 3  5( ,0)9  ( 15)(本小题满分 12分)已知函数 y=Asin(ωx+φ) (A>0,ω>0 , |φ|<π) 的最小正周期为 , 最小值为 - 2,图像过点 ,( 1)求该函数的解 析式; ( 2)当 φ为锐角时 ,求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方程及单 调区间 .解:( 1) A=2, , ω=32 23T   5 5sin(3 ) 0 (k z).9 3k        又φφ 5k 2n k z 2 2( 1) ,3 3n n         若,,则φ , ,3  φφ 5 22 1, 2 23 3k n n Z n n           若,则φ 2 3    Q φ,φ, 22sin(3 ) 2sin(3 ).3 3y x y x     故或 2 5 22 3 2 ( )2 3 2 3 18 3 18k x k k x k k Z                   3 2 2 72 3 2 k z).2 3 2 3 18 3 18k x k k x k                  ( 13 k ( ),3 2 3 18x x k k Z           2sin(3 )3y x  ( 2)当 φ为锐角时,   2sin(3 )3y x   2 5 2[ , ](k z).3 18 3 18k k      故函数 的单调增区间为 2 2 7[ , ](k z),3 18 3 18k k     单调减区间为 1 (k z).3 18x k    对称轴方程为: ( 16)(本小题满分 13 分) 已知:在正三棱柱 ABC—A1B1C1中, AB = a, AA1 = 2a . D是侧棱 BB1的 中点 . 求证:(Ⅰ)求证:平面 ADC1⊥平面 ACC1A1; (Ⅱ)求平面 ADC1与平面 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 (Ⅲ)求点 B到平面 ADC1的距离 .证明:解法一: (Ⅰ)取 AC、 A1C1的中点 N、 N1,连结 NN1交 AC1于 M,连 MD,则 NN1 //CC1 , NN1 = CC1于是 NM //BD, NM = BD,∴ BDMN是 矩形, DM BN,∥ DM 平面 ADC1, 因此平面 ADC1⊥平面 ACC1A1 ∵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 ∴ 平面 ABC⊥平面 ACC1A1 N1 N M A B1 C A1 B C1 D ∵BN AC⊥ ,∴ BN⊥平面 ACC1A1 2 ABC 3( ) a ,4S QⅡ 1 3 a, 5 ,2DM BN AC a   1 2 ADC 1 1 15AC DM a2 4S    , 1 2 ABC 2ADC 3 aS 54cos .S 515 a4       5arccos .5  1ADC ABCS cosθS , V由 其中 θ是平面 ADC1与平面 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N1 N M A B1 C A1 B C1 D 平面 ADC1与平面 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 5arccos .5  (Ⅲ)作 NQ AC⊥ 1于 Q,∴ NB MD∥ ,MD 平面 ADC1  ∴NB∥平面 ADC1,因此点 B 到平面 ADC1的距离等于点 N 到平面 ADC1的距离,即为 NQ 的长, 在直角三角形 ACC1中,过 C点 作斜边 AC1的高为 h,由 AC1×h = AC·CC1 , 即: a × h = a×2a.52 1 1 5, h a a,2 55 5h QN     5 a.5 即 B点到平面 ADC1的距离为 : N M A B1 C A1 B C1 D Q h 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 间, 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 ! 树上小 鸟 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 的 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解法二:(Ⅰ)以 A点为 原点, AA1为 z轴, AB为 y轴, 过 A点与 AB垂直的直线为 x轴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则 A(0,0,0), B( 0, a, 0 ), 1 3 1 3 1( a, a,0),D(0,a,a), ( a, a,2a).2 2 2 2C C 取 AC1的中点 M,则 3 1( , , )4 4M a a a 1 3 1 3 1AC ( a, a,2a),AC ( a, a, 0),2 2 2 2  uuur uuur 3 3DM ( a, a, 0),AD (0, , ), (0, ,0).4 4 a a AB a    uuuur uuur uuur 1 3 3 1 3AC DM a a a ( a) 2a 0 0,2 4 2 4         uuur uuuur 3 3 1 3AC DM a a a ( a) 0 0 0.2 4 2 4         uuur uuuur ∴AC1 DM⊥ , AC DM ⊥ , DM∴ ⊥平面 ACC1A1, 又 DM 平面 ADC1, ∴平面 ADC1⊥平面 ACC1A1.  M A B1 C A1 B C1 D X Y Z M A B1 C A1 B C1 D X Y Z (Ⅱ)设平面 ADC1的法向量 n1=( x, y, z) 11 3 1AC n ( a, a , 2a) ( , , )2 2 x y z   uuur r , 1AD n (0, , ) ( , , ) 0,a a x y z   uuur r 3 1 x 3yax ay 2az 02 2 y zay az 0            即: 1n ( 3a, a, a)  r不妨取, 平面 ABC的法向量为 2 1n AA 0 0 2 )a r uuur (,,, 平面 ABC的平面 ADC1的夹角为 θ 21 2 22 2 2 21 2 n n ( 3a) 0 ( a) 0 (a 2a) 2a 5cos 5| n | | n | 2 5 a3a a a 4a               r r r r , 平面 ADC1与平面 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 5arccos .5 (Ⅲ)点 B到平面 ADC1的距离为 d, 21 2 2 21 | AB n | | (0, a , 0) ( 3a, a, a) | a | n | 5 5 a.5a3a a a d         uuur r r则 ( 17)(本小题满分 13分)一些零件中有 10个合 格品与 3个次品,安装机器时,从这批零件中任取一 个 . 各个零件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如果每次取出的 产品都不放回此批产品中,求:(Ⅰ)直到取出合格 品为止时所需抽取次数 ξ的分布列和 Eξ;(Ⅱ)在 取得合格品以前已取出的不合格品数 η的分布列和 Eη. (精确到 0.01) 当 ξ= 1时,即只取一次就取到合格品 , ∴P( ξ= 1) =10 ;13 解:(Ⅰ) ξ的取值为 1, 2, 3, 4 当 ξ= 2时,即第一次取到次品,而第二次取到合格品, 3 10 5 .13 12 26 ∴P( ξ= 2) = 3 2 10 5 ,13 12 11 143  类似地 , P(ξ= 3)= 3 2 1 10 1 .13 12 11 10 286   P(ξ= 4)= ∴ η的分布列为 ξ 1 2 3 4 P 10 5 5 11 2 3 4 1.27.13 26 143 286E         (Ⅱ) η的取值为 0, 1, 2, 3.就是说 ξ= 1 时, η= 0 ξ= 2时, η= 1, ξ= 3时, η= 2,ξ= 4时, η= 3 ∴η=ξ- 1 Eη= E( ξ- 1) = Eξ- 1= 1.27- 1= 0.27 ∴ξ的分布列为 η 0 1 2 3 P 10 13 5 26 5 143 1 286 10 13 5 26 5 143 1 286 (18)(本小题满分 14分)已知点 M( x0, f(x1)) 是函数 f(x) = , x (0∈ , +∞)图象 C上的一点,记曲线 C在点 M处的切线为 l. (Ⅰ)求切线 l的方程; (Ⅱ)设 l 与 x轴, y轴的交点分别为 A、 B,求△ AOB周长的最小值 . 1 x 12 2 1 1 1f (x) , k=f (x ) ,x x    解:(Ⅰ) ( 2分) ∴ 切线方程为 : 12 1 1 1 1 (x x ).x xy     2 1 1 1 2y x .x x  即: ( 4分) 12 1 1 1 2x y 0 x 2x ,x xy   (Ⅱ)在中,令= , = ∴A( 2x1, 0) 1 2 xy 令 x = 0,得 1 2 x ∴ B( 0 , ) ∴△AOB的周长 2 21 1 1 1 2 22 (2x ) ( )x xm x    2 1 1 12 1 1 12( x ), x (0, ),xm x      ( 6分) 1 1 x令 t = x1 + , x∵ 1∈( 0, +∞ ) ∴ t≥2 ( 8分) ∴ 当 t = 2,即 x1 = 1 时, m 最小 = 2(2 + ) 故△ AOB的周长的最小值是 4+2 ( 12分) 2 走 进 北 大 走 进 附 中 OF FQ 1 uuur uuur OF FQuuur uuur与3 c4 ( 19) (本小题满分 14分 ) 如图,已知:△ OFQ的 面积为 S ,且 (Ⅰ)若 0.5< S< 2,求向 量 的夹角 θ的取值范围;(Ⅱ)设 OF= c(c≥2), S = ,若以点 O为中心, F为焦点的椭圆 经过点 Q,当 |OQ|取得最小值时,求此椭圆方程 . O Q F (Ⅰ)由已知得 1S | OF | | FQ | sin( )2 1 | OF | | FQ | cos          uuur uuur uuur uuur ∴tanθ= 2S, 又 0.5< S< 2, 1∴ < tanθ < 4 4  则 < θ< arc tan4 ( 4分) 解:设 OF与 FQ的夹角为 θ (Ⅱ)以 O为原点, OF所在直线为 x轴 . 如图建立 直角 坐标系 . 设椭圆方程为 ( a> b> 0) 2 22 2x y 1a b  点 Q( x, y ),则 FQ =( x- c, y) x y 因为△ OFQ 的面积为 ( 6 分) 1 3| OF | 3y= ,y c , 2 4 2  uuur OF FQuuur uuur 又 =( c, 0) ·( x- c, y) = c( x- c) =1 ∴ x = c + ( 8分) 1c 2 2 21 9| OQ | x y (c ) , c 2.c 4      uuur | OQ |uuur∴ 当且仅当 c = 2时, 最小 ( 10分)5 3( , )2 2此时 Q的坐标为 2 2 2 2 25 9 14a 4b a b 4      由此可得 , 解方程组可得 a2=10,b2=6 . 2 2x y 110 6 ∴ 椭圆方程为 ( 12分) ( 20)(本小题满分 14分) 64个正数排成 8行 8列 ,如下所示组成一个数阵 . a11 a12 a13 … a18 a21 a22 a23 … a28 a31 a32 a33 … a38 …… …… …… a81 a82 a83 … a88 由已知 a24 = a14·q =( a11 + 3d) ·q = 1a32 = a12·q2 =( a11 + d) ·q2 =0.25 (4 分) a24a32 联立方程,解得: d =0.5 q =0.5 ( 6分 )∴aij = a1j·q i-1= [a11+(j- 1)d]·q i-1= j·(0.5)i ( 8分) 1 21 4 在符号 aij( 1≤i≤8, 1≤j≤8)中, i表示该数所在的行 数, j表示该数所在的列数 . 已知每一行数都成等差 数列,而每一列数都成等比数列(每列公式 q都相 等) a11 = , a24 = 1, a32 = ( )Ⅰ 求 aij的通项公式 ;( )Ⅱ 记第 k行各项和为 Ak,求 A1的值及 Ak通项公式 ;( )Ⅲ 若 Ak< 1,求 k的值 . 解:(Ⅰ)设第一行公差为 d,各列的公比为 q , k 36 2 Ak = ak1 + ak2 + ak3 + … +ak8 = a11·q k-1+ a12·q k-1+a13·q k-1+ … + a18·q k-1 = q k-1 (a11 + a12 + … +a18) = (0.5)k-1·18 = ( 12分 ) k 36 2(Ⅲ)∵ Ak< 1 即 < 1 有 k≥6,又 k≤8 ∴k的值是 6, 7, 8. ( 14 分) (Ⅱ) A1 = a11 + a12 + a13 + a14 + … +a18 =( 0.5+4) ×4 = 18 ( 10 分)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 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 , 即使家财万贯 , 他仍是 个贫穷的人 ; 懂得感恩并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 富有的人。 奋斗者不一定成功 , 不奋斗者一定不 成功 ! 教师寄语 : 斗奋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05:38 上传